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早期介入SIC 的疗效观察
2015-05-15浦林琴张雯洁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浙江海宁314400
浦林琴,张雯洁 (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浙江 海宁 314400)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是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或周围 神经损害后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潴留型是其中常见的类型,护理不当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和肾功能减退或衰竭等。目前SIC 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的一种较好方法。本文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早期介入SIC,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 年5 月~2013 年5 月在我院骨科及我科住院符合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60 例。纳入标准:①有明确外伤史,有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经磁共振确诊为脊髓损伤②损伤平面在C2 ~C7③有排尿障碍。随机分为A、B、C 三组,每组各20 例。A 组中男11 例,女9 例,年龄33 ~56 岁,平均40.25±8.22 岁;B 组中男12 例,女8 例,年龄31 ~60 岁,平均45.36±7.12 岁;C 组中男性13 例,女性7 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1 岁,平均46.32±7.81 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组与方法
1.2.1 A 组:采用留置导尿术。B 组:脊髓损伤后1 周后采用间歇性导尿术。C 组:脊髓损伤后2 周后采用间歇性导尿术。观察膀胱残余尿量及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时间8 周。
1.2.2 留置导尿期间教会患者定期开放尿管,每3 ~4 h 开放一次,嘱其做排尿动作,主动增加腹压或用手按压下腹部使尿液排出,保证每天水摄入量在2 500 ~3 000 ml,预防泌尿系感染。
1.2.3 SIC:开始实施之前先用B 超测定患者的膀胱容量,再根据病情合理安排饮水量,每日饮水量1 800 ~2 000 ml,如果高热或补液可适当增加或减少饮水。饮水计划为:早、中、晚餐饮水各400 ml,另在上午10 点、下午4 点及晚上8 点各饮水200 ml,晚8 点到次晨6 点不再饮水,同时医护人员要掌握常用的膀胱训练方法:①耻骨上区轻叩法:五指指腹运用腕部力量轻叩耻骨上区。②屏气法:患者身体前倾,快速呼吸3 ~4次,以延长屏气增加腹压的时间。做一次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向下用力作排便动作,这样反复间断数次,直到没有尿液排出为止。痔疮、疝气患者慎用。③挤压法:先用指间部对膀胱进行深部按摩,再将手指握成拳状,置于脐下3cm 处用力向骶尾部加压,患者身体前倾,并改变加压方向,直至尿液停止。开始时5 次/d,分别是6∶00、10∶00、14∶00、18∶00、21∶00,当两次导尿之间自动排尿100 ml 以上,残余尿量在300 ml 以下时,每6 小时导尿一次。两次导尿之间能自动排尿200 ml 以上,残余尿量在200 ml 以下时,每8 小时导尿一次。当残余尿量少于100 ml 或为膀胱容量的10%~20%以下时,即认为达到膀胱平衡,可停止导尿。
1.2.4 尿管拔除后的护理:导尿管拔除后,女患者垫尿不湿,定时称重计算尿量,男患者用集尿袋收集尿液计算尿量,并经常擦洗会阴部保持干净。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 软件统计分析,采用双侧检验,P≤0.05 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B 组少于C 组,C 组少于A 组;治疗后能自行排尿不用导尿者A 组10 例,B 组15 例,C 组13 例。而尿路感染发生率:A 组20(100),B 组4(20),C 组6(30)。提示间歇性导尿可明显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及尿路感染发生率,且早期介入效果更好。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比较,ml)
表1 干预前后三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比较,ml)
注:与治疗后自身比较,①P <0.05;组间比较,②P <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膀胱残余尿量 干预后膀胱残余尿量A 组 20 320.86±56.53①160.52±55.26 B 组 20 323.65±50.03① 48.50±28.06②C 组 20 319.58±60.51① 60.02±30.24②
3 讨论
SCI 患者由于所有脊髓膀胱反射中枢与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中枢的连接中断,膀胱的排尿反射丧失,对充盈刺激没有足够的反射性收缩,从而产生尿潴留[1]。临床护理中常采用留置导尿术解决尿潴留,迅速及时,效果显著,但是长期留置导尿会使患者对留置尿管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延迟了膀胱功能的康复,不能尽早地建立自主排尿节律,而且留置导尿不仅破坏了泌尿系统的密闭性,还提供了微生物直接进入泌尿道的通道,使得微生物在泌尿道上皮细胞大量繁殖,产生炎症和组织的损伤[2],大大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本组试验观察结果显示SIC 可以明显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SIC 是目前公认的科学的尿路管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SIC 使患者处于不带管状态,便于进行运动、作业疗法等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摆脱留置导尿管,使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刺激骶尾神经丛,建立反射性膀胱,使之维持近似生理状态,达到功能恢复,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早期SIC 可以明显地减少残余尿量,预防膀胱内压升高和适当地充盈膀胱,以保证其黏膜有充足的血流量,并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4]。本研究也证明早期介入SIC 可减少膀胱残余尿量,使患者控制或消除泌尿系感染,尽早达到自行排尿的目的,
[1] 徐水凌,顾 敏,尹 秀,等.间歇性导尿术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8):483.
[2] 庞日朝,张安仁,王画鸽,等.间歇性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作用[J].西南军医,2008,10(2):44.
[3] 史俊霞.间歇导尿综合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影响的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3):128.
[4] 何 婷.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