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简介

2015-05-21

中国摄影 2015年2期
关键词:金像奖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家

终身成就奖 林少忠

生于1924年,1940年代考入山东大学英语系,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外交部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他坚实的英语基础;毕生致力于中西摄影文化对比,撰译摄影文章数百篇;曾为《世界摄影150年作品选》《ICP摄影百科全书》、《摄影构图学》、《摄影名作的诞生》等著作译稿,是许多摄影人的启蒙读物,至今仍影响深远;曾任《国际摄影》编辑部主任、《中国摄影》编辑、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等;多幅摄影作品获奖并在国外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出版有个人作品集。

终身成就奖 茹遂初

生于1932年,17岁从事摄影工作,先后在新华社西北总分社、西北新闻局任职。1952年参与筹建《西北画报》,历任《人民画报》摄影记者、编委,《大众摄影》编委。他是中国摄影学会创建初期的会员。主要从事专题摄影,是我国首批到达青海高原人迹罕至的江河源头的摄影记者之一,多幅作品入选全国影展,离休后牵头创建“中国知名摄影家作品档案网”,保存和传播相关影像资料;主编有多部大中型画册《中国世界遗产》等。

终身成就奖 邵柏林

生于1930年,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曾任邮电部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1994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56年第一届全国摄影家代表大会代表,同年设计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徽,为协会建立了广为人知的形象标识,至今仍在使用。他还是《中国摄影》杂志创刊号封面设计者,曾任《中国摄影》、《大众摄影》编委,担任多次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

摄影创作奖 录摄影类新闻摄影组

??李洁军 1965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快报》副总编辑。曾荣获多届中国新闻奖,全国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提名,中国当代十大杰出体育摄影家提名,中国摄影家协会“五十年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8年获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肖像类(组照)三等奖。

金像奖评语:

李洁军的作品《复制战争》是对荷赛肖像类评选的突破与创新,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赞扬。麻风病人的喜怒哀乐令他牵肠挂肚,18年的跟踪拍摄倾注了他深情的关爱。洪灾、非典、地震、雪害各种天灾人祸的现场第一时间总能看到他匆忙的身影。他的作品是新闻价值与艺术观赏性的统一,是新闻摄影工作者为实现中华复兴梦力所能及的奉献。(郭延民点评)

摄影创作奖 纪录摄影类新闻摄影组

赵青 1963年生,任《深圳晚报》摄影编委。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多年,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一般新闻类单幅银奖,第5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日常生活类单幅金牌奖。1993年8月5日在深圳清水河仓库大爆炸采访中身负重伤,同事从他被炸开的相机中取出的珍贵影像图片,获得中国13届新闻摄影金牌奖。

金像奖评语:

赵青一直以饱满的工作激情投入在新闻采访第一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被业内称为“拼命三郎”。他曾主持开辟深圳晚报社“深圳24小时目击”摄影栏目,备受全国新闻摄影界关注。他用鲜活的事实、滚烫的瞬间、持久的传播,忠实地践行了新闻摄影影响社会、以文化人、提升品位、促进文明的历史担当。(于文国点评)

摄影创作奖 纪录摄影类纪实摄影组

郑云峰 1941年生,1970年至1998年任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专职摄影记者。长期致力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纪录性摄影工作,迄今30年。他系统地记录了这些河流流域的自然地理、历史遗存、宗教信仰、民俗传承等内容的珍贵图片30多万帧。

金像奖评语:

郑云峰30余年如一日,自发奔走于中国西北青藏高原上的黄河源头,全方位记录当地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数十年出版相关大型画册十余部。其摄影作品及著作成为关于中华民族母亲河源头地区的百科全书。这种以摄影为工具,为自然和社会服务的执着与担当令人感佩,更充分体现了影像工作的本质意义。(黄文点评)

摄影创作奖 纪录摄影类纪实摄影组

田立 1959年生,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获奖,被授予文化部最高奖群星奖,获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图片故事类一等奖,政府文化艺术人才资助基金获得者。

金像奖评语:

田立是一位身处巨大变化社会浪潮之中,特别关注正在消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努力用影像准确记录这种过程的摄影师。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以黑白还是彩色方式呈现,他的作品表现出明确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其优秀的影像控制和呈现能力充分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美术训练功底,而作品中表达出的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其记录价值。(黄文点评)

摄影创作奖 艺术摄影类直接呈现组

李英杰 1963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4年接触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发表,并在法国卢浮宫、泰国曼谷、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摄影展览馆展出。出版摄影图书8部,其中《太极》荣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

金像奖评语:

《太极》是一部学术性的摄影作品。李英杰在“世界遗产影像学”的体系内对太极拳进行了深度的拍摄。在当代视觉语言与传统语境的探索中,以有形的影像结果表达太极的无形之气,以可见的身体之形表现不可见的生命能量,使摄影的艺术表现到达了一种至上无为的境界。李英杰的探索为现代视觉艺术触摸传统古典文化做出成功的范例。(梅生点评)

摄影创作奖 艺术摄影类创意观念组

杨建川 1953年生,专注于国内外风光摄影,学习大画幅风光摄影创作。代表作有“风景本色”、“京城记忆”。2009年开始探索关于传统文化新影像的创作,代表作有“昆韵清梦”等专题。在法国、新西兰、北京、平遥、连州、大理等地举办个人摄影展。

金像奖评语:

凭借音乐天赋和实力,杨建川将他热爱的昆曲艺术之独特神韵融入摄影的传达语义中,他以梅兰竹菊的文化符号为意,以昆曲表演的淑雅吟唱为形,在清新雅逸的视觉表现中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多年来他不断探索创新,研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怎样用摄影语言表述,包括运用各种摄影技术,巧妙地把虚与实、动与静融于作品中。(苏民安点评)

摄影创作奖 艺术摄影类创意观念组

高辉 1961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濮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作品多次在大理国际影会、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丽水国际摄影节展出并获奖。《太行·无形》、《山水间》在中国摄影展览馆展出。

金像奖评语:

高辉采用新颖的影像形式,将宏观的雪域高原与微观的黄河沙痕有机组合,体现了自然和生命中博大苍穹与细小涓流之对比,诠释了无形与有形的存在和生命律动的意义。在浓重的黑白影调笔墨中略施色彩淡墨点睛,作品制作考究。在摄影创作中的突破创新与追求个性化表现使他获得此次金像奖殊荣。(苏民安点评)

摄影创作奖 艺术摄影类创意观念组

范霖 1964年生,中国煤矿摄协副主席,焦作市摄协副主席。长期致力于红外摄影的研究,大批作品和文章在专业媒体发表。2009年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2011年获全国煤炭行业“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金像奖评语:

范霖从2002年起潜心钻研红外摄影技艺,十几年间收获颇丰,不仅出版了专著教材还多次获奖。《红外幻境》组照,均为用红外技法拍摄的风光作品。抽去了正常的色彩再去看这些如梦如幻、空灵神秘的物象,这种全新而奇幻的视觉与心灵感受,正是作者孜孜不倦执着追求探索的结晶。(苏民安点评)

摄影理论奖 理论研究类

杨莉莉 ?1975年生,广东省高校摄影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国摄影》、《人民摄影报》等发表40余篇论文及专栏文章,著作《商业摄影实训教程》被三十多所院校作为教材使用。

金像奖评语:

杨莉莉以良好的摄影专业教育背景和较好的研究素质进入摄影理论研究领域,近年来发表了一系列摄影评论和理论文章,以个案方式评介西方当代摄影观念和创作方法,引起广泛关注;其提出的“无表情外观”概念,对摄影性别及女性主义的研究,对中西个人摄影史的比较研究都很有新意。(李树峰点评)

摄影理论奖 理论研究类

朱金平 1958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从事军事新闻工作30余年,获得长江韬奋奖,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贡献突出的专业英才”称号。出版的新闻学著作有《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新闻与传播新论》及《论突发事件报道》等。

金像奖评语:

作为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朱金平长达30年的军事新闻工作卓有成效的积累,使这部《军事新闻摄影论》,即具备结构严谨的大家气象,又不乏深入浅出的亲和力;既有独特的理论建树,又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被誉为难得的中国军事新闻摄影理论拓荒之作。(刘铁生点评)

摄影理论奖 理论评论类

潘科 1953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首都文明基金会中华文明摄影学术委员,山东齐鲁摄影学会学术委员。注重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并重,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15篇,《底片——探寻熟悉的陌生人》被誉为“中国影像比较学的开山之作”,同名影展在济南国际摄影节获得最佳摄影展览奖。

金像奖评语:

影像的书写是困难的,对影像作者的书写更为困难,这是对影像作者精神范式的解构与重建,需要累积与感受,需要毅力与恒心。潘科在“照”的立存和“相”的缕析中试图建立一种图文互构关系,以确定影像文化架构的核心。研究方法可行,研究路径可辨,语言特色鲜明。在特定时期中国本土代表性摄影家影像比较分析和个案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韩丛耀点评)

摄影理论奖 理论评论类

宋刚明 1956年生,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影像学教授,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作品《戒毒女》获得第20 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纪录类三等奖,金盾文化工程图书类一等奖。2006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特别贡献奖”。

金像奖评语:

宋刚明以近30年摄影创作的浸润和积淀为基础,把自己对相机的认知和创作中的体会和感悟用近乎大白话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他在杂志上开设专栏,并出版了专著《影殇》(上、下),都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评论佳作,体现了一位卓有成就的摄影家对摄影技术、艺术理念、影像价值的持续追问和思考。(李树峰点评)

摄影理论奖 摄影史志类

谢琳 1962年生,汕头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从事高校本科摄影教学近20年,研究领域涉及新闻与纪实摄影、美学教育、文艺评论等。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第6届摄影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摄影专业委员会理事,新华社广东分社图片顾问,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汕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金像奖评语:

谢琳从事摄影教学20余载,著述颇丰,却一直牵挂着落户家乡的中国感光材料品牌——“公元”的盛衰。她用三年的时间,走访了45位“公元”老人,以口述的方式,记载了公元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辉煌到消亡的悲怆历史;叙写了那些创业者与建设者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深情篇章。这是第一部以国产感光材料品牌为主题的图书,也是中国摄影史志研究的重要样本。(高琴点评)

摄影传播奖 图片编辑类

左微微 1977年生,《财经》杂志图片总监,《Lens》杂志常务副总编。长期承担三本杂志的图片编辑与传播工作,在经济领域的图片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Lens》策划编辑多组摄影专题报道,获得广泛好评。

金像奖评语:

左微微有着良好的专业素养、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职业精神。以“新贵之盟”、“伊春空难”和“命若垃圾”等这些由她担任图片编辑的深入独家报道,选题把握准确,图片采编深入,版面呈现独到,获得广泛传播和社会好评。她14年的图片采编经历和业绩,让我们欣慰地看到新一代年轻图片编辑的努力追求和责任担当。(徐京星点评)

摄影传播奖 展览策划编辑类

张国田 1962年生,《映像》杂志社总编,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人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十多年来,立足本土,以国际化、专业化的视野,使得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成为国际知名的摄影盛会。

金像奖评语:

张国田从2008年担纲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以来,承前启后,带领团队立足本土,以国际化、专业化的视野,以出色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和协调能力让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名扬四海。平等、包容、开放、多元的办展理念,已让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成为摄影人的精神家园。(鲍利辉点评)

摄影传播奖 图书策划编辑类

王征 1962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人委员会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著名策展人、编辑。出版《西海固的事情》、《摄影中国1956—2006》、《中国摄影家王征——寂寞生灵》、《像说》、《非像说》、《隐没地——上圈组文学与影像越界实验》等图书,担任第四届济南国际双年展艺术总监、第五届济南国际双年展艺术总策展人。

金像奖评语:

王征从推进我国摄影创作走出“消遣娱乐”、“沙龙摄影”、机械记录状态出发,积极策划、组织编辑《像说》等系列具有前卫和先锋意识的摄影图书,在实践和理论上展示了影像构成方式、影像形态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对于提高我国摄影创作的艺术层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理论,推动摄影创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索久林点评)

摄影传播奖 图书策划编辑类

王刚 1966年生,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副总编、党支部副书记。从2007年起致力于“摄影类”题材图书的选题策划与编辑出版,已策划出版了70多种人文影像类图书,是对中国人文影像的一次全方位的整理,其中《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火车上的中国人》等引起较大反响。

金像奖评语:

王刚的参评图书《金山寻梦》、《江村记事》等围绕摄影开展影像文化传播。选题广泛,既接地气,与基层干部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又侧重历史的再现,让“飞虎队”影像重见天日,赋以时代的特征。王刚长期钻研摄影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把影像作为载体,融思想于视觉,在中国出版传媒界开启了视觉文化的新风尚。(徐步点评)

摄影传播奖 摄影译介类

徐婷婷 1982年生,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摄影史。曾获曼哈顿文化艺术委员会个人艺术家基金、《中国摄影》杂志首届“摄影之光”基金赞助。回国后在华辰拍卖影像部进行老照片鉴定、著录工作。后进入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从事摄影史研究。为《中国摄影》杂志 “北美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 栏目撰写艺术家访谈和作品评论12篇,后结集出版《出龛入龛/ 北美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

金像奖评语:

徐婷婷曾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从事摄影史研究,《中国摄影史》从外国人的视角较为完整地总结了摄影术自1842年走进中国以来最初的38年历史。虽然受当时文字表述习惯所限,翻译有一定的难度,但全书译文流畅,不乏点睛之笔。摄影术语翻译准确,体现了作者良好的专业素养。(杨大洲点评)

猜你喜欢

金像奖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家
沃野
香港金像奖延至2022年“合二为一”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旺久多吉
扎堆
心像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