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仁义礼智信对现代文明建设之助力

2015-05-25邵梦雅戚莉燕周奇峰王磊

科技资讯 2015年32期
关键词:现代文明儒家道德

邵梦雅 戚莉燕 周奇峰 王磊

摘 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说明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思考,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 仁义礼智信 道德 现代文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221-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仁义礼智信作为华文化之精髓,研究其对现代文明建设的作用,有着双赢的价值,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有助于涵养现代文明建设。

1 历史语境下的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汉书·董仲舒》中记载“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仁义礼智信”的概念,使得五常成为了古代封建社会道德规范。[1]

汉以后历代儒家人物不断地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和思想发展的需要,对“仁义礼智信”作了自己的阐释和更改,其具体内容不断地被丰富,其中的确有部分是封建主义的思想糟粕,对于人性本身进行了压制和束缚,从现代社会人的角度看来的确欠妥。但是尽管如此,“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人归纳的五个高度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名称,仍然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三字经中说“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2]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明道德体系建设中的最核心因素。

何谓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何谓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何谓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何谓智?智者,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何谓信?信者,人言也。[3]

笔者认为,立足当下必然要有一个新的语境去诠释才能贴合现代,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能共同遵守的一个道德准则,或者说是一个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依笔者之拙见,仁,是指仁爱,将身边陌生之人当作同仁看待,存善心,举善行。孟子曾提到:“仁者爱人”[4]即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心怀爱意的人;义,即义气,像对待挚友一样,必要时助人一把,印度有一句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说的便是义的精髓;礼,礼遇他人,心存尊重,《论语·颜渊》中提到“克己复礼为仁”[5]便是说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就达到了“仁”的境界。这其中提到的“礼”是指西周之礼,于当下理解便是礼节,礼貌以及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智,即理智,存一颗平和理智的心去接人待物;信,诚信,可靠,子曰:“民无信不立”[6]古时指若一个国家得不到百姓的信任就不稳固,现在看来可理解为若一个人没有信用不可靠就无立足之地,寸步难行。

2 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的普适性与创新性

研究表明,儒家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是从两个层面出发的,一个是人的自然属性;另一个是人的道德属性。也就是说儒家对于人的理解在历史上是相互交互的,早期由自然性向道德性过渡,后来由道德性向自然性转化,中间是通过教化塑造人。由于“五常”成为人自身存在的本质性概念,所以,它就具有了普适性和永恒性的价值。

简言之,“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最基本道德范畴,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等级社会制度的最基本道德教条,所以,道德文明建设进程中离开不五常的作用。

“五常”的价值观念自汉代以来就是儒家思想的根本,也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伦理维系两千余年,成为集结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见“五常”在中华文明建设中功不可没。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正是因为有了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价值观念,才使得当代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向前、感动世界、互相包容、无敌于天下,才使得中华文明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近代以来,纵观当今社会的道德文明现状,我们认为由于对 “五常”的长久忽视、漠视,使得“五常”中的一些积极价值观念逐渐退出了公众视野,变得逐渐生疏,这就使得其与现实距离不断地拉大,继而不断地出现鸿沟。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现状?是对传统文明道德文化的忽视。调查显示,不同年龄阶层,不同教育程度中77.27%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一般,20.45%的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但可喜的是88.64%的人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文明建设有关键性帮助作用应该弘扬。

从上述数据看来大部分人似乎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重视,那如何重视并把仁义礼智信与现代语境结合起来理解和践行呢?我们讲仁义礼智信助推现代文明,更重要的是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养料注入和融合到现代社会中,让它发挥效用。比如:“仁”,在当代语境下就是讲以人为本、尊重个人,保护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倡导文明社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人文情感关怀理念。“义”在现代语境下就是公平相宜,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就需要倡导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礼”在现代语境下对于公民来说就是一种内在的修养,需要提倡人际相互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继而成为一种国民精神。“智”在现代语境下更多侧重创新,拒绝复制,只有知识的创造与范式的创新,才能出现与众不同的知识范式。“信”在现代语境下更应该讲诚信。无论是国家,个人还是社会,诚信都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如何加强诚信教育,以“信”立人、以“信”执政,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

3 挖掘仁义礼智信优秀思想养料,助推现代文明建设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提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谈中华文明,“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五千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精华,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善于自觉继承、挖掘、弘扬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创造性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班固.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钱文忠.钱文忠解读《三字经》[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3] 黄天厚土.解读“仁义礼智信”[EB/OL].山西青年报,2007.

[4] 论语·颜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鲁迅.两地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现代文明儒家道德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