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世瑰丽 新疆沙雅胡杨林自驾

2015-05-19王剑波陈峰

户外探险 2015年4期
关键词:塔里木河胡杨树胡杨林

王剑波 陈峰

从空中俯瞰地球,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像一滴泪珠挂在地表;当飞机下降快接近些地面时,这滴泪珠恍惚又变成一只睁大的眼睛,而在她北面的天山山脉就像眼脸上高高扬起的眉毛;再继续接近地表时,你会发现这只眼睛似乎有些茫然而无助,让人顿生怜爱。原来她的眼球中呈现出一片片黄沙漫道,没有一丝翠绿点缀其间。此时的塔里木河就有如上眼线,断断续续向北伸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刻下一轮优美的曲线。

塔里木河中游、渭干河下游地带的沙雅县城,是古丝绸南北两道中的交通干线,是汉唐时期西域政治、军事、经济集中的城堡密集之地。沙雅拥有塔里木河径流的长度达220公里,这漫长水道孕育着塔河两岸辉煌。有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胡杨林,2008年初,沙雅县被授予“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胡杨林”吉尼斯纪录。这漫长的塔里木河有个重要的特性,河水的流量因季节差异而变化很大,并且在河水中携带着大量的泥沙的沉积,形成广袤无垠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远古以来河水的多次改道和沙漠化的加剧,让当地的胡杨在生死中不断轮回,造就了今天沙雅胡杨多生存形态的特征,形成了如今存活的水中胡杨和沙漠胡杨的景观。在这里也为历代诗人留下无数吟唱的、跨越着时空直指长天的死去千百年的胡杨树躯干。

幽幽古堡

为了探究沙漠胡杨的究竟,见识大漠长空下胡杨的风采,在当地人“沙雅通”王剑波的带领下,从沙雅县城出发,南经新建的其满大桥26公里后,直奔塔河南岸到盖子库木乡政府。经过盖子库木乡后再往博斯坦库木村约行驶13公里,这段路是在荒漠上行驶,由于当地全年降水量不到45mm,而蒸发量却超过了1000mm,因此地表极为干燥,汽车行驶在牧民们驴车和牲口走出来的路上,稀少的降雨量让干旱的路面早已积累厚达几十厘米的粉尘。虽然路边上都是宽阔平坦的平地,但是行驶时不能擅自偏离道路,周围沙质为主的地面较软,汽车很容易陷入其中。每当越野车过后会扬起巨大的尘土,就会遮挡后面汽车的视线,我们两部汽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向目的地行驶。

在茫茫大漠中寻找到石油物探后遗弃的沙漠公路,也是不易的事情。所谓的沙漠公路,此时也只是留下了一个时隐时现的记号而已。找到沙漠公路后再往南行驶三公里进入夹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间的塔里木河古河道,此时沿着古河道西行,计15公里后,就可以见到,在蓝天、白云、大漠与枯死的胡杨树的环抱中,一座古堡(当地人叫滚巴孜)静静地耸立在一个土坡上。

古堡椭圆形的穹顶显得异常精致,金色的胡杨叶在风中摇晃着摩擦发出声响,我踩着衰败的荒草,踏在地面各式动物的脚印上,向谜团的中心古堡走去。

这个古堡内部直径约三米多,东面有一个已经坍塌的门洞,古堡内部已经没有任何物品。经过千百年风沙的吹拂,古堡的墙面依然显得非常光滑,墙体下部有两个三角形的格子,没有任何东西支撑的穹顶还依稀可见一些精美的图案。走出古堡,我们在墙角边看到了许多陶片。相关文献资料记载,从19世纪开始,塔克拉玛干就成为世界探险家的乐园、考古学家的宝藏,楼兰、尼雅、米兰……一座座传说中的古城被发现,这些遗址中保留着远古记忆的碎片。直到现在,太多改变历史的故事、传播文明的信物,都还隐藏在茫茫沙海之中,塔克拉玛干仍然充满神秘的诱惑。

有多少这样曾经繁盛一时的文明被沙漠无情地吞噬了,多少繁华还掩埋在连绵无尽的沙丘之中。可以想像这古堡的下面原来就是滔滔的塔里木河水。如今这座古堡已成为塔里木河改道的见证,古堡周围那些尚未倒下的胡杨树的骨骸用自己的身躯书写着塔里木河道改道的历史。

株株胡杨

离开古堡,汽车出了古河道后,继续西行回到沙漠公路,往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驶去,原先计划往沙漠深处纵深行驶30公里,结果因为路面被黄沙覆盖太厚,行驶到20公里处就无法前行,这段20公里中我们两辆汽车已经多次相互拖拉自救才得以脱离黄沙的围困。

我爬上一个较高的大沙丘,旁顾左右连绵的沙丘,在这儿连一个动物的脚印都看不到,除了我们留下的足迹,余下只能见到风儿吹出的沙丘皱褶。大家坐在沙丘上感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广袤神秘时,司机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幸福,沙地上的报纸摆满才切开的西瓜,我拿起西瓜一直啃到西瓜露出青色后才扔掉,没想到我的吃法引起当地人呵呵大笑,他们指着我吃的发青的瓜皮和报纸上铺满的西瓜问我,你们那儿西瓜一斤多少钱?原来他们是笑我吃得太干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贫瘠的土地和巨大的蒸发量,只能种植些质优瓜果,当地西瓜每公斤才卖人民币三毛钱。

我们一行从沙漠中心地带回到沙漠的边缘,此时又能见到胡杨林,这些不屈的胡杨围绕着沙漠,一直延伸到天边,黄色的大漠与金色的胡杨共同组成了一幅神秘莫测、悲怆震撼的画面。沙雅类似这样情况很多,时常能看到荒漠中的胡杨,它们每年接受着仅几十毫米的降雨量,怎么可能成活呢?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的沙雅县城,所属的土地面积中,沙漠占据了绝大多数。塔里木河正好从沙漠北部的边缘穿过,因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的地下深处有着塔里木河渗透的地下水,沙漠的胡杨能从十米深的地下吸取水分,在这片黄沙中才有挺起胸膛坚强地活着,并阻挡肆虐的黄沙的胡杨。

近看每一棵胡杨,由于大风将黄沙吹起,在每株胡杨树下都有围着一卷黄沙,那是黄沙筑起的沙丘,沙越来越多,树也越来越高,胡杨虽然有些深陷“囹圄”,但是却能这样过千年。 没有任何生命能和胡杨相比,没有一种植物那么持久地坚守在一片贫瘠和少水的沙滩。可以想像在严寒的隆冬它们坚强屹立的身姿。

看来,人活不过一棵树。

盈盈秋水

塔里木河本身不产流,主要由发源于冰川、积雪的三条源流补给,在塔里木河两岸,平均径流量为45.82亿m3,其中70.0%的径流量和91.07%的年输沙量集中于7~9月,尤以七八月更集中。河水通过塔里木河中游,对土质松散的局部河床冲淤变化剧烈,泥沙沉积严重,河床不断抬升,当洪水季节时必然造成洪水漫溢。因此在塔里木河两岸留下许多沟坎、汊道、湖泊和水塘,当洪水退去后这“一潭死水”甚至能保留到来年洪水季节的到来也不干涸。因此,在沙雅见到美丽的水湾中的胡杨林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儿。

来到沙雅的第三天,盖孜库木乡王书记来电话说,他下村工作的途中意外发现一片生长在水中的胡杨林,欢迎我们去看看。长期在沙雅工作的王书记对这样的景色早已司空见惯,他能兴奋地打电话来一定是有巨大的发现。

从沙雅县城往南出发,经托依堡勒迪镇过其满(其满,维语,美丽、富饶之意)大桥后往阿依喀恰恰克水库,经过阿依喀恰恰克水库后向西南方向没有路的荒漠上行驶约大概八公里,才到达这片林子。

沿途我们见到许多一池秋色中倒映着蓝天、黄叶的江南景致,多次冲动想下车拍摄都被王书记笑呵呵地制止,通过三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之后才明白他为什么笑。这一段被拦截的河道,宽有百米。从不曾见到流淌的河中央矗立着巨大的胡杨树来看,这里在从前一定没有这么高的水位,否则这些树苗不会从水底钻出来。我们顺着河道往南方向徒步,由于边走边拍摄,到达水湾另一端的坝头整整用了四个小时。这四小时中,在水鸟的鸣唱中,领略水中原始胡杨林的秀美,嗅着潮湿的空气,感受秋天的斑斓。在倒映着无数巨大胡杨树的河畔,我的脚印和飘落的金色胡杨叶一起,留在布满野猪脚印的岸边。

在沙雅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许多类似的水中胡杨生态区,但是如此原始和巨大的却是惟一。除此之外,最有名的是月亮湾,这个充满韵味、南国风情的地方,位于县城以南,优美静谧的胡杨林中,那一潭清泉如同一对月牙,又似情人的一滴泪珠,和对面的太阳岛遥相呼应,美轮美奂。

千年不朽

在沙雅的古河道中发现一处保存完好、枯死数千年的大面积胡杨林。因这里环境恶劣、枯树造型奇特而被命名为魔鬼林。魔鬼林位于沙雅县217国道沙雅大桥以南六公里处,面积约两万亩。“生而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精神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沙雅境内因为古时河道多次变更,所以这种大面积枯死的胡杨林不止这一处。我们又去了他盖孜库木乡的一处魔王林,据说,这片古胡杨树比已经开发出来的魔鬼林的树还要粗大得多。我们兴致勃勃地驱车前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还未下车就看到车窗外巨大的胡杨树的躯干,当下车后踩在荒漠的地面,和几天来走过的感觉不同,不知道是何时曾经下过一场小雨,地面的沙土层结成约一厘米厚的一层壳,当脚踏上去时感觉到咯哒一下,地下这层壳碎了发出的声响。

这个荒漠中的胡杨都剩下骨骸,只有红柳还坚强地活着,有几个红柳的沙堆目测逾五米。周围的荒凉让我感觉自己仿佛来到外星球一般,在这儿每一步都可能是当代人踏入的第一步。我登上一个沙丘极目远眺,一侧是大漠边缘的金色胡杨,一侧是脚下这片宽阔的魔王林,而在这片魔王林的南面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地。

粗壮的魔王林提示着这里曾经是繁茂的胡杨国度,胡杨的树阴也曾经成为动物的乐园,也有过凤鸣鸟叫的喧哗。如今只剩下月亮一次又一次地爬上胡杨骨骸的肩头,冰冷的光线,肆虐的风,穿膛而过。

拍摄魔鬼林后直接到村庄午餐,我们再次席地而坐,目睹维族老乡不用一滴水宰杀好羊的真功夫。从宰杀一只活羊,到一串串沙漠红柳枝穿起来的香喷喷羊肉串,这一过程只需要半小时的时间,不得不叫人惊叹。

因为有了塔里木河水,才构成了塔里木河流域的辉煌,在历史长河中它创造了楼兰古城、丝绸之路、龟兹文化、尼雅古城等闻名于世的绿洲文明。塔里木河流域优美独特的胡杨林和神密辉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大批自驾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探寻。

猜你喜欢

塔里木河胡杨树胡杨林
赞胡杨树
胡杨赞
永远的塔里木河
塔河生态输水 胡杨风景更美
看一本发黄的书走神
额济纳旗胡杨林
额济纳的胡杨林
胡杨树的三千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