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评析练习例谈
2015-05-25曹三妹吴秋明
曹三妹 吴秋明
评析练习要求学生在读懂原文的前提下去完成口头表达及写作的任务,是语文教学中融听说读写于一体的一种有效训练方式。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评析练习,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按照“感知-理解-实践”的认识过程,可以把评析训练的步骤,分成三个阶段:
一、感知阶段——明确要求
对段落或篇章的评析,究竟评析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力程度,教师可以制定六个方面的评析要求:评析思想内容、评析写作特点、评析结构层次、评析语言特色、评析各种方法(修辞、描写、说明、论证方法等)、由材料内容展开联想。
当然,并非每次评析都要完全按这六个方面去要求,而是要根据评析的材料,选取最恰当的二三个角度,即材料中最突出的几个方面,进行有理有据、恰如其分的评析。
二、理解阶段——掌握方法
学生对段落或篇章的评析,除了运用经验思维的方法外,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对评析材料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才能写好评析。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掌握一些方法。
1.分析法。从读书的角度来说,分析是把要评析的材料分解开来,一部分一部分加以研究。阅读一篇文章,先要认真阅读每一自然段,以至每一句话,进行“分解式”的细读和精读。
2.综合法。从读书的角度来说,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一篇文章的各个部分、段落的每句话或各个层次综合起来,从整体上加以研究。如研究全文可分几段,各段写什么和每段的结构层次如何等。
3.概括法。从读书的角度来说,概括就是透过自然段落或篇章的具体内容,抓住段落和篇章的本质,找到反映本质的基本概念,再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对基本概念加以限制。如《回忆我的母亲》倒数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是抒发感情,抒情是这一段的基本概括,根据这一段的具体内容,对这一基本概括应加上四点限制:对母亲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因此,这一段段意可总的概括为:抒发了作者爱母亲、爱民族、爱人民、爱共产党的深厚感情。
4.联想法。从读书的角度来说,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由感知的语言信息,反馈到大脑后,想到与此相关联的事物。
5.论证法。从读书的角度来说,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对感知的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再加以论证。评析训练,就要求学生对材料的思想意义、写作特点、语言特色等,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论述。例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作者在描写烈日时,把“热”形象化了,这就是见解。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加以论证:在这段文字中,从视觉获得的信息是叶子“打着卷”,体表好像也感到了“干燥”“烫脸”,体内觉得“憋闷”,听觉上除了“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以外,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这一切感觉上的真切描写,反映头脑中都是一个“热”字。
三、实践阶段——评析练习
1.练习时间:每周课内一节课口头进行评析,课外写一篇文章进行书面评析,以求课内与课外的互相配合。
2.评析方法:A.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在课堂上对限定的材料,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各组推选出一名“小组发言人”,在班上进行口头评析。B.每周要求每人对自选或老师规定的材料进行书面评析,写成“评析文”(划为议论文的一类)。
这两种评析训练的方式可以交错进行,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一并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听、说、写的训练,真可谓是“一举四得”。
3.评析选材范围: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兼顾各类文体。
四、评析训练的特点
1.读写听说全面分工。进行评析训练,从根本上看,以读为基础,带动写、听、说的训练。由此,可以说,以读促写,以读带说,以读带听,全面进行语文教学中读写听说的能力培养与训练。
2.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象,思维是靠语言来组织的。所以,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必须借助语言来进行。评析训练就是通过读和听来理解和吸收语言(即评析材料的内容)。反过来,思维的结果,必然也存在于语言形式中,因此,评析训练中,对段落和篇章进行口头评析和书面评析,实质就是思维的语言表达过程。可见,读写听说四种语言能力,都以思维能力为核心。
3.课内课外,互相配合。课内是基础,课外是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读后的口头评析,教师及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学生在课内得法,在课外的书面评析中再受益,这样,就可以做到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