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腊色彩行

2015-05-25崔唯

流行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圣托里尼大理石

崔唯

2014年11月1日-15日,应中希文化交流促进会邀请,本人对欧洲文明起源地的希腊进行了为期15天的文化交流与色彩考察。借此机会,也对希腊的自然色彩与人文色彩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以下选取几个色彩感触深刻之处,做一个梗概介绍,与国内同行分享此次色彩之旅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蓝色作为主色调的雅典国际机场

“比比皆蓝”是本人走出所乘国肮机舱后,踏入希腊雅典国际机场的第一色彩印象。概括而论,该机场呈现出的蓝色调特点,主要是借助指示系统、公共设施、室内广告、建筑构件等应用的各种蓝色所实现的。值得一提的是,甚至连机场厕所的门把也是由蓝色涂装而成。在机场应用的蓝色中,指示系统所呈现的艳而不浮的钴蓝色是核心,而其他各种蓝色则成为陪衬或点缀。应该说,蓝色作为雅典国际机场的主打色,与人们对于希腊、爱琴海、蓝屋顶、蓝色文明等的色彩概念、期许是最为契合。此举说明,该机场的设计者充分利用了这种色彩印象为造访者营造了一个“到了希腊”的视觉印象及其心理希冀。

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氛围的色彩运用在能够代表国家或地域形象的重要设计对象中的韬略,理应得到国内相关领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与学习,毕竟色彩是最能够彰显地域人文特色的重要视觉元素。相形之下,有着“国门”之誉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空间设计极其缺乏民族与地域化色彩的润色与深化,近年来国内各地兴建的“高大上”的机场也是同出一辙,“灰白蓝”的组合几乎成为国内各大机场色彩设计的定式。此类色彩应用问题,显然是国际化有余,而地域性不足的“结晶”。即使国内个别机场应用了一些地方特色的色彩,大多也是不到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曾被评为欧洲最佳机场的雅典国际机场,其成功的色彩应用,可以给国内相关设计领域一种有益启示。换言之,机场色彩设计除了“灰白蓝”外,还可以有多种色彩与匹配形式可以尝试。借鉴雅典机场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蓝色作为核心色彩的设计经验,或许可以成为解决国内机场在色彩运用上“千人一面”的一剂良方。

实际上,在本人曾经造访过的国外诸多机场中,色彩设计颇具特色、张力的成功示例不仅仅有雅典国际机场,像巴黎戴高乐机场的黄色调、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的黑黄组合,莫斯科国际机场的蓝绿组合、曼谷机场的黄紫组合等都是个性十足,并且多与地域色彩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值得业界的深入研究以及大胆实践。

二、大理石构成的色彩基调

与木材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相比,欧洲古代文明一直有着“石头文明”的称誉。作为西方石头文明的缔造者,希腊对于石材的应用与贡献更是首当其冲,功不可没,对于大理石材料的广泛应用和情有独钟更是让其他民族、文明望尘莫及。如果说蓝色与白色是希腊形象色彩的话,那么大理石无疑便是希腊材质应用中当之无愧的代表者!从历史角度追溯的话,早在数千年前,透亮、光润、细腻、优雅,可塑性强的大理石便是希腊神庙、雕塑等的重要材料,如希腊最早的纪念碑、最著名的建筑——帕特农和阿波罗神庙,包括亚历山大大帝墓等都是由大理石构成。基于建筑材料完全是应用了大理石,故此位于雅典市中心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主场馆还被冠名为“大理石运动场”。

时至今日,大理石依旧是希腊各地建筑、装修领域等的重要建材,其体现在不论是高档的酒店、神圣的教堂、娱乐的剧院,还是普通的住宅、街头的店铺及其内部装修,以及一些街道的地面、公共设施、地铁站台等,乃至家具、餐具、卫具等生活用品,各种纹理、色泽的大理石都是司空见惯。此行本人在雅典市中心下榻的皇家卫城酒店,其建筑外观、大厅、餐厅和客房的写字台、床头柜、卫生间等的柜面都是由不同颜色、纹路的大理石制成。最叫人“惊艳”的是,酒店大门的圆形门把手竟然也是大理石制作完成,皇家卫城酒店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大理石酒店”。总体上看,希腊人喜爱的大理石尤以白色或浅灰色、米黄色等大理石为主体,由此类高明度颜色的大理石建造的建筑或制成的产品或雕塑等都会显得格外明快而高洁,特别是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具有强烈的雕塑感。总之,浅淡的颜色、丰富的纹理,形成了希腊与众不同、品味高雅的色彩特色和材料个性。

古往今来,大理石能够在希腊被应用广泛,不外乎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方面是与当地盛产该材料有关。据悉,希腊是全球五大大理石生产国之一,主要盛产方解石、白云石和云母等类型的大理石,这为希腊人能够较容易较低廉地应用该材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大理石深受当地人的青睐也与希腊文化传统紧密相关。交流与文献得知,古往今来,希腊人不但认为大理石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而且还将它们视为高贵而神圣的释义者!这也是他们长期以来追捧大理石的内在而深刻的文化因素。希腊主要是由大陆与岛屿组成,而地处陆地的雅典等城市所呈现出的浅淡基调,在某种意义上,也与当地人大量应用高明度色泽的大理石不无关系,起码大理石的颜色影响了希腊人对于建筑等色彩的独特审美取向。法国大学者纪德曾将古希腊艺术定义为:“单纯的高贵,静默的伟大。”毋庸置疑,这其中必定包含了大理石材料对此著名论断做出的卓越功绩。由于任何色彩都是借助材料体现的,所以借助大理石这种当地盛产和流行的材料,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认知、探索希腊色彩文化的个性、历史等的形成原由。

三、圣托里尼岛的色彩之美

作为希腊地域与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散落于爱琴海的各大岛屿也是造访希腊不可不去的地方。就历史而言,古希腊文明是由位于埃及与希腊大陆之间的克里特岛开端的。此次希腊之行鉴于时间之故,只是重点考察了距离雅典200余公里的圣托里尼岛,由是也感受到了与希腊大陆截然不同的景观风貌和色彩特质。拥有“希腊最美岛屿”和“爱琴海最璀璨的明珠”盛誉以及被古代圣哲柏拉图称之“自由之地”的圣托里尼岛,因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位于岛屿北端伊亚的蓝顶教堂作为封面而名扬天下,游者如织。

整体审视,面积为73平方公里的“月牙形”的圣托里尼岛主要是由蔚蓝的爱琴海、棕色的火山岩、湛蓝的太空和白色建筑组成。在该岛调色板上,属于大自然的天空和海洋蓝色以及棕色火山岩是背景,而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建筑则是名副其实的主角。

总结起来,圣托里尼岛的色彩之美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色彩协调。尽管天空和海洋的蓝色调、火山岩的棕色调、建筑的白色调三者之间在色相感上并无关联,但因彩度较低,故而能够彼此包容,相得益彰,这也符合于色彩学上关于近似彩度相协调的色彩组合原则;其次,明暗层次分明。即高明度的白色调建筑、中明度的棕色调岩石和蓝色调天空、低明度的蓝色调海水,使得圣托里尼岛的色彩在深浅层次上可以做到错落有致,节奏鲜明。圣托里尼岛的自然色彩与人工色彩组合之绝妙,用我们国人常挂嘴边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加以定义,堪称形象而确切。现代造型艺术的始创者毕加索曾坦言:“蓝色是世界上最美的颜色”,不妨说蓝色的爱琴海对此给予了完美印证。在不同的时间、光线和视角下,爱琴海的蓝色呈现出各自的调性与意趣,其有时低沉有时明快,有时艳丽有时暗淡……爱琴海以自己的方式,为观赏者们演奏了世界上最美妙无穷、惊喜不断的蓝色乐章。此行略感遗憾地是,也许是季节之故,没有亲眼看到犹如国内外一些旅游照片里那样醉人的、纯正的、美丽的艳蓝色调。然而,还是通过不同深浅浓淡色调的蓝色变幻让自己切身体悟到爱琴海的蓝色给人的强大心灵感触及其视觉震撼,这种感受远远超过2010年造访有着“最美海岸”盛誉的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曾经给过自己的感染;最后,主次明确。与大的自然色彩环境相比,建筑色彩的比例仅是占据了较小比例,不过在大海、天空和岩石等视觉感稍弱或与白色形成明度对比的颜色的衬托下俨然是整个圣托里尼岛的视觉焦点与色彩主题.圣托里尼岛居民过人的色彩创造力,在此毕现无遗。此外,白色的选择与应用也与希腊人一向崇尚和谐、典雅、壮丽、崇高、光影的美学传统一脉相承。

作为该岛屿绝对主角的建筑,其本身的造型也是与希腊大陆建筑不尽相同。外观来看,圣托里尼岛的建筑多呈现为方形或长方形,而屋顶或门窗多呈现出半圆造型。显而易见,该岛的建筑既承传了古希腊古典时期祖先们强调比例的构造传统,又兼具了罗马拜占庭时期注重弧形的风格痕迹,于是造就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种刚柔相济的建筑廓型特点。就色彩而言,白色是当地建筑的主色调也是代表色,在强劲的阳光照耀下白得几乎令视觉无以是从,犹如神光,圣洁无比,充满闪耀感。据悉,岛上的白色建筑都是由当地盛产的白色石灰涂刷而成。事实上,除了白色外,浅蓝色、肉粉色、米黄等高明度的浅淡颜色也是屡见不鲜,这样也极大地丰富了圣托里尼岛建筑的色彩图谱,使得该岛更是拥有了一种优雅浪漫的气质和与世无争、静谧温馨的世外桃源的氛围,可谓度假休闲、谈情说爱的绝佳地点。圣托里尼岛的建筑色彩之美,不单表现在以白色为主体的建筑方面,更为重要地是还体现在各种蓝色对于它的装饰上。在圣托里尼岛,全部是由白色构成的建筑是少见的,更多的建筑的门窗、腰线,以及花盆,包括教堂的屋顶等建筑构件是取自于与圣托里尼岛大自然环境,即蓝海、碧天的蓝色。圣托里尼岛上最为常见的建筑配色模式,即为白色建筑+蓝色装饰。白色建筑、蓝色教堂屋顶在圣托里尼已经成为了岛的形象标签,其实这样的色彩匹配也是希腊国旗的颜色组合关系!将教堂的拱形屋顶涂装为蓝色,这一独特的色彩应用形式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是绝无仅有,只为希腊海岛景观所独享。据当地人说,圣托里尼岛的蓝顶教堂有近百座。本人对此观察后的结论是,装饰教堂屋顶的颜色是以明度偏中、色彩稍带青色味的天蓝色居多。该结果既与海岛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更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还有就是,一些当地的绿色植物、红色三角梅、陶土色花盆等也是构成圣托里尼岛色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颜色。如果没有它们的参与,圣托里尼岛的纯美色彩景观也会黯然失色。总之,如果不是亲临圣托里尼岛,就不会想象到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秀色可餐、至纯至美的色彩奇景!

客观地讲,如果圣托里尼、米科诺斯等驰名世界的希腊岛屿没有蓝色的爱琴海的簇拥和白色调的建筑等的装点,疲乏的资源、裸露的地表、干旱的气候和简陋的公共设施,几乎会让这些岛屿毫无魅力可言。西方曾经有句谚语:“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此语在圣托里尼岛得到了有力诠解。应该说,色彩是给缺乏资源、外貌粗狂的圣托里尼岛带来强大吸引力的关键。据悉,每年慕名而来的数十万游览者,近年来中国游客几乎成为了观光的主体。来自世界各地的造访者也为仅有7000名居民的圣托里尼岛带了巨大财富,旅游观光业使得该岛屿居民成为了希腊最富有的人。让色彩为城市加分,同时能够极大带动其的经济发展,是圣托里尼岛色彩最值得国内城市景观、色彩、形象建设工程中认真镜鉴之处!

四、流行色现状

或许是自古以来希腊人就不是一个乐于物质炫耀的民族,或者是因为受近年来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通过考察发现,不论是日常中还是商店里,希腊人的服装大都是较为简单、大方和朴素,很少有艳丽、奢华或时尚的色彩出现,并且多为常用或经典的色彩,如驼色、褐色、黑白等。即使是在位于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地带,被称为雅典最繁华的商业街——Ermou Street,也较少看到像其他国家那样屡见不鲜的打扮入时、与众不同的摩登人士。除了雅典Voukourestiou街外,在希腊各地的商业街上,鲜见像国内比比皆是的国际知名的奢侈品牌,如国人司空见惯的CHANEL、LV等;或者深受欢迎的快时尚品牌,如ZARA、H&M;或者是大众品牌,如优衣库、GAP等,相反大多数为希腊国内的品牌。就商店与橱窗观察,黑白两色显然是当季不同档次的服装商店或品牌专卖店等共同青睐的当家颜色。或许黑白两色,最为适合当下500欧元左右月收入,况且濒临于国家破产边缘的希腊严峻的经济现状。溯本求源的话,当季希腊各地流行的黑白二色也与自古典时代起,希腊人重视造型,轻忽色彩的色彩文化传统不无关系。由于具有光影意味的黑白最能够凸显形体与比例之美,所以这也是造就了希腊人自古以来便对黑白二色有所偏好的特殊色彩习俗。由此可见,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等促成了黑白当道的2014年秋冬希腊服装市场色彩趋势。

通过15天对雅典、的黎波里、纳福里奥和圣托里尼岛等多地的博物馆、院校、景区、乡村、炼油厂等的综合考察,本人对希腊色彩文化、景观色彩的特色有所接触,重要地是收获匪浅,因此说不虚此行。总之,基于希腊历史悠久、色彩资源丰厚之故,尤其是该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低廉),特此推荐国内色彩同行近期能够安排时间到该国考察和游览,通过自己的视野与理解去发现、领略欧洲文明之源的希腊色彩之美。

猜你喜欢

圣托里尼大理石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达里尼港旧址丙码头文物保护研究
大理石
如何让大理石呈现更好的装饰效果
天然大理石教堂
传奇冲刺手 奇波里尼
大理石画赏玩的传承与创新
圣托里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