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观察
2015-05-15易田康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颅脑外科广东茂名525000
易田康,王 政,伍 业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颅脑外科,广东 茂名 525000)
颅内压增高,即颅腔内脑脊液压力增高,在神经外科中是 一种常见病理综合征,可引起患者神经系统障碍以及脑部供血减少等不良情况、严重者导致患者脑部水肿甚至死亡[1],该病症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极为常见,也成为造成该类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2]。本文中探讨颅内压监测在该类患者治疗中的使用价值,分析研究其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中随机抽取2012 年5 月~2014 年5 月间120 例我院病例,包括男56 例,女44 例,患者GCS 评分均低于8分,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年龄在44 ~76 岁之间,平均年龄56.7 岁。随机将资料中100 例患者等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出血部位、病情以及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及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先给予镇静剂和甘露醇等进行保守治疗,若颅内压持续升高则行手术治开颅清除血肿疗,手术要求保证患者平稳的生命体征以及良好的呼吸通畅,并给予患者一定脱水、利尿、抗感染药物,做好并发症预防准备。治疗组患者给予颅内压检测,持续记录患者颅内压,观察其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所采用的多参数颅内压监护仪由Codman 公司生产。
治疗后采用GOS 评分评价治疗效果,重度残疾、死亡及植物生存患者视为预后恶劣,良好及轻度残疾患者视为预后良好,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该项实验所得结果数据均就计算机整理完毕并予以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中计量资料统计采用2 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Wilcoxon 两样本比较法),记数数据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运用χ2或t 检验。结果对比数据运用P 表示,且以P <0.05 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预后结果显示,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有9 例和18 例患者死亡,死亡率分别为15.0%和30.0%,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0.0%和40.0%,前者死亡率远低于后者,预后良好率远高于后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和40.0%,治疗组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外科病症,其造成的颅内压增高、颅内血肿等情况可产生严重后果,引发患者脑部缺氧,严重者导致患者脑部不可逆损伤,甚至使患者死亡[3-4]。在对于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患者颅内压的升高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并发情况。颅内压,即脑压,指人体颅腔壁上所受颅腔内容物的压力,一般情况下其值约在10 ~15 mm Hg之间[5-6]。一半以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都会发生颅内压升高的情况,颅内压的升高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严重不良影响,可引发患者脑血液循环障碍,进而使脑水肿加剧,增大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可诱发脑疝形成,若未得到及时针对性治疗,患者多由于继发性的脑干损伤而死亡。在临床治疗中,有效监测和降低患者颅内压的水平也成为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适当颅内压的保持可有效保证患者颅内血流的稳定状态,保证患者脑部组织的供氧,减轻脑部的继发性损伤,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7-8]。
本文中采用多参数颅内压监护仪对患者颅内压情况进行动态直观的检测,掌握患者脑组织灌注情况,从而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调整手术方案,保证治疗的成功率。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颅内压监测的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未采用颅内压监测的观察组患者,患者死亡率远低于后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更好,且预后优良率更高,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颅内压监测之所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预后中起到重要作用,可将其要点归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颅内压探头的使用可对患者脑灌注压和颅内压情况有着动态、连续的了解,保证上述指标的准确度[9];其次,根据颅内压的检测结果,患者脑部损伤以及脑组织血肿等情况可一目了然,可根据其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可根据上述指标保证患者适宜的脑灌注压,防止因其不均造成的脑组织损伤,有利于患者脑部功能的快速恢复,对于脱水剂等药物的使用也有着指导作用,降低了治疗的盲目性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
综上所述,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差的问题,颅内压监测可有效解决。在神经外科监护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颅内压已经作为颅脑损伤治疗的中心环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颅内压的变化,可及早发现颅内血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配制,避免了药物治疗的盲目性,对于手术时机的确定也有着重要价值,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的重要参考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1] 王志利,侯林生.无创颅内压检测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14):3009.
[2] 麦荣康,江先福,林锦乐,等.颅内压监测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影响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2530.
[3] 王树新,曹 飞,徐茂法,等.动态脑电图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7):696.
[4] 白 斌.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持续脑灌注压监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105.
[5] 张琳瑛,朱志中,梁恩和,等.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3):214.
[6] 刘海鹏.脑氧分压与颅内压联合监测在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10):1347.
[7] 蔡冬生.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36):7752.
[8] 刘保华,熊方令,蔡旺,等.动态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治疗的意义[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11(2):128.
[9] Francis D,Lockie Sarah,Dalton Ed,et al.Triggers for head computed tomography following paediatric head injury:Comparison of physicians'reported practice and clinical decision rules[J].Emergency medicine Australasia:EMA,2013,25(1):75.
[10] Yi Xin,Zhang Caroline,Messmer Fong Kuong,et al.A novel design of the multilobed latissimus dorsi myocutaneous flap to achieve primary donor-site closur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large defects[J].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13,131(5):75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