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与泥同行的艺术家
2015-05-25詹皓
詹皓
2014年12月28日下午,名为“与泥同行 泥中有我”的陶艺作品展在位于上海黄陂南路700号内的璟通艺术中心隆重登场。近30件现代感十足却不失历史厚重与斑驳的陶瓷作品吸引了诸多业内外人士的驻足。从这些作品中,观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创作者对泥土的那份挚爱以及对泥性、造型游刃有余的把控。
这些赢得观者频频称赞的作品出自当代学院派青年陶瓷艺术家熊开波之手。
1977年出生的熊开波,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工业陶瓷系、清华大学韩美林大师旗下学习。可以说,他的成长经历正好赶上了中国现代学院派陶瓷艺术不断跃升的节奏。
熊开波这一代正好处在一个比前代艺术家更好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语境中,这是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先行条件。
处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熊开波通过冷静观察这一巨变过程,不断扬弃吸收各种艺术养分,在传统的艺术海洋中沉静自我,终于在传承中实现了超越,作品彰显出个人面目以及独特的艺术价值。
熊开波学习和出道之际,陶瓷界就被一个深刻的时代命题苦苦缠绕,这个时代命题包括:传统的陶瓷理念是存是亡,如何嫁接,如何利用?西方的艺术理念如何在全面消化的基础上加以运用?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到底是什么?
熊开波是一个出生于农村,身上有着“泥性”,但又在城市中冷静观察、保持理智的人。他的作品呈现了他对于这个时代命题的长期思考:泥做成了陶瓷,泥土的本质该如何表达?明清官窑以来的中国传统陶瓷是否过于强化了瓷面装饰和绘画,陶瓷艺术家是否应该更重视泥性、釉色、炉火、造型等基础语言?陶瓷该如何才能做到既可以传达传统器物精神,又富于现代气息呢?釉色是否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语言,就如同中国古代陶瓷,每一时期的陶瓷釉色都讲述着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如何做才不仅仅是“仿古”,而是通过“仿古”来诉说现代人的内心感受?该如何在作品中表达艺术家的情感从而让人们获得共同的情感体验呢?作品材质是不是可以打得更开,那些手工、原始、天然的接缝、线条和炉火造成的粗糙和缺陷,是否能成为作品语言的一部分?陶瓷工艺本身是否可以突破、创新,高科技等工艺手段的大胆运用,是否能带来作品更多的实验性?能否让泥土和釉色以及烧造过程成为如同水墨一样的民族根性材料,去创造出如同书法一样的带有东方特质的世界性抽象化艺术语言?
在这些中国陶瓷时代命题的思考和实践上,熊开波无疑是走在前列并取得了较大成功的。
他非常注重对泥性的思考与把握。在他的作品中,陶瓷首先是一件讲述艺术家内心感受的艺术作品,而这件作品是从对泥的认识开始的,泥的塑造,对泥料性质的把握,艺术家同泥土的对话,都成为作品能够生机勃勃的重要基础。而这一点,不要说在中国的许多工艺美术大师那里被忽视,甚至连许多现代学院派陶瓷艺术家也未必能全情投入。然而,正是对于泥性的重视、利用、把控,才使得熊开波的作品里有一种质朴的魅力。泥性是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那种对土地的眷念与热爱,你可以在熊开波作品中感受到这种对泥土的爱与热情。
在对于釉色的认识上,熊开波突破了传统窑口的局限性。他通过不断实践,渐渐领悟了釉色中所饱含的生命力量。他回避了传统陶瓷里对高亮光的追求,回避了传统瓷器高亮、透白、润泽的审美标准,通过调制亚光乳浊釉,走古朴、斑驳、含蓄、沉静的釉色路线,综合了古代各大窑口的特点,调制、开发出符合作品审美要求的类似古代青铜器的色泽,带来一种高古、肃穆的光感,形成了熊开波的独特釉色语言。
造型方面,熊开波以其学院派所长,在古往今来、东西方造型艺术中来回逡巡,寻找适合自己作品的元素。在古风系列中,他吸收了宜兴紫砂壶的造型手法并加以改变,他吸收了传统青铜器和陶瓷中鬲、洗的鼎足造型形式,力求造型简洁、干脆。他往往以正方体或圆柱体作为基础身桶,并配合线条和块面的自然弧度,组成不同造型,在线条与块面处理上,重视曲与直、软与硬,平缓与转折的对比及变化。作品造型配合着釉色,往往呈现出厚重、敦实、正气、质朴、稳重等感觉,传达出一种饱满的生命张力。
器型上的动物造型,往往由主体而缩小,更加突出器型以及器型表面的釉色,并用各种现代工具进行表面的线条处理,无论是机械感还是刻画的手工性质,都融会为器物艺术语言的一部分,最终实现与动物造型的强烈对比,隐隐传递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生命敬畏。
熊开波的几个作品系列都非常明确地指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泥土性,这一对泥土性的研究,又不是传统工艺美术拘泥于祖宗成规的理念,而是以当代人的视角,重新打量、触摸、拥抱中华文明中最本质的对大地和泥土的爱,在最原始、根本的泥性里,寻找失落已久的人性力量。因此,熊开波的古风、江南、山水、方正、生灵百态、华夏气韵几大系列作品都是围绕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打量、思考,让人们感受到作品内涵深处对中华文明复兴的深沉呼唤。所以,熊开波的作品在题材内涵上就显得格外深刻,其探索的姿态,在整个中国现代陶瓷艺术领域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有人说,熊开波不但遇到了“对”的时候,他还遇到了“对”的学术机构。上海璟通艺术中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介入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收藏、研究和推广,至今已硕果累累,收获了陶瓷业界和收藏界的极佳口碑。璟通不但在老一辈陶瓷艺术大师方面提早进行了学术布局,更在10年前就以超前的眼光全面挖掘新一代学院派陶瓷艺术家的潜在价值,其大力挖掘并积极推广的艺术家包括白明、白磊、刘正、张国君、刘颖睿、赵兰涛、解强等,均在学术界和收藏界获得了高度认可,学术与市场地位节节攀升。
以收藏家的眼光锁定未来艺术家,由此璟通也成为了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领军机构。他们从年轻一代学院派陶瓷艺术家中发现了熊开波,为这位新生代陶瓷艺术家的成长铺路筑石,使得熊开波得以在现代陶瓷创作中获得丰沛的学术支持。
熊开波先后在中国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两大中国美术殿堂里学习,又在艺术大师韩美林门下汲汲于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再加上上海璟通艺术中心这样的机构推动、支持,这足以让熊开波行进在中国现代学院派陶瓷艺术的前端。其作品两度入选全国美展,以及多次入选国际现代陶艺大展,并频频获奖;2014年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首批立项,这是社会对其艺术价值理解、认可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