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视野中大学生自杀意念问题研究
2015-05-17楚江亭
楚江亭 姜 男
一、问题的提出
(一)值得关注的大学生自杀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频繁出现大学生自杀问题。从 2001年1月1日至 2008年12月21日,全国共有705 名大学生自杀,其中568 人死亡,137 人存活,自杀死亡率80.6%;且大学生自杀人数逐年增加,死亡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如从2001年到2002年自杀大学生人数增长了237.5%,从2002年到2003年增长了129.6%;除此之外,大学生自杀还表现为女性人数多于男性,学年末最多、寒暑假相对较少等特点。①楚江亭:《风险社会视野中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省思》,《人文杂志》,2010年第1 期,第177-179页。上述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这一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与解决。
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根据自杀的不同阶段和结果将自杀细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三个基本阶段。自杀意念是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①Krug,Etienne.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 (Vol.1).Genève: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185.,轻则表现为短暂地认为生命无价值和有死亡愿望,严重时可有具体的自杀计划甚至满脑子都是自杀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自杀行为,有人也称其为自杀意图、自杀念头或自杀想法等。②李献云,费立鹏,张亚利等:《Beck 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大学学生中应用的信教》,《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第11 期,第862-866页。自杀未遂是采取了结束自己生命的行动但未导致死亡后果的行为。③Krug,Etienne.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Vol.1).Genève: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185.自杀死亡是指个体采取故意伤害或毁灭自我的行为,且行为的结果导致了个体的死亡,又称自杀成功、自杀已遂或完全性自杀。④肖水源,杨洪,萤群惠等:《自杀态度问卷的编制及信度与效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第4 期,第250-251页。可见,自杀者往往先有自杀的想法,之后再逐步发展出自杀行动。从形成自杀意念阶段到采取相应的自杀行动再到最终造成毁灭性、不可挽回的自杀死亡结果的整个过程,预防自杀的关键就是要将自杀消灭在萌芽状态,即有效地控制自杀意念的产生。因此,对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就成为有效预防、防止自杀行为产生的前提与关键。
(二)相关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曾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自杀意念进行过深入探讨。如Wasserman 等人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提出“应激—易感模型”,发现不同人在面对同一种经历或遭遇时反应不尽相同,这与个体在面对外在刺激时的表现和素质因素如何与环境之间互动有重要关系⑤Phillip·L·Rice.Health Psychology.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Cernat和Vasile提出“聚合优化模型”,试图通过探讨大脑加工信息的通路来了解自杀意念与行为的发生机制,强调认知因素在个体自杀意念中的作用,自杀受个体对自我、经济地位、关系、职业、健康状况等的看法,以及对生命、死亡和自杀态度的影响⑥Cernat.V.A.Coherence.Optimization Model of Suicide,2000.。逃避自我理论认为:自杀意念不仅存在于人生每个阶段,而且与负性生活事件、不恰当归因、认知特征、消极情绪、人格特征等均有密切关系⑦Dean,P.J.,Range,L.M., & Goggin,W.C.The Escape Theory of Suicide in College Students:Testing a Model that Includes Perfectionism.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1996,26(2):181-186.。
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状况、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方面。在发生状况方面,与普通人群相比,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的水平较高,由于研究方法、取样等条件制约,不同研究得出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较大⑧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第9 期,第765-768页。⑨徐慧兰,肖水源,玛珊珊等:《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第4期,第288-291页。⑩胡志红,郭强:《军医大学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医学教育探索》,2008年第2 期,第222-224页。。同时,大学生自杀意念所呈现的特点很难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⑪葛小锚,胡键,王军,宋燕,袁新芬,许家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自杀态度的调查》,《四川精神卫生》,2005年第2 期,第86-88页。⑫王军,葛小锚,胡建,宋健,戴敏誉:《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第9 期,第830-831页。有些甚至相反⑬王德全,汪保国,周卫平,陈思东,肖健:《医药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研究》,《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第1 期,第21-22页。。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因侧重某一因素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如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⑭黄乔蓉,刘博,冯铁蕾:《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年第3 期,第210-213页。、人格与自杀意念①Hamilton,T.K., & Schweitzer,R.D.The Cost of Being Perfect:Perfectionism and Suicide Idea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Journal of Psychiatry,2000,34(5):829-835.、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②Sussie,E.Socio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Suicide Ideation:A Comparison Between American and Ghanaian College Samples.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2003,33(2):165-171.等,难以归纳出一致的结论。
可以看出,相关研究中从某一学科或某单一因素与自杀意念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而从综合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不少研究几乎不涉及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家庭背景、社会交往、高校管理等问题。我们知道,当代社会正处于巨大的变革、变迁时期,“风险”替代了“危险”,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指出: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不仅外物、环境是风险的根源,而且我们自身、我们的群体业已成为风险的根源。在他看来,首先,当代社会风险的规模和范围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的社会是局部的、区域的风险占主导地位,而今天处于全球化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各种全球性风险与危机。其次,风险的程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此前的社会,风险一般只对局部的个别人产生影响,而当代各种风险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均构成威胁。再次,风险社会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第四,当代社会风险具有高度复合性与复杂性特征。由于人类实践活动导致风险广度和深度的变化,风险的构成及其后果趋于高度复合化和复杂化:从自然风险转向人为风险;从个别风险、区域风险转向全球性风险;从物质利益风险转向文化风险、道德风险、理论风险等非物质风险;从单一风险后果转向多重风险后果;从单一风险主体转向多重风险主体;从简单应对方式转向综合应对方式。
贝克、吉登斯等学者对风险社会的起源、特征、风险的作用、规避风险的路径以及风险社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指出社会生活中的例行化、惯例、有序性消失了。显然,作为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相对脆弱的大学生,在“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强的社会生活中极易产生“本体性安全威胁”“信任危机”“存在性焦虑”“茫然无助”等人生风险问题,“抑郁”“无意义感”“自我认知失调”“焦虑不安”“自杀意念产生”等问题也不断涌现。正如涂尔干指出的,当个体与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③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因此,考虑到当代社会已成为风险社会的现实,从风险社会的视角,综合多种因素,重新探索大学生自杀意念问题,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经过文献研读、多次讨论、前期的预调查及反复修改,我们编制了《风险社会视野中大学生自杀意念问题的调查问卷》。问卷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本信息、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状况、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个性/人格特征因素(冲动、焦虑、抑郁等),大学生认知因素(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二是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家庭收入状况、家庭和睦度、家庭教养方式等),高等院校管理因素(学生生活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及组织活动等),大学生同伴交往因素;三是风险社会影响因素(不确定性、惯习打破、本体性安全、存在性焦虑、信任感缺失、消极行为、无意义感等)。调查问卷设计的具体维度,参见表1。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前期访谈,也开发了相关维度的访谈提纲、有关观察记录表。
(二)样本概况及数据处理
1.量化研究部分: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整群随机取样方法,抽取了北京两所部属高校的大学生450 人作为调查样本,共发放问卷450 份,回收问卷403 份,有效问卷385 份,有效率为85.6%。数据采用SPSS20.0 进行了分析。具体样本描述详见表2。
2.质性研究部分:从上述量化研究部分的结果中,选取各个维度自杀意念较高的12 名大学生(每一维度2 名),进行了深度访谈、不定期观察。访谈结果采用了 Nvivo8 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了处理。
三、数据处理及分析
(1)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分析
1.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状况
结果显示,在自杀意念的三个指标中,均数最高的是“我有过要突然消失,远离一切的念头”;其次是“自己现在的生活糟透了,我感到无助和绝望”;第三是“有时候我会冒出还是死了算的想法”。有效样本构成及具体结果见表3。
表1 风险社会视野中大学生自杀意念调查问卷设计维度
以上述三项指标中三项“基本符合”为基准判断标准进行筛选可知,部分调查对象的选择呈现出一致性,在所抽取的样本当中有9.08%的调查对象对此均做出“基本符合”与“符合”的选择,说明这一比例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杀意念。
2.个体因素与自杀意念
大学生个体因素分为个体情感体验、个性(人格特征)和认知特征三个部分。在个体情感体验方面,大学生个体情绪体验虽以积极情绪为主,但消极情绪如郁闷、抑郁、焦虑不安普遍存在于大学生身上,而个别极端情绪如愤恨、活着没意思等,则存在于部分大学生身上。如图1所示。
个性/人格特征中,各指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焦虑水平、冲动情绪等均与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在自我认知方面,重点考查的两个指标,“生活中不被需要”与“占有欲强烈、不愿与他人分享”和自杀意念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
3.家庭环境因素与自杀意念
通过对家庭教养方式、和睦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和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参见表4):家庭教养方式(如父母期望过高、管教方式严厉等)与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家庭和睦程度主要分为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三个维度,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个人和兄弟姐妹的关系与个人的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家庭结构方面,家人的关怀和支持与自杀意念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负性家庭事件的两个指标:“家庭经济状况急剧恶化”与自杀意念之间关系密切,而“父/母得了重病”与自杀意念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表2 具体样本描述统计表
表3 样本自杀意念状况指标的描述(N,%)
图1 情绪感受分布图
4.高校管理因素与自杀意念
在该方面,课业负担、升学压力、成绩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较大,如“作业/课题任务过多,心烦意乱”;“升学(读研/读博)压力大”;“考试经常考得不理想”等。学生管理和生活管理部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奖励与惩罚、参与学校或相关社会团体活动、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均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显著相关(参见表4)。
表4 各影响因素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关系
5.大学生同伴交往因素与自杀意念
图2 交往方式及体验对其影响的描述
结果显示:大学生同伴交往与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见图2)。其中,21.2%的大学生认为孤独感对自己产生较大影响;13.6%的大学生认为参与集体活动时的不良感受对自身有较大影响;15.6%的大学生认为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如误会或遭冷遇对其有较大影响;7.8%的大学生认为冲突事件对自己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交往亲密度方面,拥有朋友的个数与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见表4)。同时,结果还显示:大学生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集中于家庭、同伴及朋友群体,教师、恋人、亲戚次之,而党团工会以及宗教、社会团体等,则不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
6.意义感缺失与自杀意念
研究结果显示:意义感、信任感、安全感的缺失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充分说明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意义感等的缺失及情绪体验与自杀意念之间的高相关关系。
(二)各影响因素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关系
通过将各影响因素与自杀意念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可以发现:风险社会因素(意义感、信任感、安全感的缺失)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个体因素,个体心理及认知因素与自杀意念的相关系数也达到了0.3 以上,是重要原因之一;在高校管理方面,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与自杀意念之间相关系数较高;家庭背景方面,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结构对自杀意念影响较大;同伴交往的方式和体验,以及交往密切程度对自杀意念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同伴是大学生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之一,能否与同伴保持密切的关系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其他影响因素,如学校管理中的生活管理、家庭特征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和睦程度等,则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相对较低。
依据以上综合分析,我们构建了风险社会视野中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模型,见如图3所示。
图3 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相关关系模型
四、风险社会对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
(一)风险社会中大学生“意义缺失、信任危机、安全感威胁”对自杀意念产生显著影响
转型期的中国正处于风险社会、全球化的漩涡之中,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及社会心理等的变革,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不确定性倍增、社会失范现象增多等一系列问题。由此,适应以往生活习惯的人们逐渐开始感到不适应、不习惯、不安全,乃至出现困惑、无意义感、不安全、恐惧及怀疑心理。对个体、群体、社会存在的焦虑(或称存在性焦虑)问题,也已成为今天诸多大学生的普遍心态,身处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当代社会,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安全感、信任、对他人的体验与判断等均产生了诸多变化,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自我的迷茫、意义缺失、无助感,以及对组织、群体产生不信任、不认同,对社会感到无奈、无助等问题。正如有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空气质量、腐败等产生深深的焦虑,对日后的就业、未来前途时常忧心忡忡,对社会上一些负面现象长期愤愤不平、时常抱怨等。这种状态映射到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行为决策的各个层面,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精神问题和行为问题,乃至出现生活无意义、过一天少一天,以及偶尔伴随自杀意念产生等问题。显然,通过多种途径,在促进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重塑大学生的意义感、建立信任、消除安全威胁,并由此减少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风险社会中大学生个性/认知方式是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对大学生自杀意念各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尽管自杀意念受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大学生的个性(人格特征)及认知方式等,确是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遭遇生活中的一些压力和挫折是所有大学生个体不可避免的,是所有人无法逃避的,关键是每一个个体如何看待和对待这些事情。相关研究也证实:个性(人格特征)在自杀意念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自杀意念的生物学研究显示,个人素质因素被认为极其重要,即不论应激的事件、程度、性质等如何,素质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个体的自杀行为。①Dannta Wasseman,李鸣等译:《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Mann 等人的研究也显示,“许多外界因素对自杀意念与行为过程的影响远小于素质因素,素质因素决定了个体直接知觉经验和潜意识的刺激自动化反应”。②Mann,J.J.,Christine,M.D.,Watemaux,D.,Crretehen,H.L., & Malone,K.M.Toward a Clinical Model of Suicidal Behavior in Psychiatric Patients.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999,156(2):181-189.此外,认知行为理论也将认知方式作为刺激与个体行为反应的中介变量,也进一步说明个体的行为反应并不是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由认知方式的中介引起或造成的。如果大学生认知方式有问题,使认知发生错误或偏差,就很有可能导致错误观念或极端观念的产生,继而产生不合作、不适应、走极端、钻牛角尖、生活扭曲等多种行为的发生与不良情绪体验。由于大学生生活阅历浅、生活方式单一、挫折体验少等原因,导致其更容易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或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产生不良的情绪情感体验,必然会加剧大学生的情绪波动及对社会、自我认同的错位,最终导致抑郁、生活无聊、存在性无助等价值体验,乃至造成自杀意念的产生。显然,高度关注,并适当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个性、学会多方位看待问题、改善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也是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防止大学生自杀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风险社会中家庭文化背景、同伴交往及高校管理通过中介变量对自杀意念发挥作用
1.风险社会中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
调查显示:家庭教育方式错位、家庭成员关系紧张以及家庭支持体系缺位,都是导致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关键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以及不当的管教方式,如采用暴力或语言暴力等,都与自杀意念之间存在高相关关系。绝大多数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社会心态,致使他们片面强调孩子的学业成绩,缺乏对孩子的人生发展、价值引导和人格塑造,从而使不少孩子的人生观片面、意义感模糊、道德责任感薄弱、忽视生命的价值,乃至逐渐形成病态人格。当他们进入大学遭遇挫折,或压力过大且无处排解时,个性较偏激、性情易冲动的大学生就会选择过激的方式予以解决,甚或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数据还显示:家庭作为大学生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和睦程度以及家人的关怀和支持均对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方面,经济状况的急剧恶化与自杀意念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相互印证,①周芳:《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2 期,第134页。即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并不似我们平常所认为的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自杀,而是家庭经济状况稳定、家庭经济状况好转都与自杀意念产生不相关,而家庭经济状况的急剧恶化才与自杀意念产生呈显著性相关关系。
研究还发现,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家庭支持体系比较薄弱,他们多是来自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多子女家庭,以及不和睦、经常冲突的家庭。其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互动、帮助、有效的情感交流,家庭关系比较紧张,缺乏家庭共同的娱乐性活动或成就感。因而,在高校管理中,应关注这些“特殊群体”,也可通过构建校园中的“家庭氛围”,搭建学生与家庭的有效链接,引导学生与父母通过交流、沟通,建立信任、平等关系,鼓励并引导他们与家庭保持密切关系,增加与父母共同生活、劳动、娱乐的情趣,以此使大学生获得必要的家庭认同、情感支持。
2.风险社会中大学生同伴交往对自杀意念产生一定影响
大学生交往方式、情感体验、交往的亲密度及社会支持的有效来源,都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交往不畅、同伴间较难形成密切的同伴关系,由此产生的焦虑、抑郁、孤独感、社交恐惧等负面情感体验的人数较多。同时,大学生虚拟同辈群体交往频繁也带来现实的交往危机,如大学生极易沉浸于网络虚拟群体,导致其心灵空虚,真实交往淡薄、偏执、抑郁、孤僻等问题,乃至还会导致越轨、犯罪等不良行为以及自杀行为的产生。同伴关系的亲密度不仅影响着群体成员的内心情绪,不良的同伴关系还会导致种种心理问题,如严重抑郁、焦躁、无奈、无助等。其他研究也证明了同伴接纳性与孤独感之间的密切关系,个体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同伴接纳性越低,其体验到的孤独感就越强。②周宗奎,赵冬梅,陈晶等:《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4 期,第70-74页。可见,同伴群体关系与群体成员的内心情绪息息相关,如果同伴交往不畅、群体关系处理不当,则极易使大学生产生不良反应,乃至产生自杀意念。
因此,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应大力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增加同辈群体间积极、正向的社会支持。在深度访谈中,我们切身体会到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在内心中既强烈渴望被他人理解,又难于展示自我的压抑心理及生存困境,以及表现出渴望友谊、支持与自我封闭、自卑之间的种种无奈与纠结。情绪表达不畅、不合理的认知方式、人际交往技巧缺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人际支持系统的构建。建议高校管理部门可针对大学生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交往、交流问题,教会他们大胆与人沟通、尝试建立新型同伴关系,同时也要注意寝室、班级、社团等学生小团体的建设,鼓励他们互帮、互助、分享、共同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学会交往,在体验、学会交往中发展自我,降低自杀意念的发生。
3.风险社会中高校管理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
高校管理的理念与实践与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生存状态密切相关。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管理上的传统做法、漏洞或失误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使其心理和行为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并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乃至演化成诱发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原因之一。究其根源,这些问题在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真正付诸实践,学校管理体现为只注重社会的需要、群体的需要,忽视学生个体的需要,在管理中缺少“学生视角”;注重学校发展,忽视学生发展,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过于“大一统”等,导致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没有得到“特殊”对待。因此,从“学生视角”出发,深度了解、体验大学生心灵深处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障碍,以及他们情感上的需求,是引导、化解他们自杀意念产生的前提和关键。与中学不同,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完成一定量的课业学习,还要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有些学生升入大学后对新的学习方式不适应,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学业压力没有减小反而增加,这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在师生关系方面,师生交往少、沟通不畅,师生关系存在简单化、应付、乃至功利化等问题。大学中的班级与高中相比组织机构更为松散,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相比之下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管理权限及力度也相对较弱,其直接表现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机会减少,对学生的关怀、指导不够。有研究揭示了高校师生间存在的问题:情感疏远,趋于工作化;师生交往少,关系不密切;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下降,冲突性呈上升态势等。①孙磊磊:《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年。可见,在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方面,高校管理、教师这些重要的社会支持角色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目前有关学生的奖惩制度尽管相对完备,但实际效用却往往有限,问题主要集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有不公平、不平等、暗箱操作等问题,从而使得鼓励进步、树立榜样的奖惩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大学生的不信任感、无意义感,以及无奈、困惑、焦虑等问题。显然,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就需要高校系统全方位的改革、体制机制的完善,并力争消除诱发大学生各种不良行为(包含自杀)的消极应激源。
总之,处于风险社会中的大学生,既要认识到风险社会的不可避免,需要勇于面对、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同时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现状,学会在社会、大学、家庭生活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胆交往、不局限自我,遭遇逆境时不是自暴自弃、钻牛角尖,而是永不气馁,不断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使自己内心不断成长,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