APP下载

《常用字义》音系与内江方音

2015-05-28周赛华

语言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内江韵母开口

周赛华

(湖北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62)

《常用字义》是汉安①内江,东汉置县,曾名汉安,中江。隋初,为避太祖杨忠之讳,改为内江。苏鸣鹤所编。苏鸣鹤字觉未,生卒年不详②最晚在道光15年前去世。在白马镇关圣路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牌坊,该牌坊建于道光15年,顶部书写“圣旨”二字,中门上方书有“孝节”和“旌表太学士苏鸣鹤之妻,邑庠生苏墉之母王氏节孝坊”的字样。据当地乡志介绍,苏鸣鹤去世后,其妻王氏为其守节,直到80余岁后去世。当地官员会同其族人上报朝廷,道光皇帝御赐追赠“孝节”。,四川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人,乾隆年间举人,嘉庆十八年(1813)做县训导时参编了《高县志》,嘉庆二十三年(1818)官楚雄知府时纂修《楚雄县志》,道光六年还与人议修四川内江的《苏氏族谱》。

《常用字义》全名为《常用字义同音略解》,成书时间不详,大约在乾嘉时期,该书目前见到有两个版本:(1)民国乙亥年(1935)资中兴发堂发兑本。(2)(民国)甲子年(1924)巴川成文堂资中分店重刊本,该本为增补本,叫《新增常用字义》③《新增常用字义》在《常用字义》基础上增加了较多的韵字,大多是不常用的。本文以兴发堂本为底本。该本在各小韵间常常遗漏间隔符号、有时间隔符号的位置也偶有失当的情况,参考《新增常用字义》更正。。

全书分为85音(即85韵),平声26韵为:公江光冈基兹规居姑该京庚肱君交高嘉瓜迦戈鸠钩官涓干坚;上声23韵为:拱讲广己子鬼举古景梗衮解改拐皎稿寡果苟九简管感;去声25韵为:贡降掆诳记据自贵故盖戒敬更棍告教过卦驾救搆见贯绀卷;入声11韵为:谷菊各觉格国吉决结甲刮。

每个韵下再分小韵,小韵之间用“”隔开,各韵字有简单的释义。

该书是为教没有时间读书之人识字所用,所以是按当时内江方音编撰的。书前序言:“字音当遵《洪武正韵》,但此为浅学者示,不妨从方言俗语。如‘兄棚’乃八庚韵也,今置‘公’音中,‘士是’上声也,今从去声,至‘师’读‘司’、‘说’读‘灼’皆川音之不可易者,篇中此类最多,识者辨之‘有又’者是。”

一 各韵的中古来源即构成(举平以赅上去)

1 公韵。主要来自古通摄的一三等韵字。在喉音下有洪细的对立:(烘=哄)≠(兄=凶=胸);翁≠(雍=饔=痈)。因此有两个韵母。

2 江韵。主要来自江摄开口二等江韵的牙喉音字、宕摄开口三等阳韵字、宕摄开口一等唐韵的泥来母字和宕摄合口三等非组字(微母除外)。来母下有洪细的对立:(郎=螂=榔=廊=囊=狼)≠(娘=良=量=粮=梁=凉)。按理说应有两个韵母,但据全书的分韵情况来看,该书基本上是按韵母来分韵的,该韵主要来自阳韵三等字,后面的冈韵主要来自唐韵和江韵的非牙喉音和帮组字(见后)。因此“郎”等字应该归入“冈”韵①像这种小韵错置的情况该书有多处,后面不再赘述。。因而该韵只有一个韵母②轻唇音字在中古是合口三等字,通语中在宋元时就变成了洪音。在今内江方音中也都拼洪音。《常用字义》中有的拼洪音,有的拼细音。可能是小韵措置不当,也可能是实际语音情况。由于轻唇音字在各韵中没有对立的情况,无法直接推断。像这种无对立情况的小韵,原则上遵循作者的安排。。

3 光韵。主要来自宕摄合口一等唐韵的牙喉音字、合口三等的牙喉音和微母字、江摄开口二等江韵的帮组字、宕摄开口一等唐韵的帮组字和精组字。

唐韵开口一等精组字在去声中归在“掆”韵,今内江方音也读开口。因此这组字应是小韵错置的情况。至于唇音字,在《广韵》中就开合不分,明清韵书也常有归在合口的情况,这可能跟唇音字的发音有关,但唇音字在该书各韵中没有对立的情况,因此在归韵上还是遵循作者的原意。至于合口三等阳韵字,在去声“诳”韵中,与合口一等韵合流:况=旷。因而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4 冈韵。主要来自宕摄开口一等唐韵的牙喉音字和端组字、宕摄开口三等阳韵③三等韵知庄章组字,在该书中有归在细音的,也有归在洪音的。归在洪音的,是受声母的影响,介音脱落,变成了洪音,这在今内江方音中可证,这种音变在北方方言中也很常见,归在细音的,说明这种音变还没有彻底完成。由于在该书中,知庄章组字在各韵中没有对立的情况,原则上在归韵方面遵循作者的原意。和江摄开口二等江韵的庄组字。因庄组洪细字合流,因此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5 基韵。主要来自蟹摄开口四等齐韵字和止摄开口三等的牙音字、帮组字和来母字。因此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6 兹韵。主要来源于止摄开口三等之脂支微韵的章组字、知组字、精组字、喉音字和庄组字以及少数合口微韵非敷母字。该韵有喉音字和非敷母字,但在上声、去声中都没有,分别归在“己”韵和“记”韵中。因此喉音字和非敷母字是小韵错置的情况,故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7 规韵。主要来源于蟹摄合口一等灰韵字、蟹摄合口四等齐韵的牙音字和止摄合口三等支脂微韵的牙喉音、知组章组精组字,以及微韵合口的微母字。因“威=煨;辉=灰;亏=奎=魁”,因此该韵有一个韵母。

8 居韵。主要来自遇摄合口三等鱼虞韵字。因此只有一个韵母。

9 姑韵。主要来源于遇摄合口一等模韵字、合口三等鱼韵的庄组字、合口三等虞韵的非组字。由于“初=粗;疏=苏”,因此只有一个韵母。

10 该韵。主要来自蟹摄开口一等咍韵字、蟹摄开口二等皆佳韵牙喉音字、庄组字和帮组字、蟹摄合口二等皆韵的牙喉音字。由于“该≠皆≠乖”,因此有三个韵母。

11 京韵。主要来自梗摄开口三四等庚清青韵字、曾摄开口三等蒸韵字、臻摄开口三等真欣韵字和深摄开口三等侵韵字。因此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12 庚韵。主要来源于曾梗摄开口一二等韵字、臻摄合口一等魂韵的帮组字和臻摄合口三等文韵的非组字(微母除外)。因此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13 肱韵。主要来自曾梗摄合口一二等韵的牙音字、臻摄合口一等魂韵字和臻摄合口三等谆韵的知章组字、来母字以及臻摄合口三等文韵的微母字。因此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14 君韵。主要来自臻梗摄合口三等的牙喉音字和臻摄合口三等谆韵的邪母字。因此只有一个韵母。

15 交韵。主要来自效摄开口三四等萧宵韵字和效摄开口二等肴韵的牙喉音字。因为“交=骄;敲=跷”,所以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16 高韵。主要来自效摄开口一等豪韵字和二等肴韵的庄组字、帮组字。由于“钞=操,毛=茅”,因此只有一个韵母。

17 嘉韵。主要来源于假摄开口二等麻韵的牙喉音字和帮组字。由于开口二等的喉牙音字在该书中有洪音也有细音,而在此韵中,牙喉音字没有对立的情况,应该是读洪音。因为在去声“驾”韵中,有些开口二等字,如“驾稼嫁架价假”跟三等字“借谢夜”是同韵的。因此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18 瓜韵。主要来源于假摄合口二等麻韵的牙喉音字和开口二等麻韵的知、庄组字。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19 迦韵。主要来源于假摄开口三等麻韵字和果摄合口三等戈韵的牙喉音字。该韵中果摄合口三等戈韵字由于在牙喉音下没有开口字跟它们对立。无法直接推断出是读开口还是合口。但在今内江一带都读合口,因此该韵有两个韵母。

20 戈韵。主要来自果摄开合口一等字。“戈=歌;和=何;讹=峨;窝=阿;螺=罗”,因此只有一个韵母。

21 鸠韵。主要来自流摄开口三等尤幽韵字。因此只有一个韵母。

22 钩韵。主要来自流摄开口一等侯韵字和流摄开口三等尤韵庄组字、日母字、明母字。因此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23 官韵。主要来自山摄合口一等桓韵字、山摄合口二等山删韵字、山摄合口三等仙韵的知章组字和山摄合口三等元韵的非组字(微母除外)。因此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24 涓韵。主要来自山摄合口三四等韵字(知章组除外)。因此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25 干韵。主要来源于山咸两摄开口一二等韵字(二等牙喉音除外)和咸摄开口三等盐韵的章组字、山摄开口三等仙韵的知章组字。因此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26 坚韵。主要来源于山咸两摄开口三四等韵字(知庄章组字除外)和山咸两摄开口二等韵的牙喉音字。因此该韵只有一个韵母。

入声韵

1 谷韵。主要来源于通摄合口一等入声屋沃韵字、臻摄合口一等入声没韵字、通摄合口三等入声烛屋韵章组、知组、精组字和臻摄合口三等物韵的非组字。

2 菊韵。主要来自通摄合口三等入声屋烛韵的牙喉音字和臻摄合口三等入声物术韵的牙喉音字。

3 各韵。主要来源于宕摄开口一等铎韵字、山摄开口一等曷韵字、江摄开口二等觉韵部分牙音字和帮组字、山摄合口一等末韵字、宕摄开口三等药韵的日母字。

4 觉韵。主要来源于宕摄开口三等药韵字和江摄开口二等的牙喉音字、知庄组字。

5 格韵。主要来自梗摄开口二等入声陌麦韵字、曾摄开口一等入声德韵字、咸摄开口三等入声叶韵的知章组字和山摄开口三等入声薛韵的知章组字。

6 国韵。主要来源于曾摄合口一等入声德韵的牙喉音字和山摄合口三等入声薛韵的知章组字。

7 吉韵。主要来源于臻摄开口三等入声质韵字、深摄开口三等入声缉韵字、梗摄开口四等入声锡韵字、曾摄开口三等入声职韵字、梗摄开口三等入声昔韵字和梗摄开口三等入声陌韵字。

8 决韵。主要来源于山摄合口四等入声屑韵的牙喉音字、山摄开口三等入声薛韵的精组字帮组字、山摄开口四等入声屑韵的精组字、咸摄开口三等入声叶韵的精组字和山摄合口三等入声薛韵的精组字。

9 结韵。主要来源于山摄开口三四等入声屑薛月韵的牙喉音字端组字、咸摄开口三四等入声业帖叶韵的牙喉音字和山摄合口三等入声月薛韵的喻母字。(叶≠阅)

10 甲韵。主要来源于山咸两摄开口一二等入声韵字和山摄合口三等入声月韵、咸摄合口三等入声乏韵的非组字(微母除外)。

11 刮韵。主要来源于山摄合口二等入声鎋黠韵的牙喉音字和山咸两摄开口一等入声曷盍合韵的泥来母字。

从各韵构成来看,总的说来大致上是按韵母来分韵的。尽管按韵母分韵这个标准贯彻得不彻底。同时,在各韵下也存在小韵措置不当的情况,但基本上还是揭示出了当时方音的状况,因此在语音史和方音史上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二 声韵调的特点

(一)韵母的特点

1 中古曾梗臻深四摄合流,即京韵、庚韵、肱韵和君韵四韵。

在“京”韵下:京=金=今=斤=巾=筋=襟=荆=惊=兢。在“庚”韵下:生=森=参=牲=笙=甥=僧。在“肱”韵下:魂=横。在“君”韵下:云=营=荣=耘=萤=芸=匀。

2 中古歌戈不分,即戈韵。

在“戈”韵下:戈=歌=锅=哥;何=和=禾=河=荷。

3 中古开口二等牙喉音字部分读细音,部分仍然读洪音。

在“该”韵下:(该=街)≠(皆=阶),而“开=揩;孩=鞋=骸=谐”。在“交”韵下:交=蛟=骄=娇=胶=郊;跷=敲。在“坚”韵下:坚=间=兼=艰=奸=监=肩。 在“江”韵下:江=薑=疆=姜;腔=强。

4 中古山咸两摄合流,即官韵、涓韵、干韵和坚韵四韵。

在“官”韵下:凡=烦=繁=籓=蕃。在“干”韵下:难=篮=南=蓝=男=兰=阑=栏=楠=婪=岚。在“坚”韵下:坚=间=兼=艰=监=肩=奸。

(二)声母的特点

1 泥(娘)来母不分。在“公”韵下:龙=农=脓=浓=聋=笼=隆=咙=珑。在“江”韵下:郎=螂=榔=廊=囊=狼=禳。在“姑”韵下:奴=芦=庐=炉=孥。在“京”韵下:林=宁=邻=零=陵=灵=凌=临=菱。在“干”韵下:难=篮=南=蓝=男=兰=阑=栏=楠=婪=岚。

2 分尖团。在“江”韵下:(江=薑=疆=僵=姜)≠(将=浆);腔≠(枪=锵);(香=乡)≠(相=箱=厢=襄=镶=湘)。在“居”韵下:(虚=嘘)≠(须=需);(区=驱=躯=祛)≠(蛆=疽)。在“京”韵下:(京=金=今=斤=巾=筋=荆=惊=兢)≠(精=睛=晶=津=旌);(轻=卿=钦)≠(清=亲=青=侵=蜻);(兴=欣=馨)≠(心=新=薪=辛=星=猩)。在“交”韵下:(交=蛟=骄=娇=胶=郊)≠(焦=蕉=椒)。在“鸠”韵下:(鸠=纠)≠(揪=啾);(休=庥)≠(羞=修=馐)。在“涓”韵下:(涓=捐=娟)≠镌。在“坚”韵下:(坚=间=兼=艰=监=肩)≠(尖=笺=煎)。

3 知章庄组字合流(少数字跟精组字合流)与精组字对立。在“江”韵下:(章=张=彰=樟)≠(将=浆);(长=肠=场)≠(墙=嫱=蔷)。在“兹”音下:(思=私=师=嘶=丝=司=狮)≠(诗=施=尸=蓍)。在“居”韵下:(须=需)≠(书=舒=输)。在“该”韵下:(哉=灾=栽)≠斋;(才=材=财=裁)≠(柴=豺=侪);猜≠(差=钗)。在“庚”韵下:争=曾=增=罾;生=森=参=牲=笙=甥=僧。在“姑”韵下:初=粗;疏=蔬=梳=苏=酥。在“高”韵下:操=钞;曹=巢。 在“格”韵下:(则=侧=窄=摘=贼=责=谪)≠(哲=折=摺=辄);(宅=择=泽=测=策=拆=坼)≠(彻=撤=掣);(色=塞=啬=瑟=涩=虱)≠(涉=设=舌=摄)。

4 喻母、微母、影母与疑母合流①疑母和影母开口字在今四川方音(包括内江方音)中普遍读舌根鼻音声母。但从韵书中无法直接得出,只能根据今方音的情况,推测当时也可能已经如此。在元音u前,疑母喻母微母今内江方音读v,但从韵书中无法直接得出,而在《四川方言音系》中为零声母,也可能乾嘉时期确实读零声母。。在“光”韵下:王=亡=忘。在“规”音下:为=违=围=帏=维=微=闱=危。在“居”韵下:予=余=于=鱼=渔=舆=隅=虞=愚=娱=俞=盂。在“姑”韵下:乌=诬=巫;吾=无=梧=吴=蜈。在“谷”韵下:屋=物=勿。在“菊”韵下:欲=浴=育=郁=狱=燠。在“吉”韵下:亦=壹=腋=液=益=揖=溢。在“刮”韵下:袜=穵(挖)。在“告”韵下:坳=拗=傲=奥=鏊=扷。

但部分疑母开口细音字与泥(娘)母细音字合流,与来母字对立。在“基”韵下:(宜=疑=尼=倪)≠(离=梨=犁=厘=璃=黧=篱=鹂)。在“鸠”韵下:牛≠(流=榴=硫=留)≠(尤=由=犹=油=游)。在“坚”韵下:(年=严=阎)≠(连=莲=联=廉=镰=帘=怜)≠(言=颜=盐=檐)。在“吉”韵下:(逆=匿=溺)≠(立=力=历=粒=笠)≠(亦=壹=腋=液=益=揖=溢)。在“结”韵下:(业=孽=捏)≠(列=烈=裂=猎)≠(叶=谒=页=曳)。在“记”韵下:(艺=议=诣=腻)≠(利=吏=厉=砺=励=例=痢=丽=隶)≠(易=意=谊=翼=异=缢)。

5 日母字独立存在。在“居”韵下:(予=余=于=鱼=渔=舆=隅=虞=愚=娱=俞=盂)≠(如=濡=儒)≠(驴=闾)。在“钩”韵下:(柔=揉)≠(楼=髅)。在“谷”韵下:(禄=录=绿=碌=鹿=漉)≠(屋=物=勿)≠(入=辱=肉=縟)。在“交”韵下:(遥=摇=窑=瑶=姚)≠(聊=廖=僚=撩)≠(饶=桡=铙=荛)。

6 在合口呼前,晓(匣)母字与非(敷奉)母字不混。在“姑”韵下:(呼=乎)≠(夫=肤=麸=敷=孚);(扶=符=凫)≠(胡=湖=狐=糊=葫)。在“官”韵下:(翻=幡=番)≠欢;(还=环=寰=桓=鬟)≠(凡=烦=繁=蕃)。在“谷”韵下:(福=腹=弗=佛=幅=伏=复=服=匐)≠(忽=囫)。

7 非敷奉母合流。在“谷”韵下:福=腹=弗=佛=幅=伏=复=服=匐。在“敬”韵下:愤=忿=粪=分=喷。在“故”韵下:父=富=付=附=负=傅=赴=副=妇=赋。

8 全浊音清化,其中全浊塞音塞擦音仄声主要清化为不送气①全浊塞音塞擦音平声字清化情况从韵书中无法得知,因为平声分阴阳。但从今内江方音看,应该清化为送气音。。在“谷”韵下:独=笃=毒=犊=读;竹=祝=筑=烛=逐=轴=粥=竺。在“菊”韵下:菊=掬=橘=局。在“各”韵下:薄=博=搏=拨=钵=剥;鹤=活=获=合=壑=褐。在“格”韵下:白=百=伯=柏=北=帛;则=侧=窄=摘=贼=责=谪;宅=择=泽=测=策=拆=坼。在“吉”韵下:的=滴=敌=狄=笛;即=迹=集=积=绩=疾=寂=脊=籍=稷;夕=昔=习=惜=息=锡=席=膝=悉=析=媳;识=失=室=食=实=湿=拭=石=拾=释=饰。在“结”韵下:结=杰=洁=揭=劫。

(三)声调特点

1 平分阴阳。在浊音清化的情况下,声母清浊的对立,应该是声调阴阳的对立。在“基”音下:(妻=凄=萋)≠齐。在“兹”音下:(之=知=枝=支=脂=芝=肢=蜘)≠(痴=嗤=笞=鸱=摛)≠(迟=池=持=驰);(衣=依=医=伊)≠(夷=移=姨=遗=贻=仪=怡=彝=胰)。

在“规”音下:(规=归=龟=圭)≠(魁=亏=奎=窥=盔)≠(逵=睽=葵)。在“居”韵下:(居=车=俱=裾=驹=拘)≠(区=驱=躯=祛)≠(渠=衢=劬)。在“该”韵下:(哉=灾=栽)≠(才=材=财=裁)≠猜;斋≠(柴=豺=侪)≠(差=钗)。在“京”韵下:(兴=欣=馨)≠(行=形=刑=型=邢)。在“庚”韵下:(崩=奔)≠烹≠(彭=盆=鹏)。在“坚”韵下:(边=鞭=编)≠(偏=篇)≠(便=賆)。

2 全浊上声归去声。在“故”韵下:父=富=付=附=负=傅=赴=副=妇=赋;杜=度=肚=渡=蠹。在“敬”韵下:进=静=净=缙=尽。在“贵”韵下:背=臂=辈=贝=倍=佩。在“救”韵下:旧=舅=臼=咎。在“告”韵下:兆=照=诏=召=罩=赵;灶=皂。

3 入声韵有一个很弱的喉塞韵尾,入声是一个较弱的短促调。在各韵、格韵、吉韵、结韵、菊韵等韵中,中古塞音韵尾的界限已经不存在,应该合并成了一个喉塞音韵尾,入声应该是一个短促调。但有少数的入声已经舒声化为去声,如:在“据”韵下:御=遇=预=喻=寓=裕=玉;庶=署=恕=述=术=树。在“自”韵下:次=刺=赐。这说明入声的短促调也比较弱。

因此,书中有五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

三 音系的性质

前面序言里已经提到书中音系是方音的反映,下面从音系特点上进一步加以证实。

从声母特点上来看:(1)泥来不分。今内江方音:男=蓝lan31、那=辣=la312。(2)部分疑母泥(娘)母细音字读舌面鼻音,与来母对立。今内江方音:年ȵian31=严ȵian31≠连lian31。(3)知章庄组字合流与精组字对立。今内江方音:知tʂʅ35≠资ʦɿ35、诗ʂʅ35≠思sɿ35。(4)浊音清化。今内江方音:铎夺剁惰堕跺舵咄to312;作做佐坐座昨浊桌拙酌卓着啄镯琢ʦo312。(5)非敷奉母合流。今内江方音:副赋腹复赴附付富负覆妇父傅缚阜馥福幅服fu312。

从韵母特点上来看:(1)中古曾梗臻深四摄合流。今内江方音:曾增臻真针珍贞侦争征蒸睁尊ʦən35。(2)中古歌戈不分。今内江方音:歌戈哥锅ko35。(3)中古开口二等牙喉音字部分读细音,部分仍然读洪音。今内江方音:街kai35、家ka35、咸xan31;ʨiai35皆阶。(4)中古山咸两摄合流。今内江方音:干甘肝竿尴间kan35;间尖兼监坚肩煎奸艰ʨian35。

另外,从中古入声字的归韵来看,除了少数地方略有差异外,书中的归类与今内江方音也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些差异有些是古今语音变化所导致的,有些是作者安置不当造成的)。

谷韵 菊韵代表字 谷哭屋骨忽烛触赎束属辱粥叔孰肉族速秃独禄卜仆木卒猝勃没笃毒足粟俗竹逐弗佛物福菊育橘曲局狱欲屈郁畜今内江方音 u y

① 知章庄组字今内江方音读洪音,归入“各”韵。在《常用字义》书中一部分知章庄组字读洪音,一部分知章庄组字读细音,跟今内江方音略有差异。这说明知章庄组字在《常用字义》时代,正处在从细音向洪音演变的过程中,音变还没有完成。

② 决韵与结韵中部分字齐撮口与今内江方音相反。(有些可能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比如“屑”字,是开口四等字,但在今内江方音中读撮口呼。有些可能是小韵的错置,如在“结”韵中有“叶≠粤”。)

③ 牙喉音字今内江方音读细音。④ 泥来母字今内江方音读开口呼。

⑤ 今内江方音齿音字读舌尖元音。在《常用字义》时代也应该如此,因为舒声字(平声除外)大多是齿音字独立成韵。

从整个音系特点来看,书中音系应该是当时内江方音的反映。根据各韵的来源、音系特点、声韵配合规律和今内江方音,可以归纳出书中的音系:

声母:见母[k]溪母[kh]疑母开[ŋ]晓母[h]影母[Ø]疑细[ȵ]精母[ʦ]清母[ʦh]心母[s]照母[tʂ]穿母[tʂh]审母[ʂ]日母[ʐ]非母[f]端母[t]透母[th]来母[l]帮母[p]滂母[ph]明母[m]。

韵母:公[uŋ][yŋ]江[iaŋ]光[uaŋ]冈[aŋ]基[i]兹[ɿ][ʅ]规[uei]居[y]姑[u]该[ai][iai][uai]京[iən]庚[ən]肱[uən]君[yən]交[iau]高[au]嘉[a]瓜[ua]迦[ia][ya]戈[o]鸠[iəu]钩[əu]官[uan]涓[yan]干[an]坚[ian]谷[uʔ]菊[yʔ]各[oʔ]觉[ioʔ]格[eʔ]国[ueʔ]吉[iʔ][ʅʔ][ɿʔ]决[yeʔ]结[ieʔ]甲[aʔ]刮[uaʔ]

声调:阴平[35]阳平[31]上声[41]去声[312]入声[312]

四 主要的语音变化

1 尖团合流。在《常用字义》中,尖团音界限非常清楚,精见组细音字可能没有腭化,至少精组或者见组有一组字还没有腭化。四川方言尖团音的合流是清末才完成的。如反映道光同治时期四川西充莲池一带方音的《五音集字》中分尖团,其中团音已经腭化,尖音还未腭化。又反映成都方音的《西蜀方言》中分尖团,ts组声母和ch[ʨ]组声母都能拼齐撮韵,如“椒悄消”与“娇跷袅”不同音,“浆枪箱”与“江腔香”不同音,“绝”与“决”不同音,“疽蛆虽”与“居区虚”不同音,这表明成都话在十九世纪后期尖团还分得很清楚,不过尖团由分趋合的现象已略露端倪,如精组字:“屑”音sio5又音shüe5[ɕye5];“足”音tsu5、tsio5又音chü5[tɕy5]等。今内江方音,尖团已经合流,酒=九[ʨiəu41];相=香[ɕiaŋ35]。

2 知庄章母全部拼洪音。在《常用字义》中,知庄章母拼洪音的有:公韵、兹韵、规韵、姑韵、该韵、肱韵、瓜韵、钩韵、官韵、干韵;拼细音的有:江韵、居韵、京韵、交韵、迦韵、鸠韵。今内江方音,知庄章母全部拼洪音,“江”韵等韵的细音韵母也变成了洪音。

3 晓(匣)母字与非(敷奉)母字在元音[u]前从不混变成同音。在《常用字义》中,在合口呼前,晓(匣)母字与非(敷奉)母字是不混的。今内江方音在u前已经合流,如:符扶浮拂芙孚辐涪胡乎湖糊壶狐弧葫蝴伏蝠[fu31]。

4 喉塞韵尾的消失和促声的舒化。在《常用字义》中,古入声字绝大部分都独立成韵,但p、t、k尾已经合流,应该是一个喉塞韵尾。少数入声字已经混同去声,说明当时入声字的喉塞韵尾已经较弱。而今内江方音古入声全部归入去声,已经全部舒化,入声字丢失了塞音韵尾。

5 麻韵三等字主要元音舌位进一步高化。在《常用字义》中,麻韵三等字跟麻韵开口二等的牙喉音字主要元音是相同的。在去声“驾”中,麻韵开口二等的牙喉音字跟麻韵三等字同韵。今内江方音中,麻韵开口二等的牙喉音字跟麻韵三等字已经不同韵,如:嫁[ia]、借[ie]。

陈若愚 1988 内江话语音的几个问题,《内江师专学报》第2期。

耿振生 1993 论近代书面音系研究方法,《古汉语研究》第4期。

四川大学方言调查组 1960 四川方言音系,《四川大学学报》第3期。

孙玉文 2011 扬雄《方言》与方言特征词的判定问题,《湖北大学学报》第5期。

肖梅旎 2013 《内江方言语音调查研究》,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内江韵母开口
声母韵母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单韵母扛声调
三门核电检修工单开口项管理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The Ine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between Minority Groups and Majority Group in China
不易滑落的毛巾
如果
共同推动内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谢谢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