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云:布局全球云计算

2015-05-17

中国品牌 2015年7期
关键词:马云亚马逊数据中心

刘 江

阿里云:布局全球云计算

刘 江

在阿里辽阔的大版图中,阿里云的战略地位和角色正在上移,特别是在国际化的背景下,阿里云就是建立起的一个通道日,据央视报道,中国

近最台硅营,—谷大—向数的阿北据公里美中共云心乃云宣投至计布入全算美试球平国运用户提供云服务。这标志着中国云计算企业开始了大规模全球布局,也意味着美国公司将首次使用来自中国的云服务。

据了解,美国硅谷的数据中心是阿里云继杭州、青岛、北京、香港、深圳之后的全球第6个数据中心,目前阿里云还在北

美、欧洲、日本、中东等地选址规划新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可以为政府、企业、商家提供海量的数据存储,以及强大的计算处理服务,就像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和电一样重要。在刚刚闭幕的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与会者现场体验了阿里云的最新应用——刷脸支付。只要通过手机上的扫描软件把自己的脸部形象在支付系统上进行注册,然后站在这台支付设备前对着摄像头刷脸,瞬间就支付成功了。阿里云孵化于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从全球最严酷、复杂的访问环境中产生。在阿里云计算的支持下,去年双11,淘宝订单创建能力达到每秒8万笔。支付宝的支付峰值超过了每分钟285万笔,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2015年春运最高峰的时候,铁路订票网站12306的日访问量达到297亿次,其中75%的票务查询流量都是在阿里云的平台上。

有人说,阿里有达摩数指,从淘宝、天猫和聚划算的交易平台到蚂蚁金服的金融平台,再到投资、入股的林林总总的公司。过去,在这张大网里,阿里云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家伙。不过,最近的德国的CEBIT展会上,阿里云唱起了主角,就连当家的马云,也为之站台和卖力“推销”。也有人说,这其实在释放一个信号,在阿里辽阔的大版图中,阿里云的战略地位和角色正在上移,特别是在国际化的背景下,阿里云就是建立起的一个通道。

马云嘴里的数据经济的隐喻

其实,如果你狭义地认为,阿里云只是一个与亚马逊、微软windows Azure、IBM Softlayer等公有云一样的平台,也对,也不对。这里面,基因不同,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自然不同。虽然每个平台都在提生态,但长远来看,计算、存储等IT能力只是阿里云的皮,内核是一个数据的生意。这点,后面会详细阐释。

所以说,在CEBIT开幕上,马云对未来的世界做了一个预测,他认为,“未来的世界,我们将不再由石油驱动,而是由数据驱动,生意将是C2B而不是B2C,用户改变企业,而不是企业向用户出售——因为我们将有大量的数据;制造商必须个性化,否则他们将非常困难。”言外之意,未来的企业是用户说了算,规模、标准化的东西会弱化,灵活性、敏捷性,个性化和用好友好,会是关键指标。

马云嘴里的“数据经济”,与今年两会中国政府提出的“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都有相同的地方,逃不出物联网、制造业升级、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的范畴。而数据跑在哪,如何处理和挖掘、商业洞察,所有的业务应用和负载都离不开阿里云这张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雇了猎头公司,招募云计算领域的顶尖人才,而这里向来是亚马逊和微软的“大本营”。据说已经从微软和亚马逊挖走了一些员工,其中来自于微软的数量多达20多个人。另外,号称“Facebook第一个华人员工”,也以一封煽情告别信的方式与FB说了88,投到了阿里杭州的怀抱。

阿里云走出去,拉开的架势很大。但有一点疑问是,为什么偏偏选择这样一个时间点出海呢?其实有下面几个理由:一是阿里在纽交所IPO后,融资250亿美元,市值最高达3000亿美元,全球轰动,一炮打响,这相当于给阿里云全球扩张一块敲门砖;二是跨境电商、国际化是阿里2015年的关键词,阿里云尾随出去,顺理成章;三是阿里云在中国,无论是政府、智慧城市,还是自身的电商和金融,与12306的合作,在平台可用性、稳定性、可靠性、安全等方面,得到了验证。

阿里云的底气在哪?

阿里和亚马逊、微软掰手腕

除了CEBIT上大放异彩外,阿里云还跑到了微软、亚马逊的地盘上“挑衅”,宣布在美国硅谷的数据中心开始试运营,向北美和全球提供云服务。虽然这一消息也引来了一些冷嘲热讽,更有人认为不自量力。不过,对于阿里这家大块头的企业,短期也不会有多大影响,但亚马逊、微软、IBM等们估计心里都在打鼓。

美国之后,阿里云又开始瞄向了欧洲,在德国、荷兰等已经开始接触合作伙伴。这次CEBIT,阿里云大张旗鼓的姿态,实际上有为进军国际化造势的味道,当然是真刀真枪,不是虚张声势。欧洲、日本、中东等全球各地选址建立数据中心的路线图很清晰了。而且阿里针对亚马逊、微软、Facebook的技术工程师的挖角行动,也印证了这一点。

外媒消息称,阿里在美国西雅图专门

阿里云的内核和基因不同。从产品和云服务类别来看,阿里云的CDN、负载均衡SLB、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ODPS(开放数据处理服务)、云盾、云搜索等服务,与亚马逊 EC2、S3、CloudFront、Simple DB等服务模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体量上,目前看,微软windows Azure、谷歌也主要停留在iaas和Paas两个层面,服务器规模上看,亚马逊有11个区域云和28个数据中心,保守估计服务器也在150万~200万台;谷歌有8个数据中心,服务器百万,微软17个区域云,服务器也接近百万。用户量级上,阿里云有140多万,亚马逊接近百万。

有人得出一个结论,认为阿里云跟亚马逊和微软、谷歌比,还是一个小兄弟。实际上,这里面存在一个误区。阿里云底气十足,有三个理由:

一是阿里云最大的竞争优势是,背靠阿里天猫、淘宝、支付宝等应用,几乎是世界上处理能力要求最高、难度最大、对IT架构最苛刻的负载,这反向推动了阿里云在技术、架构上的升级。二是阿里云从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在灵活性、弹性、快速响应,尤其是推动企业业务创新上,在产品端进行了磨合和优化,形成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相比,微软、IBM、惠普等需要从传统IT架构过渡过来。三是公有云都在强调生态,这几家里面,谷歌、亚马逊、微软存短板,但这是阿里的强项,可以绑定输出电商、金融等应用能力。

马云在德国CEBIT期间,举的一个“货车帮”APP的例子,帮助货车司机找到生意,通过位置匹配,解决了过去到处找货的低效。这家APP用的就是阿里云的服务。

猜你喜欢

马云亚马逊数据中心
浅析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发展趋势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马云的新视角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2017第十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榜单
打个平手
倒立的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