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我逝去的母亲

2015-05-20

中国摄影 2015年1期
关键词:滤镜工具摄影

Q =洛 故A =林味熹

Q: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摄影的,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手机拍照的?

A:我真正开始拍照是大学二年级,我母亲送了我一台粉色的佳能卡片机作为18岁生日礼物。它虽然看似不专业,但却成了我和周围人与事互动的工具。手机摄影,应该是从2011年我去英国以后才开始的。

Q: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是否接受过手机摄影方面的课程?

A:没有,据我当时了解,还没有一所学校把手机摄影拿来当一门课程。但在学校里,老师们对于最终成像之前的过程,也就是摄影的“工具”并没有太大要求,符合你的作品主题即可。

Q:《一次记忆》这组作品出发点是你失去了生命中一个很重要的人,能讲讲这背后的故事吗?

A:《一次记忆》这组作品是送给我母亲的一份礼物,母亲在我出国前一个月去世了。在父亲的鼓励支持下,我带着一脑子空白去了这样一个陌生的国度。潜移默化中我告诉自己我是带着母亲的眼睛一起看这些美丽的风景,我用手机记录这眼前过去的一分一秒。我想那时的我最明白“流逝”的意义。

Q:作为一位摄影师,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用手机拍摄,什么情况下用相机拍摄?

A:在我眼里,手机是很情绪化的摄影工具,它有“随意性”和“瞬间性” 的特质。我不会特定什么时候用手机,什么时候用相机,会根据我拍摄项目的需要选择工具。

Q:你曾经提到相机越来越跟不上手机捕捉灵感的速度,手机摄影在哪些方面还有相机不能比拟的优势?

A:首先,手机很小巧,可以提供“窥视”的视角,当然这不是指不正当的行为。手机摄像头的有些角度是普通相机不可能达到的,因为是自动调焦、快门按键灵敏,所以用手机执行人大脑的拍摄指令会快于相机,往往在思索间一张很完整的照片就出来了。而且现在的手机后期软件花样繁多。但对于追求手动操纵感的摄影师来说,有相当多要求是手机达不到的。我认为,手机摄影只是摄影的一小块组成部分,它丰富了职业摄影师的拍摄工具选择和后期制作方法,也给普通大众提供了简洁有趣的拍照工具。但那些钻研摄影技术和痴迷于器材与手动操纵感的人,是不会因为手机摄影的出现而改变他们对于技术的追求。其实,所谓技术的门槛只是摄影师的一个选择而已。

Q:手机拍的照片大多像质较低,你是否会特别在意手机的成像质量?

A: 不会,我在平时多使用胶片相机拍摄,一般选用ISO 400的胶卷,为的就是追求那种粗糙的颗粒感。手机和普通数码机成像的区别就是那不可代替的颗粒和模糊感。

Q:在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手机和相机拍摄的照片大约各占多少比例?

A:没特别计算过,或许各一半吧。

Q:除了iPhone,您用过其他的拍照手机吗?是否比较过它们的优缺点?

A:最早的时候用的是摩托罗拉,之后是HTC, 其实《一次记忆》中的片子有一半是HTC完成的。

Q:下一步手机摄影最想要突破的是什么?

A:这个问题纠结了我几乎一年,在《一次记忆》从英国德比展出结束后,我就觉得这一系列带着浓浓情绪的片子似乎应该暂时告一段落了。手机的“随意”性太强,我在琢磨能否增强它的严谨性,或许在拍摄方式上,或许在后期上。现在思考中。

Q:手机摄影很大程度上是情绪化和瞬间的展现,缺少缜密细致的思考过程,对此,你怎么看待?你接下来会不会有按照某一主题进行拍照的计划?

A:上一个问题已说到,我也赞成你的说法,但我认为缺的不仅仅是缜密细致的思考过程,还有缺乏在镜头前等待的过程。手机摄影比数码相机摄影还要“快餐”,所以和iPhone现在的图片库一样,就是从日到月到年的积累。一张张完整照片出来得很快,一秒之内快门可以按许多次 。拿着手机是可以在被摄物前面等很久很久等那一刻按下快门,但这样做的人似乎寥寥无几。 因为手机摄影快速、简单、量多。这或许是照片本身“躺枪”的一种说法。手机摄影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不耐心”。我一直在做主题性的拍摄,关于下一个主题,我在考虑是否能让手机“慢”下来,虽然有些牵强,但我愿意试一试。

Q:手机拍照的一大优势是便于分享,你通常会在什么渠道分享自己的作品,这种分享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A:我有自己的个人网站。还会发到Lofter上面,还有微博、微信朋友圈、Facebook等等。分享可以让不同的人看到我的视角,而且我很乐意听取大家对于我的作品的看法。有了意见,有了观者们的期待,也会给我下一步继续拍摄提供强大的动力。

Q:您怎么看待滤镜的使用?你喜欢使用哪些种类的滤镜?

A:滤镜的使用是手机摄影的一大特色,新的后期App研发的速度如此之快,从一个按键就能完成一种风格的Instagram,到手动性极强的Snapseed,还有其他很多我说不出来的软件。每一个人对于滤镜的使用都和他本身的喜好以及当时的环境、心情有关。我似乎没有钟情于某几种滤镜,我会不断地更新我的滤镜库以及后期App,以找到新的处理方式。

Q:滤镜的使用是对真实的一种挑战,那么在真实和创新之间的平衡该如何把握?

A:这是摄影师的选择,并不是说加了滤镜的照片就不真实,它都是如实反馈了镜头前的情景,只不过加了摄影师本身的想法和情绪的体现。摄影本身就是主观的,不存在所谓真实的挑战。

Q:手机使得人人都能成为摄影师,你认为这对职业摄影师是否构成了威胁?

A:不会,手机代替不了相机,手机摄影会给职业摄影师增加摄影工作的乐趣以及拍摄主题的选择余地。他们的专业性不会因为手机摄影的普遍而受到威胁。如果有职业摄影师认为手机摄影的出现影响了他们,那我想他也不是个职业的摄影师。

Q:手机摄影的简单操作似乎并不利于基本功练习,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我本身是先通过纯手动的机械相机练习拍摄,之后接触数码单反,再是手机摄影。所以对于我来说,手机摄影只是快速实现了我脑中对于图片的想法。如果想学摄影的人,建议不要把手机当作主要输出工具,辅料即可。

Q:你觉得手机摄影是否使当今的摄影有所改变?手机摄影对摄影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A:影响肯定有,全民摄影!手机拍照操作简单,易上手,而且对于大众来说,买个手机等于买个相机。而且因为手机本身花样丰富加上拍照软件的功能性强,所以出现了一批很优秀的手机摄影师,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专业的手机摄影奖项。我认为它的出现增加了摄影的多样性,增添了拍照的形式,增强了大众的参与度,这对于摄影本身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Q:你心目中最理想的拍照手机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对现有设备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A:我对现在的手机摄像头以及拍照、后期软件都比较满意。我认为手机的像素本身没必要和相机媲美,想要高质量的影像就不要选择手机。然而我也相信随着通讯技术和新媒体蓬勃发展,新的拍照、后期软件会不断更新和增强,我很期待。

Q:你曾经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展览,也获得过一些奖项,这对年轻摄影师来说是很大的鼓励,这是否可以归功于手机摄影。请简单谈一下获奖的经历。

A:我的第一个完整拍摄项目《一次记忆》“Moments in time”在2013年受邀参加英国德比博物馆举行的“Beyond one step”艺术双年展,之后这组作品又在同年的11月份参加了丽水国际摄影节—“蜕变”浙江摄影十人展。而这一本作品集,也被选入了丽水国际摄影摄影节中“摄影与书”的单元中展示。也是因为这组作品,我选入了“2013浙江视觉人才培养新峰计划”摄影类。我很感谢我英国的导师在我对于项目主题很迷茫的时候点醒了我,发现了我当时已经拍了很久但是忽略了的手机摄影作品。手机摄影是我摄影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伙伴。

猜你喜欢

滤镜工具摄影
“绿瓤西瓜”横空出世 是滤镜合成还是“确有其瓜”
材料作文“滤镜与生活”导写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巧用”工具
渐变ND滤镜套装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