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巅峰寻梦 西藏珠峰大本营自驾

2015-05-19陈峰

户外探险 2015年4期
关键词:绒布大本营珠峰

陈峰

寻梦珠峰大本营

记得当年我第一次前往珠峰的时候是春节期间,冬季的珠峰大本营空无一人,丰田4500甚至可以长驱直入,直到被道路表面40厘米厚的结冰阻挡时才停下来。当我独自站在珠峰脚下仰望着这世界第一高峰的时候,周围寂静得可以听到风拂过面孔时的声音。藏族朋友增多对我说:人一生怎么都得来这儿看看,做生意的老板更应该来,看着高峰生意就能高升。看到他一脸肃穆崇敬的样子,可以想见,珠峰在每一位藏族同胞的心目当中,就是一尊无可替代的神祗。

大部分来珠峰旅行的人,如果喜欢摄影的话一般都会在到达的第一天就急不可待地在绒布寺拍摄珠峰的落日,第二天一早爬起来就在住宿点旁边择机拍摄珠峰日出,然后,才有时间在大本营里漫步溜达,细细查看,认识珠峰大本营的全貌。

大本营驻扎在距离珠峰峰顶直线距离19公里、海拔5200米的一块河滩上。长方形的河滩上,用帐篷围起一个圈,中间矗立着一面国旗,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里不但有藏族帐篷,还建有旅馆、茶座、商店甚至邮政所,这些设施都能够为来到这里的登山者和旅游者提供服务。如今,驾驶越野车已经可以直接到达住宿的帐篷门口了,虽说路况还是比较差,但已经可以满足很多自驾者近距离仰望世界之巅的梦想。

大本营的帐篷旅馆,都起了有当地民族文化气息的名字:珠穆朗玛欢乐旅馆、珠峰牦牛旅馆等,在每个房间的中央位置都有一个烧牛粪的茶炉,向老板买一壶20元的甜茶就可以很好的打发时间了,只是因为太阳能电池的电力不足,在昏暗的灯光中整理行李极为不方便。夜间寒冷的天气更是很多人难以适应的,不过没关系,可以付给老板10元小费,让他在夜间起床为炉子再添上一次牛粪之后,便能抵御珠峰脚下瑟瑟逼人的寒冷了。

同行的朋友中最能安然自乐的就是几位新加坡的影友了,他们中有人已经八次跟随我一起到国内外自驾采风,在住宿的丹增雪吉旅馆中,播放着喜爱的音乐,喝着自己冲泡的咖啡,一副自得其乐很是享受的样子。

在海拔高达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高原缺氧使得大部分摄影师都会躺在床上无法入眠,尽管如此,也是甘之如饴,因为圆了大家人生中的一大梦想。

通往梦想之地的天路不平坦

去珠峰的自驾爱好者大部分都是租借丰田4500越野车,不过,在藏地跑着的大都是已经开了20年左右的老车了,这种车每公里四元,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只是车子老了什么毛病都有,不是空调不行便是雨刮器坏了。当然,也有一些人想驾自家的车上珠峰大本营,敢去吗?我的回答是,只要是车就成!不同车型的区别在于行驶的时间和遇到极端情况下安全系数有所不同。多次见过普通桑塔纳在珠峰大本营摇晃着,到大本营看车和日常有所区别,在这里谁的车越破烂就觉得自己越有面子。当然,为了安全,还是四驱越野车最靠谱。

出发前一定要记得到维修站去认真地检查车辆,特别是制动和悬挂,另外,最好携带备用机油一桶、车辆备用钥匙、火花塞一颗、启动桥接电缆、拖车绳,反光三角牌(最好带件反光背心)、加气泵、补胎工具、随车工具(特别是千斤顶是否有效)、保险一套,还要至少一个完整的备胎(带钢圈),天路险峻,备份一定要做好。

从定日出发后在路边可以见到一块写有距离珠峰大本营102公里的路牌,从这之后的102公里中,汽车垂直升高约一千多米,从海拔四千多米上升到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麻烦的是全程都是搓板路,而且弯道极多犹如一条巨蟒在山间游荡。这段路绝对考验的是经过这儿汽车的避震性能,越野车能保持在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前进,其他车辆就得根据自己的车况缓慢前行了,有人甚至带了避震器做自己更换的准备。还有一个诀窍就是给车胎减压,让车胎气压在两个大气压左右,利用柔软的车胎来避震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气温常年零下30℃左右,大本营的气温在夜间时常达到零下十来度。住在藏民搭建的游客之家帐篷中,夜间使用烧牛粪的方式来取暖,因此睡觉时不会觉得寒冷,但如果要走出帐篷时,就一定要注意防寒了。珠峰地区因为气温低风速大,需要穿防风保暖的外套,手套、围巾、帽子缺一不可。还要防止裸露出来的皮肤接触到相机和三脚架上金属部位,在极冻的环境中,皮肤会粘在金属上而受伤。自驾出行,可以比较方便地携带一些瓶装的氧气。

大本营的帐篷旅馆里,一个帐篷一般可以住5~6人,帐篷内藏式的床铺有些类似于我们平时使用的三人沙发,床板是在硬木板上铺垫一块毛毯,不用担心床铺太硬,堆在房间床头有一人多高的一叠棉被就是给旅客预备的,自己动手铺吧。如果用星级酒店的标准来看这些棉被的脏乱一定不合标准,但在这种极地环境下却也相当正常,我曾经带着美国、新加坡、英国人入住帐篷旅馆,对卫生要求极高的老外们也依旧酣然入睡。如果你依然对此有所担心,那就带上个薄睡袋来隔开这些棉被吧。

珠峰看点

如果你非常喜欢摄影,那么千万记得至少得携带两块以上的电池。低温地区电池电量消耗快,哪怕未装入相机的电池也得放在贴身衣服的口袋中来保暖。而正在相机上使用的电池,最好使用10分钟后就取出来,更换放在口袋中保暖的电池来用,用10分钟,再取出来,再换。如此这般交替使用电池,能够大大延长电池在低温环境中的工作时间。那么我现在就来给大家推荐一些前往珠峰的看点,以及一些你可能想要拍摄的地方。

藏传佛教永远都是那么匪夷所思,在海拔5100米的海拔高度还要依山而建五层高的寺庙—绒布寺,据说当初之所以把寺庙建得这么高,主要是图这里清静,便于休息。绒布寺信奉宁玛派。寺外白塔下的玛尼堆是当地佛教信徒们为自己祈求好运的。绒布寺主殿正面供有释迦牟尼、莲花生等佛像。僧尼同住一个寺庙开展佛事活动,兴盛时曾拥有僧人三百多名和比丘尼三百多名,二十多个殿堂;现在只有僧、尼20人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建议最好不要进入寺庙拍摄,借用绒布寺为前景拍摄珠峰已经很美了,不要打扰僧众的生活。

从这里向南眺望,可以看到珠峰山体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群峰之间,令人望而生畏。在绒布寺已感到珠峰近在咫尺,在这里可用绒布寺的白塔和经幡做前景拍珠峰,这也是最常见的珠峰画面。在寺庙后面的山坡上有一片埋葬高僧骨骸的塔林,从公路爬上这片塔林只要10分钟左右。清晨,用塔林的轮廓做前景,透过塔林的轮廓远眺珠峰夺目的光芒,眼前这种短暂和永恒的画面会令人陷入良久沉思。在绒布寺至登山大本营之间的老绒布寺废墟一带,这里可以利用绒布河水面和老绒布寺的废墟做前景拍摄珠峰,尤其是老绒布寺东面的山体峭壁在夕阳下一片金黄,岩崖错落狰狞,好似走进了一个魔幻世界。

珠峰下的绒布冰川融化形成的绒布河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叫做绒布河谷,河谷平均海拔4000米,河谷中分布着大片翠绿的田野和一座座绿树掩映的村庄。河流是孕育文明的动脉,是珠峰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较集中的区域。河谷边黄褐色的山体断面显现出明显的挤压皱褶,这些刻在岩石上的印记清楚地表明了青藏高原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迁。驾车慢行于河谷之中,可以拍摄到这种壮丽的景象,这段路停车拍摄还有一大好处是让汽车也能休息片刻,防止避震等部件因高温损坏。

绒布河谷最美的季节是在7月左右,此时来到这里,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与绿色的青稞交织在一起,头扎红色头布的藏族小伙子,驾着具有南亚风味的四轮马车行进在黄绿相间的田野间,悠闲的牧童则赶着群群牛羊漫步在河边,此情此景是取景框中的最佳画面,当然,静静地坐在这里欣赏美景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珠穆朗玛峰的旗云,时而像一面旗帜迎风招展,时而像波涛汹涌的海浪,忽而变成袅袅上升的炊烟,刚刚似万里奔腾的骏马,一会儿又如轻轻飘动的面纱,堪称世界一大自然奇观。能拍摄到旗云是你的运气,拍摄时焦距运用得当很重要,旗云离开了珠峰就显得单薄,假如把珠峰看做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那么旗云就是他头顶的帽子,扬起的发梢。旗云的形成和珠峰顶的风速有关,一般来说风速低容易形成漂亮的旗云,每年的4~5月都是登山的最佳时机,此时珠峰峰顶风速低也是拍摄到旗云的最佳月份。

日照金山恐怕是每一个摄影人的梦想吧,当阳光低角度穿过大气层时,通过的大气厚度最厚,这时只有红色的光才能透过,因此在雪山上就形成了日照金山的奇特景观。珠峰因为其8844米的海拔,不仅能被低角度的光线照射到,还会被低于地平线的光线所照射,因此珠峰的日照金山非同寻常。在日出、日落前后几分钟内珠峰将被色温低呈橙黄色光线所染,此时按下快门必能拍出大片。除了7月、8月雨季之外,见到珠峰日照金山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记得去年8月到达珠峰时,眼见珠峰云雾缭绕,竟然在日落前乌云雨雾散去,幸运的我竟然遇到九天以来第一次再现的日照金山美景。

猜你喜欢

绒布大本营珠峰
咦?珠峰“身高”在变?
绒布冰川的内心独白
揭秘珠峰身高
每年都在长高的珠峰,是怎么测“身高”的?
天使的魔术
秋冬绒布好烧 看女星怎么穿出优雅
趣图大本营
走进国粹脸谱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