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朝阳×东方艺术大家:我们被迫来自外省
2015-05-25白江峰
白江峰
主动和被动的理想
外省青年的理想状态因地域、环境、教育的不同和差异,可分为“主动的选择”和“被动的选择”。两种选择的动因、过程、结果、性质都是一样的,只是在整个过程中,两种状态和情绪因素导致其结果的诡谲。
主动的选择是“个体”的主动选择,不受外在环境、家庭和时代的干预,主动的选择从个体生活、物质和精神是优越于被动选择的(群体)。主动的选择也存在“共同性”,只是基数相对低。主动选择中也包含二次选择的被动因素,这些被动因素多来自于家庭。主动因素并不是我们讨论的侧重点,我们感兴趣的或是试图一探究竟的是“外省青年”理想中的“被动的因素”。被动的选择基于环境、家庭和时代的影响、紧迫和困境,迫使这群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是一个群体在一个特殊时期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这种被动的因素涉及到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国家因素,不由“个人”因素支配其行为,存在普遍“共同性”。而这种被动的选择几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是通用的,城市的繁荣和农村的贫乏,物质的丰富和紧缺、精神的满足和饥渴,在理想的“个体”主动因素出现堵塞的情况下,在某种时刻演变成了社会现象。
“没有艺术理想,只是为了离开,在那看不到希望。”—尹朝阳
在一种单纯理想驱动下,“主动的因素”退而求其次,理想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词汇,而“离开”本身的注脚就是“理想”。离开农村是所有年轻人唯一的选择。在“被动的选择”的“共同性”中,时代的因素主导了他们的选择。而“共同性”的分割线就是高考或者说大学。在“被动的选择”的人群中,被挡在“理想”之外的人,则走上了相关的职业道路或是直接改行,“被动的选择”的好处是以单纯地离开农村为目的,考学是上策,上策行不通,则变通为下策,但理想的目的不会更改,外省青年的身份也不会更改。经过大学分割线的洗礼,“被动的选择”将不再主导“个人”行为,那种单纯的“离开”在心理层面上完成变化后,“主动的选择”将占据“个人”的理想。一种复杂的“乌托邦”似的想象将在“主动的选择”下成为现实,或者说通过个人的前理想努力,“理想”终于顺理成章和信心十足了。
在理想的“被动的选择”中,并不是为了找到方向和目的,而是为了找到“自我”。
1991
说实话,二十多年之后,我有点儿怀念当时的那个小子。1990年初冬的某一个早晨,同样来自外省河北的另一个青年拍摄的这张照片,今天看仍然坚硬无比,我能清楚地记得那间15平米房间里的几乎一切细节,铁丝上那双洗的僵硬的袜子,发黄生锈的烟筒,我凌乱茂密的头发和坚强的眼神。那个早晨没有雾霾,阳光清澈,我和那哥们儿约好早晨出发之前互相拍张照片留个纪念。有个细节一直记得,我们故意在没有洗脸之前拍照,原生态,没错,我目光如炬,试图看穿之后几十年的道路。看穿之前,不需要洗脸!
1989
如果没有记错,这应该是一幅为了考美院而准备的一张创作。我一直拒绝或本能的反感用一种过来人的洋洋得意的口吻叙述那些艰难挣扎的时段,但这张画会使我想起我更广大意义上的乡亲们,那些依旧面对土地的人,我自以为是那个目视远方的青年。我仍然记得现在被几乎遗忘的诗人汪国真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如果目标是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一个背影(大意)。”对我一个困守于内陆小城市的更多的外省青年,那条该死的地平线勾引着我们,那是我青春即将远去的开始,注定我们只剩下背影了。
1992
这张是上美院之后在校外租房画的一张创作,我的小清新和文艺范儿。飞翔的鸟和白马,苦涩的青春、歌唱的少年,白板纸上的油画。我奇怪于自己很快地从这些隐喻里出走,有些人却可以在里面呆一辈子!
1991
这张画在几年前不知去向,如同我同样不知去向的90年代的那几年,但我记得画它的那个位于天津美院老宿舍楼的那个昏暗的走廊。我倾尽所有买来弗洛伊德的画册,这幅自画像是当时典型的学习画册后模仿之作。以今天来看,我可以不必把眼睛瞪得那么大,一个荒诞的事实是无论二十多年前或二十多年后,无论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清楚,或者我需要的只是不停地永不停止地看着,一直看下去!
2011
几年前的一张水彩画,我试图描述那时的中国。几年后我再看没什么变化—没错儿,沸腾的、让你不知说什么好的、刺激的、热烈而模糊的、荒诞而实在的中国中心之地。摧枯拉朽、横冲直撞、避无可避,像一口锅,沸腾着、燃烧着、滚烫着,不停歇也停不下去,这是一个外省青年在锅里看到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