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要刊速览
2015-05-19
《明镜》2015.5.11
拼爹时代
德国一贯号称的社会公平是个谎言吗?在儿童的未来问题上,这个问题体现得尤其严重。量化数据显示,出身于贫穷家庭的孩子在营养摄入、心理健康和额外受教育机会上都严重弱于富裕家庭出生的孩子。以社会流行的“成功”标准衡量的话,确实有些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正符合皮克迪在《21世纪资本论》中所说,西方社会穷人的上升通道呈现越来越堵塞的趋势。简单地说,买不起电脑用不上互联网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可能是无法想象的。
《时代》2015.5.18
想改变印度的莫迪
莫迪想改变印度,但他会成功吗?自上台以来,莫迪频繁出访,缓和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并主动向美国示好。在国内,他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改善国内投资环境、整治官僚作风、吸引外资等。然而莫迪先前在古吉拉特邦执政时骄人的经济数据能否惠及全国?之前的人权记录是否能让他恰当地处理少数族裔问题?接下来的四年任期中,他是否能激发印度巨大的潜力?这些仍是疑问。
《经济学人》2015.5.9
人工智能的黎明
在硅谷热衷于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今天,霍金、盖茨和埃隆·马斯克不约而同地担心人工智能可能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人类必须正视这些威胁,但不必盲目地担心。因为今天的人工智能是通过数字处理来模仿人类智慧,类似好莱坞大片中超人类认知能力的自主机器离我们还很遥远。但人类应该防患于未然,社会需要一套具体的监管方法来引导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
《纽约客》2015.5.11
城市生活
“二战”以来美国城市黑人社区发生的大骚乱都是警察引发的。有可能参加大选的马丁·奥马利在1999至2007年担任巴尔的摩市长,是他引入了零容忍的治安策略。谋杀案确实减少了,但去年巴尔的摩发生了211起谋杀案,有189位受害人是黑人男子。当地人批评的不只是警方,而是它象征的教育、就业、健康、住房等所有失败的社会政策,年轻黑人的失业率高达37%。
《旗帜周刊》2015.5.18
受害者的崛起
如果希拉里赢得2016年的大选,她将是第二位平权法案总统。跟奥巴马一样,她能当选部分是因为和她的政治哲学与才能无关的因素。很多人把票投给奥巴马,就像许多女性把票投给希拉里,是因为那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高尚。如今美国人选总统不是根据候选人的能力,而是根据他们出生时的偶然属性:因为他们是黑人或者女性,因为他们是某个受害者群体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