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数学课堂教师的用心

2015-05-25岳雷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5期
关键词:终身学习课堂教学

岳雷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强调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客观性,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及问题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态度 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5-04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大部分教师都能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不少教师或多或少存在着过多讲解等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案例:

师:能否想起混合运算的顺序?[出示:12×5+31,61-60÷5,3.4-2.1×0.3,42×(12+8)]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指名学生说)

师:学校里面有各种兴趣小组,请看黑板上的题。

出示: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人数的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师:大家读题后,从题中获得哪些信息?(生交流汇报)

师:分数运算顺序与整数有什么关系?(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

(学生练习后归纳总结)

……

反思:

从上述教学过程中很容易看出,新课程倡导的一些新理念、新教法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一定的推广和运用,执教教师只是出于“剧情发展”的需要,让这一过程流于形式,匆匆走过场。下面,围绕这一现象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1.教师教学态度的缺失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同步发展。”上述案例中,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看出,本节课中的教师根本没有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能上好课吗?一个认真负责的教师,上课前一定会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学流程。

2.重结果,轻过程

我们知道,事物发展总是先有过程,再有结果,所以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如上述案例中,教师画出线段图后并没有引导学生去分析,而是直接让学生计算,导致探究活动徒具形式而丧失本质属性。学生没有思考计算的先后顺序,也没有想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联系,再加上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导致学生对类比的事物不去甄别,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重形式,轻内容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那就是备课时都是只以现成的教案为参考,或仅凭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想象来设计教案,甚至有时课前教材都不看,拿了教案就去上课。这样难免导致教师自身脱离教学实际,使教学发生偏差。

纠正对策:

1.要有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

首先,教师课前要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难点、重点。教师只有对教材了如指掌,教学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对象,所以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读”透学生。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就进行教学,那是无的放矢,收效一定不大。因此,教师要考虑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注重学生学习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终身学习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学生学习数学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掌握所学知识的过程。因此,“教”与“学”要成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向动态的转换过程,它们的完美结合与和谐统一,才是真正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围着教师的提问和板书转,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才能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提供精神支持。

总之,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用心去做,因为教师用心,学生才能学得认真、高兴;因为教师用心,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因为教师用心,才能引导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为教师用心,才能创造教学的精彩。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终身学习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探讨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