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异分析
2015-05-25杜瑶邱炎
杜瑶 邱炎
摘 要: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幅员面积18.74万km,城乡消费二元结构明显,消除城乡消费差异既是发展经济,使社会安定团结,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该文结合吉林省城乡居民各项消费指标、比较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现状、探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乡消费 差异 原因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218-02
城镇人口,即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人口[1]。农业人口则是指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2]。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生产上得到了巨大提高,与此同时,巨大的城乡差别也显现出来。究其历史原因,一是我国城乡长期分割、封锁、对立;二是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体制上照搬“苏联模式”,城乡之间通过非经济的行政手段建立起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即工农产品之间的剪刀差[3]。
1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异的具体表现
1.1 生活消费支出差距
1984年吉林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0.81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24.99元,2014年吉林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8 139.82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7 156.14元,从1984年到2014年,吉林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增长7 819.01元、16 731.15元。
1.2 恩格尔系数差距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标准看,改革开放近40年来,吉林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大幅度下降,但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旧偏高。
1.3 衣着消费差距
消息的畅通与否以及周围人群的衣着消费习惯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而城镇居民由于接触新鲜事物方便,并且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信息交流渠道比较广泛以及与周遭人群的模仿、比较心理,在款式上追求新潮时尚。
1.4 居住消费差距
农村居民住房大多是砖瓦平房,装潢简陋,而城镇居民住房均为砖瓦混凝土结构,内部设计也较为舒适合理,美观大方。并且,从内部设施看,城镇居民住房水、电、煤气、液化气等生活设施齐全,农村欠缺严重,给生活带来不便。
1.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差距
首先,吉林省城镇居民在2000年用于家庭设备用品消费为232.07元,2014年提高到971.6元,提高了739.53元,而同期农村居民用于家庭设备用品为63.61,2014年提高到355.67元,提高了292.06元。消费支出农村居民远低于城镇居民。
其次,从拥有量看,吉林省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平均拥有率较低且款式落后、更新换代慢,类似于钢琴、空调、消毒碗柜等高档生活用品更是差异悬殊。
1.6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差距
2000年吉林省城镇居民用于文教娱乐为458.92元,2014年提高到1 980.76元,而农村居民从2000年的171.77元提高到2014年的1 042.19元,二者的差距由2000年的287.15元扩大到2014年的938.57元。
1.7 医疗保健消费差距
2000年吉林省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消费为336.00元,2014年提高到1 838.38元,而农村居民从2000年的102.65元提高到2014年的1 008.05元,二者的差距由2000年的1 111.5元扩大到2014年的830.33元。
2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存在差异的原因
2.1 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居民消费至关重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的历史原因由来已久,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78年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个政策在一开始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现今已经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原因在于贯彻执行这个政策的过程中,片面强调少数人“先富”,忽视“共同富裕”,改革开放的成果被少数人占有,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不讲“先富”的手段方法是否合法,只要富起来就是本事[4],致使许多投机取巧行为严重阻碍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改革开放近40年来,吉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虽然都有显著提高,但两者相比,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仍旧缓慢。结合其他消费因素,收入过低的农民消费水平停留在较低水平上。
2.2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通过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给付,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资金转移给低收入人群,缩小贫富差距,优化社会收入分配结构[5]。但该省农村居民的保障形式单一,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三种主要保险险种城乡之间覆盖人数有很大的差别。农民不得不将自己的收入从消费转移到储蓄上,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2.3 消费环境不良、消费观念陈旧
农村存在着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种种问题,并且,农村市场充斥着廉价商品甚至假货,质量不过关,常发生骗农、坑农、害农现象。农村居民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消费观念陈旧落后,生活理念紧紧围绕“种地、盖房、娶媳妇”,这种消费观念严重制约即期消费能力。
3 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建议
3.1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发挥吉林区域优势,结合东、中、西各自自然资源优势,把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例如:东部发展林地经济,中部发展粮食经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西部发展畜牧业、皮革业等[6]。
3.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考虑地区情况差异,鼓励不同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待遇标准和制度的推进力度、覆盖深度,彻底做到应保尽保。
3.3 改善消费环境,转变消费观念
首先,加强该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建立完善的消费市场体系,实行统一销售网络,规范消费市场秩序;最后,加强教育,转变消费观念,树立科学消费观,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同时鼓励农村居民进行文化、娱乐等精神消费,提高农民的生活乐趣。
参考文献
[1] 吉林统计信息网[EB/OL].http://tjj.jl.gov.cn/tjzs/cswd/200805/t20080520_396884.html,2008-05-20.
[2] 吉林统计信息网[EB/OL].http://tjj.jl.gov.cn/tjzs/cswd/200805/t20080520_396884.html,2008-05-20.
[3] 广东省价格协会课题组.反哺“三农”价格政策研究[J].南方农村,2007(6):16-20.
[4] 时代邮刊.生病的城市[EB/OL].http://www.shidaiyoukan.com/dujia/djch/4600.html,2013-09-04.
[5] 施晓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 生产力研究,2009(11):100-104.
[6] 吴薇.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