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该不该打扫校园卫生

2015-05-2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3期
关键词:打扫卫生正方反方

时  间:2014年12月19日

地  点:广东广州开发区中学

主 持 人:唐梓浩

正方代表:邓光洋(一辩)黄渔棋(二辩)黄慧英(三辩)

谢玲珊(四辩) 指导教师:王 芳

反方代表:周欣仪(一辩)巨爽怡(二辩)刘洋(三辩)

陆镇杰(四辩) 指导教师:傅丽娜 张 亮

主持人:亲爱的各位同学、各位辩手,大家好。本次辩论会的题目是“大学生该不该打扫校园卫生”。河南郑州某管理学院要求学生打扫校园卫生,每天大约要花费两小时。学校的做法,有人反对,也有人认同,众说纷纭。下面请双方辩手做好准备,有请正方一辩陈述观点。

正方一辩:我方认为大学生应该打扫校园卫生。理由如下:学生们打扫校园,并不只是单纯的在吃苦,学校是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卫生习惯等等。

其次,我方认为学校之意,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时间分配观念。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轻松的,时间也比较多,这时,又有多少学生能合理运用好自己的时间呢?所以,校方每天早上安排打扫两个小时。如果能把时间分配好了,与学习根本起不了冲突。既可以学习到吃苦耐劳、实干、坚持等众多良好品质,还不把学习落下,一举多得,为何不去做呢?还有,既然学生进入了这一个校园,那么学生们就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为自己的家园做清洁,爱惜自己的家园,又有何苦呢?

适当的劳动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能锻炼身体,能更加切身体会生活。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从小就多做事,会做事。不会像有钱人家的孩子,什么都不会。

反方一辩:我方认为大学生不该打扫校园卫生。事实说明打扫校园卫生需要约2个小时才能完成。那么身为学生,本身的职责就是学习,用如此多的时间打扫校园卫生,值吗?就算是为了强身健体,打扫校园卫生又能锻炼多少?为何不把这些时间用来跑步、打球呢?既能加强自己的体质,又能提升体育成绩,这样不是更好吗?校园卫生可以由保洁阿姨来做,不必让学生完成。

再说,大学不是小学和中学,不用为了培养素质而去打扫校园卫生。在我方看来,这就是一个借口。为了省钱而不请保洁阿姨,让学生去打扫。他们有问过学生们的意见吗?有调查过吗?可怕的是,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这样做。校方有权就是老大,他们可不管学生们是赞成还是反对的。学生们进到学校就该学习,但也不代表学习就是全部。与其把这些时间浪费在打扫校园卫生上,还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打扫卫生,这个从小学就开始干的事,到了大学还不会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校方忽视了学生们的想法所制定的这种卫生制度,根本就没有考虑制度约束对象的感受。换句话说就是,权力就是傲慢。

正方二辩:“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反方认为扫地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根本无法学到一点东西,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可是现在又有多少大学生是在学校里学习的呢?现在大学生在校园大多无所事事,整日吃喝玩乐,玩电脑,泡酒吧,浪费了青春年华。很多人认为高考后就万事大吉了,松懈下来,虚度光阴。结果在大学时光将要结束时才发现自己在大学一事无成,面对未来,无尽迷茫。这类人以后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吗?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吗?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会历经更多的磨难,会有更多的坎坷。还有些人,在大学放纵自己,亲手毁了自己的人生。让大学生自己打扫校园卫生,既可以让他们增强环保意识,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从而反省自己,为了未来而努力学习、奋斗。甚至,我们或许可以设想,扫地也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自己研究出扫地更方便的工具。

也有人认为两个小时太多了,试问,一个大学那么多人,难道真的需要每个人每天都用两个小时来扫校园?每个人都做好了,扫地也会变得很简单。任何事都有正面和反面,那为什么我们不往好的地方想呢?让大学生打扫校园卫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方赞成大学生打扫校园卫生的做法。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我方认为大学生不该打扫校园卫生,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我们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上面。学校卫生如果由学校的清洁工来负责,就可以增加就业。1000多亩的校园,清洁工可能要几十个人,为弱势群体的人提供岗位,让他们都能够自食其力的养活自己,不很好吗?

让大学生来搞卫生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为了减少一些开销,把他们当成义工吗?显然不是,这是违背原则的。对方辩友,你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校园何止是一屋?偌大的一个校园,这已不算是一屋了吧?经过计算,一年只剩下2067.5小时学习了,一年中学习时间本来就不多,每天两个小时,一个月就有60个小时,一年就720个小时,720个小时如果不扫地,让同学们去花两个小时去读书、去锻炼身体的意义更好过于此吧?学生利用这两个小时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事情。

正方三辩:对方辩友,让大学生负责校园清洁不是因为找不到清洁工,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如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的学生“从小到大没扫过地”,让他们入校之后打扫校园卫生,是一种锻炼。学校不是光培养那些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的书呆子的地方。你有时间去看看某些大学的课桌,里头满是垃圾,都是各种乱丢的东西;很多人都不会自觉地整理好宿舍卫生,许多寝室被戏称为“猪窝”。

如果学生连打扫校园卫生都觉得苦,那毕业后怎么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立足?只有自己真正经历了打扫校园卫生之后,才能体验到劳作的辛苦,也更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要想真正让学生们从过去的思维中走出来,长出精神的钙,就必须有触及灵魂的教材,有“狠下心来”的教育风度,以及啜饮艰苦的教育创新。

反方三辩:我方的观点很明确:大学生不该打扫卫生。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鲁迅先生亦云:“浪费时间就是在谋财害命。”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不应该把比金钱还珍贵的时间浪费在这种打扫的小事上。作为大学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海洋当中,充实自己的知识,锻炼脑力。在大学学到知识和技能,将来找工作赚钱养家才会更有实力。endprint

若是像对方辩友所说把打扫校园卫生的事交给大学生去做的话,那么清洁工又有何用?全国甚至全世界所有大学里那么多的清洁工岂不是面临失业?作为下岗工人,没文化没学历,又如何维持一个正常的家?这对清洁工们是很不公平的。为了数万个和谐的家,为了让大学生拥有更多时间学习,我方认为不应该让大学生打扫卫生。

主持人:感谢双方辩手的精彩展示,辩论会到了白热化阶段。下面有请双方辩手总结陈词。

正方四辩:据我看,前面的辩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大学生打扫校园卫生影响学习。我们去学校学习,要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打扫卫生也是一种学习,虽然学习的不是知识,但所学的和知识是同样重要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二、大学生打扫校园时间太长,还不如用来锻炼做运动。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不对的,谁说打扫卫生就不能锻炼了?打扫卫生也是一种运动,也能锻炼自己,打扫卫生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锻炼早起的习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三、还有人认为打扫卫生应该交给清洁工,现在自己是大学生,成绩最重要。其实抱有这样的想法也是错误的。试想,如果连基本的学习环境卫生都不做好,能把学习学好?能有动手能力?能做好毕业后的工作?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连小事都不想做,能做大事业?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没有坚固的基础,空中楼阁也是不安全的。而且,学生打扫校园卫生还有多个好处:1.可以劳逸结合,放松紧张的学习状态,在运动中跳开学习的枷锁,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2.可以提高动手能力,感受父母每天工作的艰辛,培养自己的感恩思想;3.还可以改善学习环境,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养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的来说,我方认为大学生应打扫校园卫生,虽然有利也有弊,但是利远远是大于弊的。

反方四辩:正方辩手从打扫校园锻炼了学生能力,懂得了珍惜时间等角度谈起,极言打扫校园的各种功用,主观臆断地给出了打扫卫生利大于弊的结论。重申我方观点大学生早上打扫两小时卫生是不可行的,因为大多数大学的时间分配得很紧凑,早上的两小时是非常珍贵的,是大脑最容易记住知识的时候,用来打扫卫生无疑是浪费掉了。而且,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早上辛苦地去扫地,根本就是浪费了精力。学校的卫生应该由学校的清洁工来打扫,这样做还可以增加就业率,给那些贫穷的人们提供一个岗位,让他们自食其力地养活自己。

主持人:感谢各位辩手。此次辩论会随着精彩的总结陈词而落下了帷幕,正方处处向反方施加压力,而反方也沉着应对,不甘示弱,可谓是难分难解。大学生该不该打扫校园,同学们心里自有一杆秤。此次辩论会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展示自我,谢谢大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打扫卫生正方反方
打扫卫生
有力的反驳
Goos–H¨anchen-like shift related to spin and valley polarization in ferromagnetic silicene∗
寻找缺失的一角
辩论会的启发
减肥秘方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帮爸爸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