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分析研究

2015-05-25杨鹏杨高升李长春张光宇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建筑工人分包劳务

杨鹏,杨高升,李长春,张光宇

(1.河海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江苏南京 211100;2.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州 510520)

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分析研究

杨鹏1,杨高升1,李长春2,张光宇2

(1.河海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江苏南京 211100;2.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州 510520)

为了有效降低建筑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需要从改善建筑工人的高流动性入手,分析建筑工人流动性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行为心理学理论,将建筑工人流动行为的产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分析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取出12个影响因子;通过现场调研获得数据,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计算各个因子的原因度、中心度和影响度,得到影响因子间的综合影响矩阵,由此分析出工作收入、自身规划、生存压力和领导对流动性的态度对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影响最为重要,此外政府监管通过影响领导对流动性的态度和现场管理对流动性产生有较大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工作收入对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影响最大,领导对流动性的态度对劳务企业的流动性状况有较大影响。

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评价实验室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在2014~2020年要实现1亿农民进城落户[1],建筑业作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选行业,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照国家统计局数据,在2002~2012年的十年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从2245.2万人增长到4267.2万人,产值从18527.18亿元增长到137217.86亿元[2]。与此同时,建筑业的安全事故频发,从业人员偏高的流动性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海因希里[3]针对机械事故的研究表明,安全事故中人的影响因素占到了80%以上,建筑工人的高流动性会降低工友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进一步放大建筑安全事故中人的作用。因此,为了降低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需要对建筑行业独有的高流动性进行研究,探究建筑工人流动性产生的原因,从中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建筑工人的高流动性为我国城镇化特有现象,国外对此类问题较少涉及,重点在于探索员工流动的概念和员工流动对企业的影响;国内对建筑工人流动性的研究主要从整个社会角度剖析农民工在不同行业的流动特点、流动驱动力和流动群体的特征。Ali E等[4]立足新产品开发项目,得出团队稳定性对团队学习能力和市场适应速度有显著影响;盛亦男等[5]运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对我国的农民工返乡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政策和供给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李强[6]运用推拉模型对我国农民工的城乡流动现象进行分析,从户籍制度、农民工心理变形、生存策略等方面分析了流动的推拉因素;王春超[7]通过分析1339份问卷数据,构建Logistic模型探索影响农民工在城市内不同行业流动就业的关键因素并且挖掘内在影响机制;周大鸣等[8]从工作性质、工作条件、工资、工作环境和社交等方面对建筑散工的群体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农民工流动性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郑宪强等[9]构建了一个以建筑劳务用工为因变量的农村劳动力产业梯度流动模型,从建筑业和农业、建筑业和其他三个产业部门两个方面来分析建筑劳务用工的流动对农业及其他产业部门变动的影响;赵振宇等[10]根据统计数据归纳出农民工进入建筑施工企业的动机以及建筑行业对农民工的吸引效应。

由以上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农民工流动性的研究主要从全社会角度分析农民工流动现象,鲜有站在建筑行业这一特定角度分析建筑工人在该行业内的流动以及流动性产生的微观原因。本文从个人、劳务企业和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通过对南京市雨花台区在建工程施工工地进行调查获得影响矩阵,分析各个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主要影响因子,为建筑业降低工人流动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1 建筑工人流动性界定

如上文所述,目前社会对农民工的流动认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农民工跨地域、行业的流动;(2)某一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内农民工的流入与流出,此种流动为宏观层面的整体流动,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畴。此外,实际施工现场还存在着因建筑项目的工艺需求和固定特性带来的流动,这部分流动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也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劳务分包制度,同一项目的施工企业会将工程项目划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分包给不同的劳务分包公司,因此在一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会不断有劳务分包企业进场退场,由此带来建筑工人的流动;劳务分包公司所属的建筑工人也会在工地上流动,从一个项目流动到另一个项目。

本文流动性的研究对象为施工企业现场施工人员(劳务分包队伍内员工),分析影响其流动的因素。据统计[11],我国建筑业中劳务作业工人与劳务分包队伍之间81.15%未签订劳动合同,现场施工的劳务分包人员大部分是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跟随某一劳务分包队伍,进入和退出非常随意,缺乏约束。劳务作业工人个体或以血缘或地域组成的小团体经常会因为工作待遇、工作强度、无活可干等原因离开所在的劳务分包队伍,导致整个劳务分包队伍成员呈现不稳定的状态,导致工人流动。这种流动既有可能是在某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也有可能在某个项目结束后,还有可能在农忙和各大节假日前后。

2 建筑工人流动影响因子研究

建筑工人的高流动性现已成为建筑业特有的现象,而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原因和发展过程,本文借鉴了行为心理学的理论[12],把建筑工人流动性作为一个过程进行分析,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建筑工人流动性产生过程。

图1 建筑工人流动性产生过程

工作事件发生时,外部因素和工人的个体特征共同作用,形成对工人的刺激;工作事件进一步发展,在动机阶段会形成对工人的正向刺激(对工作满意)或负向刺激(对工作不满),工人会表现出积极工作或消极工作的意向;该意向进一步发展,在行为阶段,工人表现为积极工作或消极工作。如若现场领导注意到工人消极工作的现象,妥善处理,工人满意后,可以将消极工作转变为积极工作,提高员工的稳定性,如若处理失当,就会进一步刺激工人离职动机。多个工作事件的反复消极刺激下,工人在衡量自身的离开能力(专业技能、身体素质、自身规划)之后,做出离职的决定,导致工人流动现象的发生。

由图1可以看出,在员工流动性产生的过程中个体特征和外部因素在刺激阶段起到了主要作用,领导重视和工人自身的离开能力在之后的阶段起主要作用。研究农民工行业流动的学者,多数也是从农民工自身和外部社会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梁雄军[13]将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的原因分为身心健康、同事相处、为增加收入、政府关心、在职培训、长留某地等,李强[14]指出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因家庭、个体特征等原因面临的生存压力不同,跨地域和行业的流动意愿相应也不同。综上所述,本文将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影响因子也分为内在因素(工人个体特征)和外部因素(施工企业、监督管理)两个方面,初步提取了12个影响因子。工人个体因素包括工作收入、专业技能、生存压力、身体素质、性格特点和自身规划;企业因素包括领导对工人流动的态度、工友关系、工作强度和员工培训投入;监督管理方面的因素包括现场管理规范性和政府监管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

3 模型分析

3.1 方法与模型介绍

本文利用DEMATEL方法分析建筑个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出主要影响因子。该方法为运用图论与矩阵工具进行系统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各个影响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直接影响矩阵,计算出每个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得到各个因子的原因度和中心度。

3.2 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模型分析的步骤如下:

(1)建立因素间直接影响矩阵。根据上文识别出的12个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通过对南京市雨花台区在建工程项目进行调研来生成初始化直接影响矩阵Xij=(aij)12×12。考虑到现场收集数据的简便性,本文采取3点标度法判定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若di对dj有强烈的直接影响,则aij=2;若di对dj有稍弱的直接影响,则aij=1;若di对dj无直接影响,则aij=0。在得到初步影响矩阵后,又邀请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确认和修正,得到表1所示的建筑工人流动性初始化直接影响矩阵。

表1 初始化直接影响矩阵

(2)归一化处理。分别计算直接影响矩阵的各行数值和sumi(i=1,2,…,12),最大的行和记为summax,按照公式X'=X/summax进行处理,即可得到归一化后的直接影响矩阵。

(3)建立综合影响矩阵。利用公式T=X'(I-X')进行综合影响因子矩阵的计算,X'为归一化后的直接影响矩阵,I为12×12的单位矩阵。本文利用Scilab5.5.1软件计算综合影响矩阵和各个影响因子的影响度、被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综合影响矩阵中各行数据之和为影响度(该行因素对其他行因素的综合影响);各列数据之和为原因度(该列元素对其他列因素的综合影响);影响度和被影响度之和为中心度,影响度和被影响度之差称为原因度,结果如表2所示,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的值大小排序如图3所示。

表2 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综合影响矩阵

图3 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

3.3 模型结果分析

(1)影响度分析

由图3可知,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按照影响度大小排序依次为工作收入、领导对流动性的态度、员工培训投入、政府监管、自身规划、身体素质等。工作收入对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较大和现实情况相符,我国建筑工人中农民工占了很大比例,农民之所以愿意到城市从事建筑工作和经济利益是分不开的,如果去另外一个建筑工地能够获得比留在原工地获得更多的收入,工人流动的意愿就比较强烈。此处的领导指的是包工头,在我国目前建筑业劳务分包制度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农民工进城主要依靠熟悉工地情况的包工头组织,包工头多为同乡,如果包工头对工人流动较为重视,加之农民的乡土情结,流动性就会降低。政府监管可以促使劳务企业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加大对员工的培训,这些都有利于建筑工人自身的发展,可以降低工人的流动性。

(2)原因度分析

由图3可知,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原因度为正,按大小排列依次为身体素质、领导对流动性的态度、政府监管、员工培训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建筑工人流动性的主动因素,如果工人工作条件良好,领导对工人的权益保护到位,对员工积极进行培训,政府通过对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监管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注重长期效益,这些改善都会显著降低工人的流动性。原因度为负,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为工作环境、现场管理等,这类因素对流动性间接产生影响,比如现场管理受到政府监管、领导对流动性的态度影响,因此在改善工人的流动性时,应当首先重视领导对流动性的态度。

(3)中心度分析

由图3可知,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子按中心度大小排序为工作收入、自身规划、生存压力、领导对流动性的态度等。这四个因素在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因素体系中最重要,工作收入和国家经济情况有关,需要国家提高建筑工人的工资水平;自身规划受到新一代“90后”农民工的重视,第二代农民工相比父辈而言,自我意识觉醒,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企业在发展时要考虑到这种新情况;生存压力指的是三四十岁左右的建筑工人面临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等情况,压力较大,企业招聘时可以根据情况予以选择;劳务分包企业的领导需要认识到自身对工人流动的态度会影响到企业员工的稳定性,以降低工人的流动性。

4 结论

(1)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将建筑工人流动视为一个三阶段过程来研究,分为刺激阶段→动机阶段→行为阶段,分析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从工人的个体因素、企业因素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识别出工作收入、领导对流动性的态度、员工培训等12个影响因子。

(2)工作收入、自身规划、生存压力、领导对流动性的态度对建筑工人流动性影响最为重要,劳务公司如果能提高建筑工人的工作收入、合理地展开培训、管理者充分意识到员工高流动性的危害性并采取必要措施,就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此外,政府规范建筑业的用工制度,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对劳务企业的监管可以促使劳务公司加强员工培训,有效降低劳务公司的人员流动性,提高劳务公司的作业安全水平。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03-17)[2014-03-17].http://china.cnr.cn/news/201403/t20140316_515086263.shtml.

[2]盛来运,张芃,钟守洋.中国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Heinrich H W,Petersen D,Roos N.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M].New York:McGraw-Hill,1950.

[4]Akgün A E,Lynn G S.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eam stability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2,19(3):263-286.

[5]盛亦男,孙猛.农民工返乡的经济学分析——以托达罗模型为视角[J].人口研究,2009,33(6): 102-109.

[6]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7]王春超.农民工流动就业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就业调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2):49-57.

[8]周大鸣,周建新.建筑散工的群体特征研究——中国东南沿海散工典型个案研究之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5):28-30.

[9]郑宪强,何佰洲.中国建筑劳务用工流动机制研究[J].建筑经济,2007,(11):14-17.

[10]赵振宇,段林玲.农民工进入城市建筑行业的动因及管理[J].建筑经济,2006,(3):5-8.

[11]付年春.建设施工劳务分包企业管理机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

[12]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13]梁雄军,林云,邵丹萍.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的特点,问题与对策——对浙、闽、津三地外来务工者的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07,(3):13-28.

[14]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1999,(3):93-101.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Liquidity Impact Factors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YANG Peng1,YANGGao-sheng1,LIChang-chun2,ZHANGGuang-yu2
(1.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Hohai Un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2.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520,China)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the highmobility of the workers need to be improved,the key factors of liquidity generated by construction workers must be analyzed.Based on behavioral psychology,the produce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flow behavio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ach stage respectively,combin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identify 12 influencing factors,and data were obtained through the field research decision-making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test method(DEMATEL)to obtain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matrix between the impact factor thus draw income from work,their planning,the pressure to survive,liquidity attitude of leaders towardsmobility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ismost important.In addition,the government’s regulation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leadership on liquidity attitude sitemanagement has indirect impact on the liquidity.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impact of income from work is amajor factor leading to the attitude ofmobility services companie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liquidity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worker;liquidity;impact factor;DEMATEL

X92

A

2095-0985(2015)02-0091-05

2014-12-23

2015-02-28

杨鹏(1990-),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ypshouwang@163.com)

猜你喜欢

建筑工人分包劳务
海洋石油陆地工程建造的分包管理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建筑工人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建筑工人
浅析建设工程分包合同在工程审计中的分类、地位及作用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建设工程指定分包法律风险防范及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