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坪羌堡,羌人,羌风情

2015-05-26摩西

青年时代 2015年5期
关键词:羌寨碉楼羌族

摩西

在青藏高原边缘的深山里隐藏着这样一个古老的羌族小寨,它原始而神秘,在深山里栖息了千年。它在崇山峻岭间演绎着历史与时光的轮回,高耸的碉楼、古老的黄泥墙、绚烂的羌族文化和漂亮的羌族姑娘是它最骄傲的符号,它就是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依山而建,杂谷脑河水从寨前奔流而过,是一座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也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神秘的“东方古堡”。因为神秘,人类的本能驱使着我们去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民族的一切,尤其是羌寨,不仅是因为它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古堡”,更是因为它在近千年的历史轮回与磨炼中所承载的沧桑与坚毅。

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经历了两千多年风雨冲刷,依然巍峨耸立。它是羌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完整地保存了羌族古老的民族特点,背山面水,

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工整。所有建筑均以石块垒砌而成,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皆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次上垒,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风格独特。

那些在时光中轮回的碉楼与黄泥,充满了太多无法预知的命数。5·12大地震对传承数千年的羌村寨聚落来说是一次空前的浩劫,羌族典型建筑群落多半遭到毁灭性破坏。但古老羌寨巍然挺立,只是轻微受损,仿佛在向世界诉说着这个民族的坚韧和顽强,在此我们只能感叹祖先精湛的建筑技艺。

错综复杂的古堡

走入寨中,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羌族古民居建筑,它们参差交错、古朴神秘。寨房相连相通,以卵石、片石相混垒筑的外墙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四周布满了射击窗口,保留了远古羌人居“穹庐”的习惯。走入其中,仿佛走进一个深深浅浅、迂回曲折的迷魂阵。

桃坪城堡式羌寨是由民居组成的城堡式建筑,寨内的巨大碉楼,高高低低,从数米到数十米,雄浑挺拔。墙体和墙体之间的巷道深幽而神秘,因一些巷道上搭建了房屋,于是有了无数暗道,走入其中就像步入了历史的迷宫。

羌族建筑工艺精湛,构思独特。它不同于以往传统古城的建筑形式,筑成了以高碉为中心的放射状8个出入口,而8个出入口又以13个甬道织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寨子是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片石与黄泥砌成的坚固建筑物经历了无数的地震后仍完好无损。

古老的羌族人民充满了大智慧,他们在施工时不绘图、不测算、不吊线,信手砌成,结构匀称、棱角突兀、雄伟坚固、精巧别致,令人叹为观止,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考察。

同一地区的聚落形态也是各不相同。就同一地区的藏族而言,民居大多是独立式的,而羌寨却是多户密集建房,因此使得其具有极高的建筑密度,不受形式的限制依山就势,顺应地形,层次极为丰富。羌寨内所有建筑及街巷组织均围绕中心碉楼建造,碉楼在寨中高高凸起,位于中心领导地位,其余住层围绕它密密匝匝,层层簇拥,具有突出的向心性。

桃坪的羌族建筑,其居所多“依山而居,累石为室”。它们都是就近取材,利用附近山上的土、石等资源,先在选择好的地面上掘成方形的深一米至两米左右的沟,在沟内选用大块的石片砌成基脚。宽约三尺,再用调好的黄泥作浆,胶合片石。石墙自下而上逐渐见薄,逐层收小,石墙重心略偏向室内,形成向心力,相互挤压而得以牢固、安定。屋顶结构层次由下至上分别是主梁、椽子、劈材层、竹竿、黄刺,其内部建筑构架井井有条。

羌寨中的建筑物型体厚重坚实,犹如一座座小型堡垒。由于羌寨中的建筑物密集,每一栋住宅的基底面积十分有限,在这样狭小的基底之上,羌民住层往往采用垂直分区,并对生产生活空间进行了有序的组织。在羌民屋内一般设

二至三层楼,上层或中层作为住房,下层设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底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猪圈(兼厕所)、柴房、厨房,它们位于地面层与街道相连。猪圈与柴房有杂物出入口,厨房有单独的出入口,与引入寨内的水渠相通。二层为堂屋和主居室;堂屋大门连有平台,平台通过室外台阶与街道相通,这是住户主要的出入口。三层以上常根据需要设置居室,供家中小辈居住。顶层设有粮仓和室外晒坝,既利于贮藏,也有利于翻晒粮食。屋顶由室内过渡到室外还设有敞廊,家中妇女可在此做针线女红等家务,一旦气候变化还可及时收拾粮食。每间房屋房顶的四角或一角常常垒有一块白色石头,据说白石头是羌寨人的吉祥物,这种楼层的用途很能体现羌人“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传统观念。

桃坪羌寨至今普遍使用木片式门锁,每家每户的开锁方式各异,就算钥匙在手也无计可施。盖房时,主人会预先在门框的位置留一个小方洞,这些门锁在房屋建造完成前就要安装好,锁和钥匙全用木头做成并跟房子一起制作完成。开锁时,凭借手感和听声来开锁,所以它又被称为千年的防盗门。门锁构件主要有门锁洞、锁墩、木钮、钥匙,每样构件在内部设计上都极其精巧,将这些装置配合在一起使用,就能产生完美的防盗作用。特别是木钥匙设计很考究,它是一个长形的木片,上边的齿轮和木锁匹配。锁墩象征母羊,木钮象征母羊的乳头,而钥匙则代表羊羔,钥匙伸入木槽开锁就象征羊羔在吃奶。这一说法是在羌族中普遍流传,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从这生活细节中也能看出羌族人民的智慧。

桃坪最高大的建筑是羌碉,它是桃坪地标性建筑,寨内的巨大碉楼,雄浑挺拔,屹立于比肩走袂的村寨中,高高低低,从数米到数十米,建筑形式有四、六、八角,以土、石、麻筋、木为料,有的仅用土木。各层四方开有射击窗口,顶楼的钟孔是作为传递消息用的,主要用于防御敌人。目前仅存两座,一座是陈仕明家的住宅,另一座雄踞在寨子对面的河岸上。

一座座古碉如宝剑直插云霄,有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远远望去,犹如一个个魁梧的羌族汉子撑起了桃坪的半边天地。群山环绕的碉楼是那样的让人震撼,站在其中,感受到的是古羌族的神秘。

除了古碉,纵横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羌寨在修建初期选址,就挑选了这样一块水源充沛的地方,地下流淌的水都来源于远处的雪山,水流汇成小溪经过引水口被引入寨内,再通过每户人家内部的暗水道才构成了如今规模庞大的水道网络,这样的方式又环保又科学。而且在战乱的情况下,人们也正是有了水网的支撑,不仅不用担心被隔绝水源,而且还可以在埋伏水道内消灭敌人。这与地道战的构造很相似,只是作用更加的多样,羌族同胞们介绍说水网还起着消防和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

穿梭于巷道中,石板下的流水叮咚作响,贯穿全寨。水网之水,不分高低贵贱,流经山寨的每家每户,平常给山寨的人们带来生活生产用水的极大方便。在漫漫岁月中养育了无数的羌族儿女,却也成为了羌族儿女漂泊在外寄托思念之情的所在。

片石、泥土和木头,在勤劳的羌民族手中,奇迹般地建筑起高十余丈的羌寨,他们世代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披星戴月,播种理想,收获希望。走入桃坪羌寨,就走进了这个民族之中,去领略浓郁的羌族风情,感受羌民族古老的历史,体味羌民族神秘的文化,品尝独有的风味食物,不能不为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也不能不为这个民族走向辉煌的理念所折服。

腊肉、喝点咂酒,别忘了,再尝尝美味的山间野菜,同羌寨的族人共舞,同跳锅庄。羌寨为游客准备了烤全羊及表演,在这里可以品尝到风味别致的羌族餐饮,可以观赏到热情奔放的羌家歌舞,几十个人、上百个人高歌畅舞,气氛非常热烈,羌家姑娘还会为你敬上醇香的青稞酒。在一阵阵甜甜的羌家祝酒歌的感染下,也许你会醉意朦胧,也许你会飘然若仙,完全溶入古来的羌族历史民俗文化之中。

跳萨郎离不开有酒助兴,那跳舞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一种美好的享受。酒,当然是羌人自己酿造的咂酒,它是由青稞和玉米酿成。清洌洌的美酒,甜蜜蜜的祝酒歌,伴随着阿妹浓浓的情意,踏着轻快的舞步,仿佛跳着酒醉的探戈,唱着羌族原生态的歌子,虽然不明白歌词的意思,但已是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羌寨的夜晚是美丽的。西风冽冽,树叶沙沙着响,月儿悄悄地从山那边慢悠悠地爬了上来,朦朦胧胧的月色倾泻在山寨的每一个角落。这时羌寨的场院里燃起了

熊熊的篝火,优美抒情的萨郎舞曲在羌寨上空扬起。寨子里,不分男女老少,不管山民游人,一律地围着篝火手牵着手随着萨郎舞曲优美缠绵的旋律翩翩起舞。

桃坪羌寨浓缩了羌族千年历史,在羌寨内,多少年来羌民们都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从田间采摘苹果的孩童到门前穿着整齐民族服饰的老人,从正在织羌绣的妇女到喝着青稞酒的彪汉,都呈现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境界。

羌餐也是桃坪羌寨的主要特色之一。如果有幸到羌家做客,热情好客的主人会给你端来香味扑鼻的羌家腊猪肉、香锗腿和柳沟肉,还有山龙须、蕨菜、刺隆包等山野菜。

羌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桃坪姑娘的拿手绝活。由于羌族姑娘从小就喜欢学习刺绣,从而学成了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到了出嫁的时候,姑娘们一定要尽其所能绣出几件最好的嫁衣,最好的云云鞋和最好的鞋垫,否则会被男方轻视。所以,羌绣能历经一千多年历史而传承至今,而且精美绝伦,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和收藏品。

羌寨还是电影《杀生》的取景地。电影真是个神奇的事物,来到羌寨才方能感受到电影情节的奇妙。在这里你不需要有多么高超的摄影技术,只需要打开高光色调优先和自动亮度优化,只需要控制光圈,就可以完成这一路的旅拍了。

放下城市的行囊,还会有谁愿意为谁停下脚步,在桃坪羌寨的古堡里静观远方,思念划过指尖,从未有过的感受在这里变得安静。远处传来的,还是那首羌寨男人早出晚归的路羌族原生态山歌……

猜你喜欢

羌寨碉楼羌族
寒池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兜底扶贫成效探析——基于高山羌寨扶贫户的个案考察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有趣的羌寨婚礼
GHOSTS OF GUANLAN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