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2015-05-22任冠锋

学周刊·中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策略课堂教学

任冠锋

摘要:新课程标准将思想品德这门课进行了全方位改革,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教材中编排了不少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每堂课都可以参与活动,既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本文根据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进行了浅谈。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师要有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观念,要能挖掘学生的特性与特长,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方法日渐多元化。因此,教师需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在教学中,无论是关于创设生活情境、调查数据,还是对于学生的自立宣言和实践练习,教师都要将学生置于特定的群体中,发挥群体的作用,弥补个体学习能力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在群体活动中进行学习。

二、借助电化教学,优化师生互动

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心理沟通和信息交流的过程,这种沟通和交流能够在什么样的水平上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而将多媒体网络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实现学生与互联网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有助于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这种交流使信息实现了双向或者多向的传递。如此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去学习,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电教、多媒体教学及网络在反馈信息与调控学习以及师生交流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上机操作过程来了解学生当时的思维活动,适时与学生建立反馈联系并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同时,教学示范、语音对话、辅导答疑等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及师生、生生间的讨论与交流。但我们对于电化教学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方向仍然缺乏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对于电化教学在思想品德学科中的运用,我们需要长期地不断地摸索、实践和总结。我们应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而非学习的对象,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输送合格人才。

三、加强教学的科学性,使学生乐学

其一,论据需科学,论证要充分。中学生崇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此种心理特征,引导其用已有的知识来证明教材的观点。例如,在讲授《自我新期待》中“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这一观点时,我首先告知学生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每个人的大脑开发空间是巨大的,然后再列举一些现实人物的真实事迹进行论证。通过科学发现与人物事迹作相结合,学生心悦诚服、轻松、快乐地接受了此观点。

其二,凸显教科书的实用价值。科学能解释其所研究领域的各种具体现象,并能解决实践领域的不少问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承认其所学的是科学道理,就必须引导学生发现其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思想品德课对自己的成长与成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好奇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开展的活动必须形式多样,如果千篇一律,就会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只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才能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多样的活动方式,如讲故事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到知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通过各种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应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在生动愉快的气氛中听课,才能更好地获得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才会表现得更轻松,才会很愿意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董琦.传统与改革继承与创新——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新課改实施中的问题与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9).

[2]张利.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

[3]张家书.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B,2012(5).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策略课堂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Passage Four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