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霜红梅映太行
2015-05-25田酉如
田酉如
《齐云在太行》是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以口述史的形式编撰完成的一部记录齐云在太行八年抗战活动的历史著作,新近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该书的出版,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具有重要的宣传教育意义。
全书近20万字,插配有齐云本人及其家人珍贵的历史照片,齐云住过的窑洞、工作过的地方等图片近140帧。该著作图文并茂,既生动活泼,又不乏历史著作的严肃性。齐云的妹妹齐心老人家亲自撰写了序言,为该书增辉生色,弥足珍贵。
齐云是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一个爱国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大家闺秀,早年在北平师大附中读书。抗战全面爆发后,面对平津地区即将全部被日军占领的危急形势,中共中央北方局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立即作出决定,将大批进步青年学生、进步人士从平津撤出,组织他们到华北各地同广大抗日民众相结合,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和在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齐云就是在此时同一批热血进步青年学生一起被分配到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齐云在北平读书期间即为师大附中中共地下组织的党员发展对象,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早就植根于她的头脑中。正是这种理想的召唤,使她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把自己的青春和不断学习积累的知识,贡献给抗日和创建根据地的伟业。
齐云是全面抗战开始后最早奔赴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千千万万个知识青年之一。她的这段革命历程至今留存于当年的老战友以及受她影响参加革命的一批老人的记忆中,留存于当地父老乡亲的口口相传中。省委党史办在征集、调查山西抗战史资料时,发现了齐云这个典型,遂派专家学者深入齐云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村村落落,采访了40多位仍健在的当年曾在齐云带领下共同度过那一段艰苦斗争岁月的老同志和乡亲,聆听了她的亲人充满深情的回忆,查阅了相关历史档案,经过细致的梳理编撰成册,真实再现了齐云在抗战第一线艰苦斗争的场景。《齐云在太行》书中,卫祖青、韩国臣等老人的回忆让我们领略了齐云的才华;郭太平老人的回忆,让我们了解到齐云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险过程;刘金凤老人的回忆,为我们勾勒出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通过这些生动的回忆,一个有血有肉的革命战士形象跃然纸上。
抗战八年中,齐云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像傲霜红梅绽放在太行山上。她还把自己的母亲及弟妹全都带到了太行山,同她一道参加抗日斗争。她的母亲邓耀珍为了给她照顾孩子,骑着毛驴上太行,被誉为“革命的老妈妈”;她的妹妹齐心,15岁就戎装加身,成为一名八路军女战士,在抗大一分校一边学习,一边参加战斗,后来又被派往延安学习和工作,成为一名成熟的革命者;她的弟弟齐步(后改名为齐锐新),也被送到根据地的学校读书,历经艰苦岁月的磨练,后来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可谓举家赴国难啊!该书通过对齐云个体的革命实践的具体展现,让读者深切体味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一个封闭落后、山高崖险的山区坚持抗战八年的;如何在一个物资极缺、接济和给养极少的环境中发展、成长、壮大的;让读者深切体味到,当广大民众的信仰与党的信仰高度统一时,所凝聚的力量是势不可当、无坚不摧的。我党广大干部战士在共产主义信念的指引下,深入到百姓中间,与劳苦大众同舟共济,带领根据地人民,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度过严峻的天灾人祸,没有粮食自己种,没有衣物自己织,没有水源自己挖,没有蔬菜自己育。他们勇敢顽强、不畏艰难,他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他们勇于牺牲、乐于奉献。他们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壮丽的生活,创造了伟大的太行精神。而正是这种军民鱼水、艰苦奋斗的精神,使中国共产党最终赢得了群众,赢得了战争,这就是理想与信仰的力量。
太行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继承和弘扬的一种重要而宝贵的精神。编者以齐云在太行的战斗生活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出闪现太行精神的历史瞬间,并大力弘扬,这正是该书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历史研究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编者在记述齐云在太行的经历时,以搜集使用口头史料为之研究党史人物生平历史的方法,生动地再现了齐云与太行人民血肉相连共同抗战和创建根据地的往事,是一部口述史。革命活动丰富无比,即使再详细的文献、档案,也只能记录极为有限的一部分。人们生活中所历、所见、所闻、所传闻的种种活动、认知,不一定都能载入史册。近年来国内兴起的口述史,正是对以往传统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补充,同样具有历史价值。该书以一段段讲述为主体,一气呵成,不刻意拔高,不夸张评价,真实自然而不乏力度,大大丰富了历史档案中枯燥的记录。通过口述史的补充,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档案中一份任职表格背后的曲折与艰辛、胜算与智慧,大大地增加了可读性,发挥了更好的教育作用。这种新兴的历史研究方法,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