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感恩特质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2015-05-25谢红张文举

关键词:型态特质幸福感

谢红,张文举

大学生感恩特质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谢红,张文举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130)

大学生;感恩特质;幸福感;心理健康;人格特质

幸福感是个体对于自身情绪(正负向情绪)及认知(生活满意度)等两个层面的主观经验和感受,包含感受正向愉快的情绪(较少负向情绪)和高度的生活满意。从感恩特质、社会支持、适应型态和幸福感四个变量对大学生的幸福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不同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幸福感表现上有差异存在,女大学生在感恩特质和幸福感得分都高于男大学生;感恩特质会透过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具有正向间接效果。因此,大学应多开展感恩活动,开展感恩特质的培育课程,提高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培养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积极成长。

长期以来,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治疗疾病(例如:焦虑、忧郁症等)的负向功能上,直到20世纪后期,开始转向于正视和促进人们的正向心理状态。其中“幸福感”(well-being)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1〕,它意味着心理健康和国民生活品质指标的平衡〔2〕。幸福感是个体对于自身情绪(正负向情绪)和认知(生活满意度)等两个层面的主观经验和感受,代表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每一层面皆处于最佳状态,包含感受正向愉快的情绪(较少负向情绪)和高度的生活满意。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2008年董氏基金会对全台湾大学生主观压力源的调查显示,22.2%的大学生(约30万人)有明显忧郁情绪,几乎每四人就有一人被忧郁情绪困扰,需要专业心理援助①。虽然约四分之三的学生没有明显的忧郁情绪,但这并不表示这些学生都有高程度的幸福感受。在多元社会竞争的大环境中,大学生的忧郁指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面临着幸福感受日益下滑的危机,因此,本研究选择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了解大学生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一、研究目的

近年Lyubomirsky、Sheldon和Schkade提出维持幸福的结构(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happiness)模式,认为设定值(set point)、环境(circumstance)、有意图的活动(intentional activity)等三个元素决定了个体长久幸福的水平〔3〕。其中,设定值是指相对不变的个体内、气质性和情感性的人格特质,即遗传或基因元素;环境是指个体生活中偶然但相对稳定的事实,包含了人口变量、个人历史、生活他人等;有意图的活动是指个人在每天生活中所做所想的各种事情,而此活动需要个体付出某种程度的努力,即个体是努力从事活动,不是自然发生。此活动可能包含行为性(behavioral)(如:规律运动)、认知(cognitive)(如:以正向观点来解释情境)、意志性(volitional)(如:追求个人目标)等活动类型。

本研究拟将人格特质中的感恩特质作为设定值元素,将社会支持作为环境元素,将适应型态作为有意图的活动元素。这三者对幸福感的影响与维持幸福的结构模式相互呼应。感恩、社会支持、适应型态及幸福感等变量在个人生活及长久生命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个体的内在身心机能和外在社会关系等层面。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探究感恩特质是否在社会支持、适应型态及幸福感等不同层面上具有独特的表现,探讨感恩与幸福感之间的连结和运作是否会受到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的影响,从而建立提升个体幸福感的机制。

二、研究假设

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一:不同程度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幸福感的表现上有差异,即感恩特质程度较高者,其幸福感程度较高。

假设二:感恩特质、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有正向直接效果,感恩特质透过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有正向间接效果。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变量

1.感恩特质。包含“感谢他人”、“感念恩典”、“知足惜福”、“感谢逆境”以及“珍惜当下”五个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个人越具有该方面的感恩倾向。

2.社会支持。包含“情绪与陪伴性支持”及“讯息与实质性支持”两个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个人知觉到获得该方面的社会支持程度越好。

3.适应型态。包含“问题取向积极适应”、“问题取向消极适应”、“情绪取向积极适应”、“情绪取向消极适应”四个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个人越具该方面的适应型态倾向。

4.幸福感。包含“生活满意”及“正向情绪”两个分量表,“生活满意”得分越高,代表个人对自己整体生活越感到满意;而“正向情绪”得分越高,代表个人在生活中越常体验到愉快的情绪状态,两个分量表总和为个人幸福感的整体表现,分数越高,代表个人越感到幸福。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我国大学一至四年级在校学生为总体。在正式样本选取上,以随机抽样方式,分别针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大学进行取样及正式量表的施测。扣除作废卷72份,实得有效样本750人,有效样本的分布情况如表1。

表1问卷回收统计

(三)研究工具

研究者自行整合编撰《大学生生活经验问卷》,其中包含感恩特质量表、社会支持量表、适应型态量表和幸福感量表。

在效度方面,对每个分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题目因素负荷量都>0.35以上,有着良好的共同性。同时每个分量表的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一致。在信度方面,感恩特质量表、社会支持量表、适应型态量表和幸福感量表的总体α系数分别为0.930、0.951、0.822和0.898。总之,研究工具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四)数据分析方法

施测完毕后,将所有数据资料输入电脑,并以SPSS 15.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与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另以LISREL 8.52软件进行感恩特质、社会支持、适应型态及幸福感等变量间的路径模式验证与评估,辅以SIMPLIS程式撰写语法,采取适合大样本分析的最大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进行参数估计。现上存在着差异。

表2不同感恩特质大学生幸福感量表变量方差分析结果

四、研究结果

(一)不同地区、性别、年级大学生在各变量上的差异

(1)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感恩特质和幸福感表现上无显著差异。

(2)调查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感恩特质表现上有差异存在,女大学生在“感谢他人”、“感谢恩典”、“知足惜福”、“感谢逆境”、“珍惜当下”五个层面的得分都高于男大学生。而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幸福感表现上也存在差异,女大学生在“生活满意”、“正向情绪”两个层面的得分都高于男大学生。

(3)调查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感恩特质和幸福感表现上并无显著差异。

(二)感恩特质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以感恩特质(低、中、高)为自变量,以幸福感为应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发现,MANOVA整体效果检验达显著水平,Wilks'A =0.723,p=0.000,η2=0.150。继续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具有不同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幸福感的“生活满意”(F(2,747)= 94.828,p=0.000,η2=0.202)以及“正向情绪”(F (2,747)=105.694,p=0.000,η2=0.221)两个层面的得分都达显著水平。

进一步以Scheffé进行事后比较,结果发现,高度具有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和“正向情绪”的得分上都高于有中度、低度感恩特质的大学生,而有中度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和“正向情绪”的得分也都高于只有低度感恩特质的大学生。总之,不同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幸福感表

(三)感恩特质影响幸福感模型的建立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LISREL 8.52进行感恩特质、社会支持、适应型态及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的建构,可以呈现出“感恩特质影响幸福感模型”(见图1),从而进一步验证感恩特质与幸福感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幸福感的程度。

图1感恩特质影响幸福感模型

1.拟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Hair,Jr.,Anderson,Tatham,Black所主张的绝对拟合指标、相对拟合指标及精简拟合指标三类作为模型整体拟合指标的评判标准。

从绝对拟合指标来看,χ2=321.79(p=0.000)没有通过不显著的理想标准,然而卡方值极易受样本数所影响,需采用其他指标结果综合评判;而GFI=0.93,已达大于0.90的理想标准,而AGFI= 0.87,也接近0.90的理想标准;RMSEA=0.099,落入0.08至0.10间之普通拟合范围,SRMR= 0.038,已达小于0.05之理想标准,表示残差量低,模型拟合度可接受。

从相对拟合指标来看,NFI、NNFI、CFI、IFI、RFI等5个数值都已大于0.90的理想标准,甚至超过0.95,拟合度较高,说明大学生的感恩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可用此模型解释。

从精简适配指标来看,PNFI=0.67和PGFI= 0.53,已达大于0.50的理想标准;AIC=377.791,虽大于饱和模式的132.000,但远小于独立模式的10650.537;而CAIC=535.153,虽然略大于饱和模式的502.925,但远小于独立模式的10712.358。整体而言,比较三类指标的理想标准与分析结果,显示模式整体拟合度可接受,说明量表具有整体的建构效度。

2.解释力分析

在潜在应变量的解释力上,社会支持的残差统计量(ζ1)为0.644,表示感恩特质对社会支持的解释力为0.356,也就是说感恩特质可以解释社会支持的35.6%。适应型态的残差统计量(ζ2)为0.540,表示感恩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适应型态的解释力共为0.460,也就是说感恩特质及社会支持合计可以解释适应型态的46%。同理,幸福感的残差统计量(ζ3)为0.345,表示感恩特质、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的解释力共高达0.655,即感恩特质、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合计可以解释幸福感的65.5%。这表明通过对感恩特质、社会支持和适应型这三个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和预测幸福感的程度,因此模型的解释和预测力较好。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不同地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感恩特质和幸福感表现上并无显著差异存在;但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女大学生在感恩特质和幸福感得分都高于男大学生。

(2)不同感恩特质的大学生在幸福感表现上有差异存在;感恩特质程度较高者,其知觉到“生活满意”和“正向情绪”的程度较高。因此,假设一成立。

(3)感恩特质、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具有正向直接效果,感恩特质会透过社会支持及适应型态对幸福感具有正向间接效果。因此,假设二成立。

(二)建议

(1)规划感恩特质的培育课程。本研究发现,感恩特质对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其整体效果量达0.753,说明感恩特质越高,越有助于个体幸福的提升。因此大学应多开展感恩活动,通过感恩日记、感恩信件、感恩电话、感恩留言,甚至感恩拜访等方式,有效强化个体感恩经验,同时进一步规划研究,将感恩议题融入教学课程及学习素材,培育学校的感恩文化。

(2)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其整体效果量达0.208,说明对社会支持知觉越高,越有助于个体幸福的提升。因此,大学应鼓励学生多参与校内外的社团、班级活动,增进学生参与动机,以建立丰富多元的社会网络,强化社会联系和支持程度,使个体在需要时能拥有充足支援。

(3)培养大学生积极适应能力。本研究发现,积极取向适应型态对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其整体效果量达0.300,说明越是采取积极适应,越有助于个体幸福的攀升。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可融入健康、压力、幸福等相关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和素材,促使学生有效吸收、学以致用。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2008年9月30日http://www.jtf.org.tw/ 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9&Page=1中的董氏基金会《大学生主观压力源与忧郁情绪的相关性调查》。

〔1〕Seligman,M.E.P.,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2〕Keyes,C.L.M.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ce:Is America's Youth Flourishing〔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76 (3):395-402.

〔3〕Lyubomirsky,S.,Sheldon,K.M.,Schkade,D.Pursuing Happiness:The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Change〔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5,9(2):111-131.

(责任编辑:杨珊)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Gratitude Traits and Happiness

XIE Hong,ZHANG Wen-ju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Chengdu 610130,China)

college students;gratitude traits;happiness;psychological health;personality traits

Happiness is a kind of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of emotions(positive and negative)and acknowledgement of(life satisfaction),including experiencing positive emotions(less negative ones)and high life satisfaction.Researches on gratitude traits,social support,adaptation form and happiness have found that: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titude traits have different happiness performance,and female students scored higher in gratitude traits and happiness.With means of social support and adaptation form,gratitude traits have positive indirect effect on happiness.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this study proposes to offer gratitude traits development course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social support and adaptation ability.This can facilitate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positive growth.

B844.2

:A

:1009-4474(2015)02-0067-04

2014-12-20

谢红(1975-),女,四川宜宾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15928919144@ 139.com。

猜你喜欢

型态特质幸福感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美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组织型态与经验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形?型?行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