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如我的青春在哈佛(二)

2015-05-25姜仁仙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铜像哈佛约翰

姜仁仙

四、当百万富翁,还是当总统

搬家!第一学年结束后,我鼓起勇气做了这个决定。

一年的时间里,原来的寝室已经不容我再添置新书、杂物了,除非我把床腾出来放书,然后睡在书上。在哈佛读书虽然很累,但是我不想自找不舒服,还是搬家吧。打电话给搬家公司,说明大概情况,他们派了两名壮汉过来:个子高大、憨厚老实的年轻人。

两个人忙得满头大汗,还不忘跟我聊天:

“您也是哈佛的学生吗?”

我回答是,他接着又问:

“那毕业后是要当律师吗?”

“不,要当记者。”

这名年轻人回说:“啊,原来如此!”

然后自言自语:“那一定是赚很多钱的工作吧?”

记者是很多金的职业吗?我当了10年记者,怎么不知道?于是连忙否认,他还不信。

这种情况到处都是,真是太可怕了。

我去考驾照时碰到过类似的情形。路考之前警察仔细问过我的背景,等到考试结束后,警察酸溜溜地说:“ 过了!哈佛学生你毕业后,会赚很多钱吧?”

在机场时,入境审查的移民局官员说:“毕业回国后,会想在政府机关工作吗?”虽然心里觉得好笑,也想对移民局官员回答不是,可为了顺利入境,我给了他想要的答案。

无论是在哪儿,“哈佛”都会是一块金字招牌,只要一说是哈佛学生,就会让人联想到是活力无限,精力充沛,欲望高涨的人。倒没有冤枉人,因为现实生活中哈佛学生就是这样。从“我想”到“我能”的角度来看,哈佛学生似乎比一般人更充满了热情。

美国人认为哈佛的最大价值是,它是通往享乐天堂的大道,而不是它培养了高级精英。不过,从哈佛一毕业就想挣大钱,或者马上进驻白宫,那你是在痴人说梦。哈佛学生也是人,也要和别人竞争,展现自己的实力并得到认可,这个过程非常痛苦,而且不可跳过。1999年是我在美国的第一年,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已经如同遥远的梦一般,模糊不清,但我仍然记得那时的美国人就像着了魔一样沉浸在对网络的痴迷中,几乎每个人都梦想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各大媒体添油加醋地争相报道年轻人的暴发经历。百万美元——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在那一代人眼中显得轻而易举,连初出茅庐的毕业生,都可以肆无忌惮的幻想着令人咋舌的年薪。随之,“快速而轻易地赚到一百万”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尺。

哈佛也一样无法幸免。

《哈佛深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哈佛的日报,也可译作哈佛克里姆森报。)曾形容典型的哈佛学生为“以自我为中心,努力想找一份好工作,但对政治不感冒的年轻人”。在这股网络旋风的鼓吹下,哈佛学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纽约和硅谷。这就是所谓的“比尔·盖茨症候群”。哈佛肄业生比尔·盖茨居然成了世界首富,这个具有世界性历史意义的神话激励了好多人,也毁了不少人。

哈佛校园被一种蠢蠢欲动的气氛所笼罩,所有人都恨不得马上离开学校去赚大钱,甚至觉得留在学校上课,只是为了学习赚钱的方法——一夜暴富、轻易成为百万富翁,成为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为成为富翁而读书的气氛笼罩着哈佛,昔日的教学殿堂显得躁动不安。

因为这种异常的狂热,使得“网络商务管理”的课堂爆满。记得有好几次我在拥挤的教室里努力地踮脚,想学到哪怕一星半点的“百万富翁成功诀窍”,却被挤得东倒西歪。

当时,身为一个在美国的韩国人,我也曾效仿报道中的暴发经历,比如,某一天突然灵感爆发,在餐巾纸上随手涂鸦,期待这个灵感能卖个好价钱。对于报道,我不质疑,肯定有人凭借这个方法成功了。后来,我学会不质疑另一件事:我不会一夜暴富。

现在,“.COM”的美国梦已醒,人人盲目梦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狂热冷了,我回想起那年往事,还真是有意思呢。为成为富翁来哈佛,多半会无功而返吧,毕竟学习不是件功利的事情。比起年轻的美国,哈佛年龄还要大些。对于美国来说,哈佛是它的人才补给站。它培养了太多活跃于美国政坛和学术界的精英。尤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哈佛毕业生竞相涌入权力中心的华盛顿。到了九十年代末期,硅谷和华尔街打败华盛顿一举成为哈佛毕业生的新宠。

权不如钱的时代来了?倒也不一定。不论年轻一辈的哈佛毕业生怎样改变,2000年总统选举中的“决赛选手”依然都是哈佛毕业生。当时的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艾尔·高尔毕业于哈佛,共和党候选人、后来当选为总统的乔治·沃克·布什是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研究生(大学念的耶鲁)。

美国历史上一共有6位总统是从哈佛毕业的。(截止2013年,这个数字已经更新至“8”了,乔治·沃克·布什、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分别是第七位、第八位毕业于哈佛的总统。)这6位分别是约翰·亚当斯、约翰·昆西·亚当斯、拉瑟福德·B.海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F.肯尼迪。本来,高尔是有望成为第七位毕业于哈佛的总统的,怎奈布什太厉害,纯正哈佛毕业生落选。布什当选后,哈佛自然得勉强给这位总统贴上“哈佛毕业生”的标签。

历史上,哈佛与权力最接近的是肯尼迪时代。当时哈佛被称为“权力的第四部”,就像后来戴维·何柏斯坦所写的书名一样,当时哈佛的“出类拔萃之辈”(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都把进入肯尼迪政府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像麦克乔治·邦迪(国家安全顾问)、阿瑟·施勒辛格(特别助理)、戴维·贝尔(预算局长)、理查德·纽斯塔特(顾问)、约翰·肯尼斯·高伯瑞(印度大使)、埃德温·瑞修(日本大使)等,都是肯尼迪麾下的哈佛校友。

其实里根总统身边有很多哈佛校友担任要职。不过由于肯尼迪总统本身是哈佛毕业,加上哈佛教授的大举加入,所以肯尼迪政府看起来更像“哈佛帮”。就实际人数来看,里根时代占上风。除了美国的权力精英外,铸就哈佛的另一根重要支柱——不,是更为重要的支柱——就是学术。

哈佛的教授之中,到2007年为止共有43名诺贝尔奖得主。1965年,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和朱利安·史温格分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奖,让哈佛拥有为之自豪的纪录。老罗斯福和亨利·季辛吉分别于1906年和197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两位虽然不是哈佛的教授,但他们却是哈佛的校友,也足够哈佛得意了。另外还有大名鼎鼎的T.S.艾略特,他是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想把所有从哈佛毕业的著名人士都列出来简直是自讨苦吃,不过随便在哈佛校史上一指,就能吓人一跳,比如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华盛顿邮报》水门案特别报道的编辑本杰明·班李、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及诺曼·梅勒、《侏罗公园》作者麦克·克莱顿、前美国红十字会总裁伊丽莎白·多尔、美国消费者运动的先驱者雷夫·纳德等人。哈佛校友当中也有不少电影明星,像是与前副总统高尔同期的汤米李·琼斯、杰克·密拉·索维诺、伊丽沙白·苏、麦特·戴蒙等等。

当然,从哈佛毕业不代表和哈佛再没有关系了,哈佛对毕业生的管理从没松懈过。哈佛学生即使毕业后,依旧会收到校友会和所属学院院长的来信,来信会告诉你学校要举行的新活动,好学生又因为奖学金的缺乏而格外辛苦等内容。当然,告诉你这些的言下之意就是提醒你:你要给母校做贡献,捐款吧。

想依靠哈佛的名声创出事业,却不思回报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为哈佛的发展做贡献,就等于是在继续利用哈佛的人脉资源。

哈佛的人际网简直铺天盖地。在不同领域任职的哈佛专业人士会定期碰面交换意见,同时也是交换资源。各行各业的哈佛毕业生会借助聚餐、讨论会,甚至募捐等形式,联络感情,扩建哈佛人际网。一朝哈佛人,终生哈佛人,就算你只在哈佛上过一个月的课,你也是哈佛毕业生中的一员,进入这张人际网,然后受邀参加各项活动。

哈佛的力量从来都不局限于校园内,通过毕业生人际网,哈佛的触角正在向更远的地方延伸。

五、哈佛投资你的未来

“各位之中也许有人怀疑:‘是不是因为学校看错了,才会让我进哈佛。我书念得马马虎虎,论文写得也不好,所以肯定是学校出问题了。这些都是毫无理由的不安。在哈佛,录取工作是由最优秀的职员负责的,不可能会发生错误。各位在未来四年里就将证明这一切。”

——2003年9月,比尔·寇比,哈佛人文科学院院长

虽然还是秋天,可我实在没有心情欣赏剑桥的美景 ,因为实在太冷。我早早地就把大衣裹在了身上。有天早上,我哆哆嗦嗦地走在去上课的路上,有群姑娘从体育馆里出来,打我身边经过——她们居然穿着短袖T恤和短裤,一个个嘴里哈着气,专注地跑着步。虽然我上课的地方离宿舍很近,但我打死也不敢少穿一点就出门,否则我一定会感冒。

美国的大学从来不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的热情和干劲让整个校园都显得年轻了。若有所思、步伐有力的学生,总会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

所谓哈佛大学,并不仅仅指大学部,还包括了所有的研究机构。通常人们所说的“哈佛”,指的是大学部的哈佛学院。无论是四年制的大学生,还是短期培训的学员,或者是花七八年时间攻读博士的人,都叫“哈佛毕业生”,他们都是哈佛的校友,毫无疑问。

不过只有大学部本科生们才能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哈佛。想想看,大学和研究所,还有短期课程都不一样,它并不专注于某一领域,也不是单纯的职业训练场所,大学四年应该是广泛吸收营养的阶段。并且,也只有本科生们依然拥有着对理想的执着,甚至天真。人在20多岁的时候,他所处的环境,学习到的知识,对人生具有重大作用。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都会给美国私立大学排个名。2006年夺得首位的是普林斯顿大学,哈佛紧跟其后,排在第二。不过和第一名比起来,第二名只有一分微小的差距。另外一些名校也不甘示弱,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史丹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并列第四。宾州大学和杜克大学紧接在后,分别名列第七和第八。

排名依照每位教授的教学人数、财政状况、名气、毕业率等变数综合评定。看上去很公平,但经常遭到质疑。尽管每年都会有新的学校上榜,但第一集团军的变化基本不大。尤其是头几名的学校,争夺第一的热情永不减退。《大西洋月刊》曾经以自定义的新标准给大学排行,但排名次序基本不变。

近些年来,想进哈佛越来越难了,学生们的竞争几乎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要进哈佛会读书是必须的,最好能当学生干部,培养领导气质,能演奏一两门乐器也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头脑发达四肢简单,运动也要在行,最关键的,要写一手好文章。总之,一定要与众不同,才有可能得到哈佛的青睐。

现在美国妈妈的育儿经,基本上都是怎么把孩子送进哈佛。这些热心的妈妈会把哈佛的录取标准当作圣经,一板一眼地教育孩子,但是又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一样,于是她们绞尽脑汁寻求出奇制胜之道。这样一来,精英学生越来越多,优势如今不再是优势,想进哈佛难如登天。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落榜,难道,哈佛的录取标准又有了新调整?

其实,哈佛的录取更像是一门艺术,录取工作考虑更多的是除考试成绩以外的那些变量。曾经有一位教授说,学生在推荐信里所展现出来的品质,包括他的可塑性、潜力与个性,都是他们衡量的标准,只有各个方面都达到要求的,才有可能进入哈佛。

哈佛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录取率十分之一,有时稍高一点。这个数字不算低,但面对如此众多的优秀学生,再高的录取率也改变不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事实。

想要进入哈佛,首先你要考一个“变态”的分数,各科SAT成绩要在六百分到八百分之间。高分数之外,你还必须拥有哈佛学生的特质:活力四射、动机强烈,同时也充满热情。哈佛与学生之间的选择是双向的。校方不会只给予,还要考虑学生能为哈佛贡献什么。总之,每年的哈佛新生,几乎囊括了你能想到的好学生的所有品质,他们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互相影响和鼓励,是一个不可战胜的群体。哈佛卧虎藏龙,人才济济,数学天才,音乐家,运动员,甚至堪比作家的文学青年,比比皆是。

世界各地的人才,哈佛敞开怀抱欢迎。2005年的数据显示,就读于哈佛的亚裔学生占18%,黑人和拉丁裔各占8%,美国以外的国家的学生占9%。如此分配不均,自然会让一些人心理不平衡,凭什么你亚洲学生录取的比例高出那么多呢?(他们显然没有考虑到亚洲的总人口数)2007年初《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说,美国名校陆续传出成绩优异的亚裔学生落榜的消息。估计,校方也是出于避嫌的考虑,想要将亚洲学生的录取比例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报道中提到,以前犹太人也遭到过这种限制,而正是因为这种制约,导致了亚裔学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除了美籍韩裔学生之外,韩国本土的学生申请人数也在增加,这就让迈向哈佛的路更遥远、更险峻。

六、哈佛经历,让人无条件

信服你

在哈佛读书期间,经常会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会来哈佛?”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向坦白,因为哈佛是“最高学府”,我想知道它到底高在哪里,高到什么程度。

我有一个学姐,一直在巴尔的摩(美国大西洋沿岸重要的海港城市,位于切萨皮克湾顶端的西侧)做研究。那次她来哈佛,为行地主之谊,我带她参观哈佛校园,没想到她居然激动地连连赞叹:“太美了,这里简直就是浪漫的欧洲!”这话要是让欧洲人听见了一定会不屑一顾。不过哈佛校园确实有一股古典的底蕴。红砖建筑,沉郁、稳重,苍郁的常春藤装饰红墙,使得每一栋建筑都犹如艺术作品。

不过,看哈佛不能只看表面,它的魅力在于哈佛悠久的历史,不容质疑的权威。

美国开国前哈佛便已存在,所谓“先有哈佛,后有美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哈佛以身为美国最古老的大学而自豪骄傲。听说一百年前美国总统访问哈佛时,教授们还曾忧心忡忡,担心这个年轻的国家长不了,在总统面前长篇大论“美国的未来”。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 校舍建于美丽的查尔斯河河畔(这条河是以英国国王查尔斯一世之名而命名的),那时的哈佛仅有九名学生,一名教授,地地道道的小学校。定居在马萨诸塞州的英国清教徒认为当地应有一所正式的、负责教育子女和工人的学校,以便能够不间断地教育、改良下一代。从英国出来后,总不能还指望着遥远的英国派人来教学吧。

在此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两所大学,一所在墨西哥,另一所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全都是西班牙裔的。哈佛是北美大陆的第三所大学。建立之后,哈佛很快陷入财政危机,无法顺利开课,甚至面临着关门歇业的危险。

救星,被历史记住的人就是要在这种时候现身。一名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牧师,名叫约翰·哈佛,将自己的一部分土地及四百本书留给学校,这所大学才算艰辛地存活了下来。为了永远记住约翰牧师为学校做出的贡献,学校决定以“哈佛”为本校命名。如果没有这次捐赠,或许约翰·哈佛早已成为历史的尘烟,无人知晓,但哈佛大学让他和这所学校,永远留在了美国,甚至是世界的历史上。哈佛所在地,舍弃“新城”的称呼,随之改用剑桥大学之名,称为“剑桥”。

哈佛校园的中心是一座名为“Harvard Yard”的庭院,那里有一块郁郁葱葱的大草坪,哈佛学生可以在上面小坐,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坪上已经露出些微红土。虽然现在的哈佛校园已经扩展到剑桥、波士顿、奥斯顿等地,但最原始的老校园依然是这块令人神往的大草坪,也是很多游客会慕名而来的地方。哈佛校园里有一座约翰·哈佛铜像,它被视为哈佛的象征,而这座铜像也是“哈佛之旅”重要的一站。来哈佛的游客都会在约翰·哈佛铜像前拍照留念。传说,只要摸过铜像的脚,就会有好运气。因此,希望人生顺利的人们都争相去摸约翰·哈佛的“幸运脚”,以至于铜像的脚底被磨得闪闪发亮。

如果希望先了解点哈佛历史,再参观哈佛的话,可以先去哈佛园对面的霍利约克中心导览办公室,那里会有哈佛学生为你解说,一般来说,45分钟就能让你大概了解哈佛。如果你够幸运,遇上一个口才好的学生,那你就会知道许多有趣而丰富的故事。当然,这些解说员肯定是说英语的,记住,没有翻译。曾经有几次,我陪着首尔的客人一起参观,当时就在想,像哈佛这样把学校当做景点,甚至连导游都准备好的大学,全世界到底有几所呢?既然参观的重点在于约翰·哈佛的铜像,那在铜像前留下“到哈佛一游”的照片自然就不能错过。不过比起照片,铜像的“三谎言”更加吸引人。

谎言就刻在铜像上面“约翰·哈佛,创始人,1638”。

第一,刚才已经说过,约翰·哈佛并非这所大学的创始人,他只是财产捐赠者而已。第二,哈佛并不是创立于1638年,而是1636年,1638年是它的实际开校时间。第三,铜像并非约翰·哈佛本人的样子,因为,根本就没人知道约翰·哈佛长什么样。

哈佛大学在二百五十年校庆时,决定建一座约翰·哈佛的铜像,却没有任何关于约翰长相的资料,所以雕塑家丹尼斯特·法兰西从当时的哈佛学生当中,选出一名叫修门·霍尔的学生,以他为模特进行雕刻。所以游客们满怀崇敬仰望的这座铜像,其实和约翰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人们总是有猎奇心理,传闻永远要比真实来得刺激有趣。所以,如果只是一本正经的说哈佛如何培养精英,这里的学生多么厉害之类的,估计游客都要睡着了。人家是来旅游,不是来普及历史知识的。一个充满谎言的雕像,反而让哈佛有了一丝轻松与活泼。

神话和传说,要半真半假才让人欲罢不能。

哈佛以“Veritas”(拉丁语:真理)作为校训,并为自己身为捍卫真理的殿堂而自豪。难道铜像上的三个谎言是他们的疏漏么?或者这只是哈佛人“可爱的幽默”,想让大家在这种无比严肃的地方也能开怀大笑?

上帝知道答案。不过谁在这个问题上较真呢?哈佛的一流形象是营销学的成功案例。可口可乐的广告强调,只要喝一口就能让你浑身畅快;耐克运动鞋的广告,强调只要穿上它就能健步如飞;哈佛的广告强调,“哈佛”能给你未来。进入哈佛,就等于进了保险柜(如果你好好利用哈佛的话),可以有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学术追求,无论以后选择什么职业,都会有强大的哈佛人脉在背后支持你。最重要的是,成为哈佛学生,就等于成为了美国的希望。

猜你喜欢

铜像哈佛约翰
“周恩来”号机车铜像悬挂方案设计研究
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家
约翰·科林斯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
新电源
让孩子买单
约翰.T.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