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功臣李钟玄

2015-05-19杨晓璐

党史纵览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地志愿军阵地

杨晓璐

李钟玄(1918-2015),河南省济源县人,1936年毕业于济源师范学校,任小学教员,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队长、排长、连副政治指导员、连政治指导员、连长、营长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历次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副团长、团长、第十五军随营学校副校长,参加了白坡、赵家厂、清化、宝丰、洛阳、登封、郑州、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历任副师长、代师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东线防御、夏季反击战,指挥志愿军一八〇师打了翻身仗;和平建设时期,历任舟嵊要塞区司令部参谋长,驻印度尼西亚、阿尔巴尼亚大使馆武官,总参情报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5年离休。2015年1月逝世。

2015年1月26日上午,百度新闻的一则标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北京卫戍区原司令员李钟玄病逝 是抗美援朝功臣”。点击进入后,是一则新华网发布的简讯:“北京卫戍区原司令员李钟玄同志(大军区副职),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从凝练的简讯中,人们似乎很难对这位1955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的开国将领有更直观的印象,李钟玄这个名字也远不如同是河南老乡的许世友、郑维山、张祖谅、尤太忠等开国将军们响亮,许多人都是通过《李钟玄战斗日记》这本书才知道他的。然而,正是这位似乎鲜为人知的战将,带领着曾在朝鲜战场遭受重创的一八〇师走出了失败,谱写了新的篇章,书写了新的辉煌。

卢沟桥的隆隆炮声,燃起了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的熊熊斗志,身为一名普通小学教员的李钟玄毅然投笔从戎,于1938年10月参加了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从文弱书生到沙场战将,李钟玄参加大小战斗数百次,先后8次负伤。在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中,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旅七十六团团长的李钟玄,带领部队直捣黄维兵团指挥部,全团集体立功。1949年2月底,第九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七十六团随即改编为第十五军四十四师一三〇团。在渡江战役中,李钟玄又带领全团勇夺“渡江杀敌第一功”。1951年3月,李钟玄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四师副师长,到职第二天便率部入朝参加第五次战役,协助师长向守志指挥部队突破美军三师涟川防线,大胆穿插,连续作战5昼夜,歼灭美军第二师三十八团大部,毙伤敌人1700余人,俘虏240余人,成为第五次战役中相当重要的一次胜仗。

就在李钟玄跃跃欲试争取更多战果时,一纸任命却令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自己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原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军一八〇师在第五次战役中遭敌包围,损失惨重,全师7000余人只突围出去300余人。为改变局势,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调李钟玄出任一八〇师代师长。李钟玄临危受命,而且是以“代师长”的身份以及在政委、副师长均没有到任的情况下,带领一支受过严重挫折的部队浴血新生,这是前所未有的难题和考验。这位在部属看来颇有儒雅之风、谦和之气的战将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做压力。在师参谋长王振邦和政治部主任袁本慧的帮助下,李钟玄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八〇师的整顿与建设中,到1952年10月,经过兵员补充、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全师上下13000余人士气高昂地高喊出了打翻身仗的口号,浩浩荡荡重新进入了一线战斗阵地。

谁知就在此时,李钟玄被告知收到志愿军司令部来电:撤销一八〇师番号,改为独立师,由志司直辖。此时的一八〇师全体官兵正憋着一口气,要报仇翻身,一吐第五次战役失利时的那一口恶气,这纸命令一旦正式下达,无异于一盆凉水浇在官兵心头,而且其消极影响势必难以挽回。想到此,李钟玄立即向既是直接首长又是河南老乡的军长张祖谅痛陈利弊,张祖谅也积极争取,最终上级决定一八〇师的建制与番号保持不变。李钟玄长出了一口气,更加坚定了带领全师将士戮力同心,誓死打好翻身仗的决心。

潜伏扬威

1953年5月,为配合停战谈判,进一步打击敌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了强大的夏季反击战役,志愿军司令部指示:六十军以打击南朝鲜军第五师为重点,以方形山、883.7高地为主要攻击目标。方形山位置重要且由南朝鲜第五师重兵把守,是块硬骨头,军长张祖谅考虑再三,决定由李钟玄指挥一八一师五四一团攻占方形山。这显然是一个颇有意味的决定,让一八〇的师长指挥一八一的部队,说明张祖谅对李钟玄作战指挥的信任;而不让李钟玄带领一八〇师攻打方形山,又足见张祖谅在使用一八〇师上的慎重。然而,李钟玄并不接受军长的“良苦用心”,因为方形山就在一八〇师的防御正面,于情于理都应由一八〇师打,再说一八〇师正愁没有翻身的机会,就算这是一场风险之旅,但又何尝不是一场荣誉之战?

于是,李钟玄坚持要求由一八〇师五三九团担任攻占方形山的任务。张祖谅理解李钟玄的心情,便退了一步,同意五三九团助攻,攻打敌军方形山敌军阵地的一小部分——东山腿。李钟玄自然不会满意,便采取“迂回”的方式,建议加大攻击纵深,由五三九团在五四一团的攻击目标——1至3号敌环形阵地以南地域攻击敌4、5号环形阵地和西北山腿,这样可有效反击敌人的反扑。张祖谅和其他几个军首长商量后,便又退了一步,同意了李钟玄的建议。一八〇师终于得到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仗是连“吵”带“闹”地要回来了,但打仗可不是吵架斗嘴。李钟玄的头脑相当清醒,与五四一团相比,五三九团的进攻难度很大。五四一团早在4个月前就秘密挖了一条长达129米的坑道,在东山腿附近还有3条临时屯兵坑道,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接敌运动距离;而五三九团准备时间短,目标又是敌纵深阵地,光接近敌人就要翻越一座大山……不过,李钟玄并不担心,部队高昂的士气令他底气十足。一个大胆的作战方案在他脑中形成了:2个连于进攻前一天夜间进入敌侧后潜伏,待次日我炮火准备后突然发起攻击。

5月26日20时,五三九团的2个连准时出发,与五四一团的2个连分别进入了潜伏待机位置,他们的任务并不复杂,但执行起来却不简单:在敌人阵地前沿“不动声色”地潜伏24小时!五三九团的2个连潜伏区域尤其危险,其四面都有敌第五师的守军。好在方形山一带森林浓密,南朝鲜军白天又不敢脱离阵地。不过,潜伏的将士中还是接二连三有人被流弹击中,但为了胜利,为了一八〇师的荣誉,受伤的人都紧咬嘴唇,默默忍受着痛苦的煎熬,保持着绝对的静默……

又一个夜幕降临了。一切准备就绪!22时05分,我军声东击西的炮火准备开始了,160门火炮向敌阵地猛烈轰击,潜伏在敌阵地前沿的志愿军勇士们犹如神兵天降,沿着9个方向,如9支利箭般向敌阵地发起冲击。一时间,杀声震天,步枪射击声、手榴弹爆炸声响彻敌阵地,仅14分钟,将士们就全歼敌1个加强营,并占领敌军全部阵地。在接下来的8天坚守战斗中,李钟玄指挥部队挡住了敌人的疯狂反扑,仅五三九团阵地就击退敌营规模的反扑50余次,把敌第五师打得溃不成军,又将前来增援的敌后续部队打得焦头烂额,取得了毙伤敌2400余人的骄人战绩。

这一仗大振一八〇师军威,极大鼓舞了官兵士气,也开创了志愿军在敌阵地前沿和纵深潜伏的战术先河,为之后的志愿军大规模潜伏战术摸索了经验。

接力攻坚

方形山战斗结束未几,六十军首长便决定以一八〇师的五三八、五三九、五四〇3个团为主力攻打敌949.2、870高地的敌一线主阵地。任务更重了,难度也自然更大了。如何在连续作战中取得更大的胜利?李钟玄开始动起了脑筋。他与其他几个师的领导反复商量后,制定出一个方案周全、协同密切的作战计划:五三九团居中主攻,目标直指敌核心的949.2高地;五三八团为左翼,进攻870高地;五四〇团为右翼,攻击无名高地。3个团并肩战斗,在5公里宽的正面上同时向敌发起进攻。

949.2高地由南朝鲜军4个营防守,碉堡林立,工事坚固。李钟玄决心趁敌人还没摸透我军战术特点,再来一次前沿潜伏,而且这次规模更大,潜伏兵力将达到上千人。然而,正当李钟玄紧锣密鼓地排兵布阵,并将进攻日期定于6月15日时,开城谈判双方达成了6月14日停战的口头协议,紧接着李钟玄就于6月13日午夜接到了军长张祖谅的电话:志司指示,14日的仗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再不要打了。打不打你们自己考虑,没有把握就算了。

开弓岂有回头箭!李钟玄和其他几位师领导迅速统一了决心:打!为了一八〇师的崛起,就不能保守已有的胜利,就能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哪怕伤亡再大,也坚决要打!

受李钟玄和一八〇师高昂士气的感染,而且眼看着949.2高地一战将是最后一仗,6月14日这天,志愿军三兵团司令员许世友、二十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和新任司令员杨勇等人不约而同地齐集六十军指挥所龙门山观战,他们要亲身感受一八〇师打击敌人的英勇和顽强。千钧重担陡然压在了李钟玄的肩上,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当时的心情:“又兴奋又担心,打好了万事大吉,打不好怎么交代……”

6月14日20时30分,170门火炮向敌949.2高地发起了猛烈轰击,激烈的战斗打响了。15分钟的炮火准备结束后,在敌前沿潜伏了整整一天的1200名突击队员突然发起冲击,南朝鲜军都没来得及进行拦阻射击,志愿军将士们就已进入纵深地带,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战斗。战斗结果是超额完成任务:敌949.2、870高地全部被拿下,扩大阵地面积23平方公里,歼敌3个整营和1个营大部共1500余人,俘敌250余人,缴获坦克4辆、榴弹炮4门、迫击炮31门、轻重机枪70余挺、通讯设备70余部。李钟玄交上了一份令所有人满意的答卷。

智谋勇断

李钟玄与许多人的看法一样,都以为949.2高地一战是最后一仗,和平就在眼前。不料,李承晚集团却公然破坏停战协议,无理扣押朝鲜人民军数万名战俘,并叫嚣着要单独打下去。此举激起了志愿军全体将士的极大愤慨。为狠狠打击南朝鲜军,志司决定发起规模较大的金城战役,计划投入5个军近30万兵力,分东、中、西3个集团,在25公里的宽阔战线上向敌发起进攻。

六十军为东集团作战部队,作战地域山高水急,张祖谅决定以一八一师为主攻部队,一七九师和一八〇师从新占领阵地南渡北汉江攻占白岩山。7月14日中午,一八〇师奉命插入敌军纵深处,李钟玄随即命令五三八团和五四〇团克服大雨倾盆、江水暴涨等不利因素,强渡金城川,实施穿插迂回作战。15日12时,五三八团团长庞克昌、副团长曹有荣率部歼灭南朝鲜十八团和二十团各一部,俘敌营长以下40余人,成功攻占黑云吐岭及其以南的敌军阵地;与此同时,五四〇团团长周光普、政委李懋召率部占领818.9高地,并在21时左右攻占了白岩山主峰及1118高地,与五三八团胜利会合。捷报频传,李钟玄却丝毫没有懈怠,指挥部队全力东进,于15日21时抵达北汉江西岸。此时,一八〇师已突入敌后纵深达15公里,进攻速度为全线之冠。由于其所攻占白岩山等敌军阵地地势对按照实际控制线划分非军事区意义重大,志司和六十军归属的二十兵团遂要求一八〇师固地据守,其他参战部队则加快往南进攻,以期与一八〇师靠拢取齐。

不料,受恶劣的天气复杂的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其他部队打不上来,无法与一八〇师靠拢取齐,致使一八〇师的右翼完全暴露在敌面前。17日,南朝鲜军3个师的兵力在空中和地面的强大火力支援下,对一八〇师阵地进行了成批次、成建制的疯狂反扑,一八〇师官兵在既无坚固阵地依托又无纵深火力支持的情况下,奋勇作战,顽强击敌,没有子弹了就用石头砸,有的连队打得只剩下两人。

部队孤军突出、侧翼暴露,加上后勤补给困难、炮火支援不上,眼前的这一切与1951年5月下旬一八〇师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回撤时的危险处境何其相似!危险近在眼前!撤还是不撤?全撤还是撤走一部分?李钟玄陷入了沉思。

白岩山位置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不能轻言放弃;但形势已对我十分不利,倾己所有也可能保不住阵地。“一八〇师绝不能重蹈覆辙!”这是绝对不可突破的底线!想到这,李钟玄以不怕背骂名、不怕被处分的勇气,在上级对自己迅速后撤的建议还没有下决心之前,命令除留五三九团一个营坚守金城川南岸的461.9桥头阵地外,部队全线后撤。此后,志司和兵团最终批准了一八〇师后撤。18日,五三八团和五四〇团刚撤出金城川,敌军大部就追到了江边。事实雄辩地证明,李钟玄的决策完全正确,避免了一八〇师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

李钟玄在朝鲜战场上书写了辉煌,但他坚持认为个人永远是沧海一粟,胜利归功于一八〇师的全体官兵,就是到了晚年,每当有昔日战友说起他在朝鲜战场的骄人战绩时,他最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别的同志率领一八〇师同样会打翻身仗,我只是适逢其时而已。”

(责任编辑:胡北)

猜你喜欢

高地志愿军阵地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打造孝善高地 与鄢陵同行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
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的作战要览
灾难现场,这支华侨华人的“志愿军”令人动容!
科学游戏孩子交往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