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心理环境中医学生个体心理因素对学习效能的影响
2015-05-23赵小妹
赵小妹
(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233000)
课堂心理环境中医学生个体心理因素对学习效能的影响
赵小妹
(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23300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样访谈的方式,对课堂心理环境中医学生个体心理因素如性别、年龄、语言能力和社会心理差异等对学习效能的影响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课堂心理环境;个体心理因素;影响
一、引 言
心理环境概念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指我们头脑中的环境,他认为个体的行为(B)取决于人(P) 和他的环境(E) 的相互作用,即B=F(P.E)。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心理学家把心理环境这个概念引进到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并作了新的解释“心理环境是对人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整个生活环境。”课堂心理环境(classroom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介共同作用形成的,对课堂教学具有实际影响的所有心理环境因素。课堂心理环境即与心理环境概念息息相关,从属于心理环境,具有影响性、无形性等特点。[1]根据国内外心理环境研究成果以及心理环境与教学影响研究成果,我们将课堂心理环境与教学影响因素归纳课堂教学环境下的人际关系、课堂气氛、集体气氛、个体心理素养。[2][3]
医学专业英语是特别用途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医学英语作为国际医学交流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其教学也成为外语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医学专业英语课上,往往采取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词汇、语法结构和篇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针对这种问题,本文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实证研究方法探讨课堂心理环境中医学生个体心理因素对学习效能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 实证研究
本研究的对象是安徽省某医学院校2012级本科临床医学学生 200名,其中男生 123名占61.5%,女生77名占38.5%。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随机抽样访谈的方式进行。其中调查问卷设置问题15项,采用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年龄、性别、语言能力差异、社会心理差异的医学院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访谈。
三、结果及讨论
1.性别层面的心理差异。本研究的对象中,医学院校男、女生在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以及对医学英语测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显著。
第一,动机。动机是推动个体学习的最直接因素。不同的动机下,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千差万别。动机中,又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之分,比如爱好医学英语就是内在动机,而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方便就业或者方便今后工作发展就只能是外部动机了。这种内外动机之分,实际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见表1)
表1 男女生学习动机差异比较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女生的爱好医学英语学习的动机明显高于男生,但两者都不高;方便就业和方便今后工作发展的学习动机在医学生中无论男女都有很大市场,这两个选项在男女生中的比例接近半数,分别为43.9%和63.6%。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动机类型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间接反映出医学院校女生在就业或者工作上担忧程度。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医学生培育远景动机,而非近景动机如应付考试等,将学习医学专业英语作为一项基本技能,更好地为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服务。
第二,兴趣。在医学英语的学习中,个体的兴趣程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医学英语是应用型英语,医学术语多,且英语单词长、生僻字多等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医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往往不拘泥于医学专业的局限,采用课本精读、医学英语运用场景模拟等相结合的手段,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选取的教学素材在男女生中差异显著 (见表2)。
表2 男女生学习兴趣差异比较
为此,在医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兴趣尤为重要。例如,在讲授骨关节疾病时,可以将运动员运动拉伤以及骨关节疾病新闻等素材融合进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他们在获得传统的听觉输入的同时,还能通过大量的视觉信息输入,强化其听觉输入的效果,从而使学习活动的效能得到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兴趣类型男女生显著差异的项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慎重选取,否则会造成课堂上有的学生极为专注,而不感兴趣的同学索然无味的情况。
第三,焦虑。对于医学英语测试的焦虑程度,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涵盖课堂提问和试卷测试两大块内容。其中对于医学英语课堂提问作为英语成绩考核的重要环节,男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女生。间接反映出,医学院校女生在医学专业英语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以及女生在课余时间为课堂提问所做出的准备。对于试卷测试,男生和女生均存在较高的焦虑感,这与医学专业英语的特殊性和难度相关性明显。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积极加以引导,改变课堂提问和试卷测试的传统测试方式,在测试内容效度、信度等方面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而非作为一种心理负担影响实际学习效果。根据王翠莲等国内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适时引入医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协商”模式,对于创建民主的课堂环境、最大限度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值得推广。[4]
2.年龄层面的心理差异。在本研究选取的安徽省某医学院校2012级本科临床医学学生的年龄层面的差异较小,年龄均在19~24岁之间。但也有一些现象需要分析和注意。在200名研究对象中,存在部分复读的年龄较大的学生(17人),比例为8.5%,以男生居多。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知,这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同时应对考试失败挫折的承受力强于其他学生。但就学习成绩等指标而言,这部分学生显然不占任何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因材施教,但切不可区别对待任何学生,否则这种差异性会给这部分学生造成更大的思想压力。
3.语言能力差异。在本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中,将研究对象的入学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英语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入学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中优势明显,表明这类学生在医学专业英语学习中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点掌握能力更强,课堂的参与度更高,而低分组的学生存在先天语言学习基础薄弱的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低分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引导低分组学生与高分组学生的学习交流。
4.社会心理差异。在本研究调查问卷中,设置了家庭背景和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的环节。结果表明,非农业户口学生对农户口学生在医学专业英语学习中存在优势;家庭重视程度高的学生女生占比高于男生;家庭重视程度高的学生在医学专业英语学习中存在优势。反映出教育资源等社会资源在不同人群的不均衡分布以及男女生家庭在学习期待值上的差异性。对于这样的复杂性难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积极加以引导,使学生克服自卑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劲头。
总之,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以上课堂心理环境中影响学习效果的个体因素,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全面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使医学专业英语成为医学人才成长的一项重要技能,更好地为提高医学水平服务。◆
[1]李新,杨杨.论教学心理环境及其优化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2012,(1):116~117.
[2]郭成.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5~80.
[3]黄泰铨.论外语教学环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2):24.
[4]王翠莲,康勇,李东,等.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协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3~104.
On the Influence of Medical Students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to Learning Efficiency
Zhao Xiaomei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Anhui,233000)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of random sampling,we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medical student’s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factors,such as gender,age,language abi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on learning efficiency under classroom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classroom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factors,influence
G473
A
1674-0416(2015)01-0067-03
[责任编辑:谢敬囡]
2014-08-19
本文系蚌埠医学院2013年校级课题资助项目(编号:jyxm1309)的研究成果。
赵小妹,女,1982年生,安徽蚌埠人,讲师,英语语言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