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
2015-05-15四川省德阳市医院儿科四川德阳618000
蒋 丽 (四川省德阳市医院儿科,四川 德阳 618000)
手足口病(HFMD)通常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病,好发于5 岁以下儿童,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通常可痊愈,但仍有部分患儿可出现心肌炎、神经元性肺水肿、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对97 例非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施行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筛选出我院2012 年6 月~2014 年6 月收治的189 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1](2010 年版)中非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研究试验取得患儿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严重内外科合并症患儿。189 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97 例,其中男57 例,女40 例,年龄9 个月~11 岁,平均(3.5±0.7)岁;对照组92 例,其中男49 例,女43 例,年龄10 个月~10 岁,平均(3.6±0.5)岁。两组患儿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我科针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儿实施早期重症病例识别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安排一名专职护士观察患儿病情进展,对重症病例进行早期预警,具体包括:①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定期发放宣传册或组织观看视频的方式对患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相关健康知识宣教,主要指导患儿家长认识早期识别手足口病重症病情的重要性;②高热不退:多持续在38.5℃以上,主管护士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并告知责任医师,遵医嘱予指导患儿进行药物降温,保持室内通风,密切观察降温效果,避免出汗过多导致虚脱,若患儿出现畏寒表现应给予保暖;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3 岁左右患儿,护士在巡视期间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呕吐、易受惊、坐立不安或异常安静、枕部头痛等表现,同时注意患儿意识状态、瞳孔、颈部抵抗等改善,发现情况应及时通知责任医生,并协助医师给予早期干预,避免脑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④呼吸系统症状:若巡视期间发现患儿咳白色泡沫痰且呼吸浅快、口唇紫绀,呼吸频率大于40 次/分,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相应对症护理并告知上级医师,患儿出现咳粉红色及血性泡沫痰时应高度重视,协助医师进行气管插管,并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此时不宜给予频繁吸痰,详细记录出入水量;⑤末梢循环症状:护理人员应注意患儿有无四肢冰凉、皮肤发花、面色苍白等末梢循环障碍表现,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大于2 秒患儿应高度重视,对末梢循环较差患者应给予肢体保暖,注意温湿度调节;⑥生化指标:患儿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血糖升高、心肌酶等生化指标异常时应列入医师、护士重点观察对象;⑦加强基础护理:饮食尽量以高蛋白、维生素为主,护理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床单被褥清洁护理,预防褥疮等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护理人员在患儿住院期间密切观察其病情进展,记录两组中“发展为重症、出现并发症、死亡”三类患儿所占比例;记录每个患儿住院治疗总天数及住院所花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 检验,P<0.05 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情观察:住院治疗期间,对两组患儿病情进展进行严密观察,研究组中发展为重症及出现并发症的患儿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研究组患儿治疗期间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1。
2.2 住院时间及费用:研究组患儿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7.5±2.0)d,对照组为(11.0±3.5)d,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同时研究组患儿平均治疗费用也少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病情进展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间及费用比较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间及费用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 <0.05;②P >0.05
组别 例数 平均住院时间(d) 平均治疗费用(元)研究组 97 7.5±2.0① 2 170±495①对照组 92 11.0±3.5 3 150±530 t 值8.495 13.144
3 讨论
手足口病患儿大多病情较轻,给予有效治疗及护理均有良好预后,但少数患儿特别是EV71 型肠道病毒感染患儿病情则容易在短时间内急剧加重,出现脑膜炎、脑炎、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2-3],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准确掌握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加重的各类临床特征,着重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4-6],早期识别重症患儿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置。我科通过对97 例非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施行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及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对患儿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末梢循环症状及生化指标5 个方面的重症特征进行早期识别,并对患儿家长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参与到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当中,再与同期未进行重症病例早期识别的92 例患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中发展为重症及出现并发症的患儿比例分别为7.22%、9.28%,对照组则达到17.39%、19.57%,研究组患儿病情进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为(7.5±2.0)d、(2 170±495)元,对照组为(11.0±3.5)d、(3 150±530)元,研究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提示早期识别重症患儿并尽早给予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良好预后,并且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因此,笔者认为可在手足口病患儿中广泛开展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及针对性护理干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的临床诊断标准[S].2010.
[2] 陈先君.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识别和护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197.[3] 徐丽娟,周秀英.手足口病59 例重症征象早期识别及护理[J].鲁护理杂志,2012,18(19):62.
[4] 刘 军.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安徽医学,2009,30(3):261.
[5] 香祝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识别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27):120.
[6] 张桂娟,窦文静,宋相安.病情观察在早期识别与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