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外省”遇到“青年”

2015-05-25本刊编辑部

东方艺术·大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碧山外省乡愁

本刊编辑部

作为一拨背井离乡来北京寻找梦想或等待被虐的年轻人,编辑部每位同事的身上,都可以被轻易地挤压出一些符合“外省青年”的典型特征来—搬家租房租房搬家、挤挤更健康的公交和地铁、来回跳跃于朝九晚五和朝不保夕天平间的莫名慌张等—在文学化的理想叙述中,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定位到一个略带悲情的文艺角色里,似乎只有这样才会让蒙尘的理想,在难辨方向的眼下焕发出照亮未来的迷人光彩。

但“外省”二字,却并不是一种对于地域理所当然的狭隘限定:从地方到北京,从北京到海外,从国外来中国或带着他乡的印记返回到故土的隔阂与不适等,这些既成的“离开”行为都会促成一种事实上的“外省”状态。

而在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当我们带着一种刻舟求剑般的变形情愫,来怀念着属于故乡的点滴的时候,“乡愁”就是一种伤感且痛苦的顽疾。它会用无节制的怀旧情绪冲垮记忆的闸门,将我们淹没在华丽的虚无和软弱之中。但其中却并没有“青年”的出场,而只有一个个未老先衰的记忆幻影,在左右着我们对于“故乡”的单一认知:就像是一只吃了太多杂草的动物,拖着臃肿的胃囊,最终也会被猎枪所轻易击倒。

当我们将故乡作为原点,弱化掉记忆中时时泛起的乡愁泡沫,是否还能找到更多的角度来切入到“外省”遇到“青年”的主题之中呢?

在“理想”的背景之下,对自我身份的寻找与认知,如何以“主人”的姿态显形在作品之中?在“进城”与“返乡”的往返旅程中,相同的经验如何在不同的地域被改造着,或者改造了某地原本的固定形态?—在将年龄与地域作为一种随时可以互换的动态能量之后,“外省”和“青年”,或许也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组合出更多语义的可能性。(文/郝科)

我们该怎样理解“外省青年”?

巴尔扎克和司汤达小说里的“巴黎以外”的外省青年形象?

被特指为台湾外省人的“在二战后到台的中国大陆人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的知青?

或者是后来出现在“伤痕美术” 和“伤痕文学”里的青年形象?

80年代末90年代初活跃在圆明园、北京东村一带的“盲流”画家、艺术家们(纪录片《流浪北京》颇具代表性的呈现了这些画家们的状态),以及后来更广泛的北漂甚至“蚁族”之说?

或者是在1990年前后因为种种原因动身前往纽约、巴黎、澳大利亚、日本等地的年轻画家、艺术家们?

新千年后,那些去往海外的艺术家们大多已经回国,除了“北京人在纽约”,越来越多的“纽约人”也“在北京”;《流浪北京》的导演发起于2009年的“民间记忆计划”,参与者从十几岁的年轻人到六十岁的老人都有,他们更多的是“流动”在北京和所在地之间;由一群策展人、艺术家、建筑设计师发起和参与的“碧山计划”于2011年启动,在这场知识分子们“去国还乡”、试图提供新型乡村建设的活动中,参与者中家乡在碧山的为极少数,那么,可不可以说他们也是外省青年?

不管是被动迁徙或者主动选择,“外省青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中性”的词,代表一种流动状态。但这并不表示“平淡”,因为“外省”一旦遇上“青年”,新的故事便开始发生。(文/张宗希)

猜你喜欢

碧山外省乡愁
到外省去
到外省去
永远的乡愁
乡愁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外省进入黑龙江省动物、动物产品指定通道制度的通告
大型公共工程建设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以J省X县外省迁入水库移民为例
九月的乡愁
夜来碧山书院练字抒怀
乡思
碧山春寒(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