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晓攀:颜值最高的相声掌门人

2015-05-26远儿

新青年 2015年5期
关键词:包袱周星驰

远儿

“养活”自己的爱好

高晓攀是河北保定人,8岁那年他被父母送入市少年宫学习才艺。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兴趣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相声班,理由是“好玩、过瘾”。兴趣是最好的催化剂,仅仅上了几次课,他便掌握了不少技巧,成为了大家公认的开心果。

2002年,高晓攀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相声班,离梦想又近了一步。可是一入学,学生们就被告知:“现在相声行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靠说相声吃饭也越来越难,所以各位要有个心理准备,做两手打算。”老师的话令高晓攀心头一紧,但他还是安慰自己:“来都来了,总要拼一把才知道有没有未来。”

27元钱的盼头

积累了一些经验后,高晓攀组建起了北京相声青年剧团,招募了许多同行前来表演。他立志要说与众不同的相声,因此将许多流行元素一股脑儿塞进了相声,让演员们按照自己的路子演出。这招颇为奏效,没多久剧团就一炮而红,高晓攀也被誉为业内最帅的相声演员。当时高晓攀只有19岁,正是冲动轻狂的年龄,突如其来的成功令他心浮气躁,他种种不成熟的表现很快得罪了同行,一时间骂声四起,剧团仅运营了一年多便被迫解散了。

后来再回忆起那段往事,高晓攀半是悔恨半是庆幸,他反思道:“我当时太浮躁了,被人追捧就有些飘飘然。后来青年团没有了,我自己一个人躲到后海去哭,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要就此退出相声界。那时我才想明白,做一行有一行的规矩,尊重传统尊重前辈,在这个基础上创新,你才有机会生存下去。幸好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跌了跟头,我才避免了在日后犯更愚蠢的错误。”吃过苦头之后,高晓攀一改往日的高调作风开始踏实做事,终于重新赢得了相声界老前辈们的青睐。

接下来几年里,高晓攀默默积蓄着能量,把握一切机会提升自我,与此同时,他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相声这么好,为什么却逐日走向末路?为什么好的东西继承不下来?”后来他想明白了,相声这门艺术之所以越来越不受欢迎,是因为缺少创新,脱离了市场的轨道。于是他决定再次创业,既保留相声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精髓,又加入全新的东西,说年轻人喜爱的“新相声”,让市场来检验自己的努力。

想明白这点后,高晓攀联合几位年轻的同行于2008年开创了嘻哈包袱铺,而创业的地点是一间6平方米的地下室。初次登台演出,大伙儿就遭遇了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的窘境,有一次开演,观众席只有两位观众,不一会儿一位走了,另一位也起身去解手,演员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不是要继续演下去。一个月后,演员们每人分到了27块钱,大伙儿捧着这27块钱百感交集,有人抱怨说开包袱铺还不如开包子铺,卖一早晨包子也不止赚这些钱,但高晓攀安慰大伙儿:“钱虽然不多,但这就是盼头……”

组建青年团的时候,高晓攀试过将新事物揉进相声,但那时的他太心急,只要能吸引眼球,什么都不加甄别地放进相声。建立新平台之后,他变得谨慎多了,也更用心,他不仅从传统文化诸如京剧和书画中汲取养料,还从国外的交响乐和歌剧里寻找灵感,包袱铺的段子里既保留了传统相声的精华,还融入了70后、80后共同的童年、一起玩过的游戏、相似的青春宣言,时时涌动着清新而温暖的风气。凭着清晰的市场定位,嘻哈包袱铺开始扩张,半年就打破了德云社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掌柜高晓攀也把握这个时机成立了晓攀文化传媒公司,并签约了属于自己的经纪公司。

要做事更要做事业

北京的小剧场很多,一直保持火爆的人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将嘻哈包袱铺做成品牌,高晓攀做了许多努力。他开始大量阅读,从《民国范儿》到《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无所不读。社里的演员喜欢跟着百度视频学相声,认为多看一些演出,把别人抖出的包袱变成自己的就够了,但高晓攀却牢记当年师傅的教诲“‘砍的没有铣的圆’,学相声必须靠专业师傅的口传心授”。为了让演员们的表演更专业,他出资送演员们去曲艺学校进修。而在晓攀文化传媒公司成立之初,高晓攀就叮嘱会计将账目做得清清楚楚,清楚到可以经得起最严格的审计。那时大家都不理解,高晓攀便解释说这是在为将来的融资和上市做准备,他说:“我不只是想做一件事,而是希望做一番事业。相声就是我毕生的事业。我相信相声祖师爷是睁着眼的,不认真就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

虽然专注于企业的管理和品牌的运营,但高晓攀并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反而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参加央视相声大赛获得金奖的作品《救,不救?》就修改过四十多遍,连台词的语气也经过了反复的斟酌。节目一演完,所有评委都竖起了大拇指,姜昆老师也拍着他的肩膀连说:“实至名归,众望所盼。”

因为吃过苦头,高晓攀非常尊重演员和创作者,他签约了多位创作人,设立了优厚的稿酬奖励制度。包袱铺选拔演员极为严格,有的相声演员多次参与选拔都未能通过考核,对于这样的演员,高晓攀不愿熄灭他们的热情,就安排他们从事道具、检票等工作,这样一来,有心人自然能学到真东西。

高晓攀的偶像是周星驰,在他看来,“周星驰是80后的偶像,他开创的无厘头几乎影响了这代人的思维方式,但我要做的是内地的周星驰。” 而他对晓攀传媒的规划,就是将其做成周星驰的“星辉公司”那样的规模。为此他每年都要推出几部经典的相声剧,并开始尝试造星制度。

比起第一次走红,高晓攀的新一轮走红显然更为持久,而他的态度也更加谨慎,他坦言:“我希望成功来得不要那么容易,因为我还没有准备好,包括我的艺术和对待事情的看法态度也是如此。如果我迅速出名了,我怕我再次飘飘然,我要学会冷静,要看轻自己。”为了避免自己重复上一次的错误,他时常用偶像马立三先生的处世态度来激励自己,并总结说:“很多人包括我刚开始说相声时喜欢追求火爆,慢慢的开始追逐技巧。到了大成的时候,你说所有的话,所有的语言,就不再是抖包袱,而是自然地流露。‘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真来’,这才是马先生的境界。”

2015年春节,高晓攀再次以嘻哈搞笑风为自己代言,并以自己独有的姿态告诉世界:属于他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了。很显然,这一次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包袱周星驰
空包袱
同学,请卸下你的偶像包袱
200年前的一个小“包袱”
周星驰: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周星驰 岁月没有饶过我
从周星驰电影看香港无厘头电影的发展史
没有谁是躺着成为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