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2015-05-15张海琼
张海琼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一、引言
为了更好地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我国于2006年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其实施至今已近十年之久,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今年年初,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已达16万亿元之多,其净资产约占全部国有净资产总额的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事业单位每年的国有资产流失约占其15%左右,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必须找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其成因,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完整合理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资产管理规章制度问题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现行的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除了上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之外,没有相应的其他的法规。这使得许多事业单位寻找该法规中的漏洞,千方百计将国有资产通过某种手段据为几有,或者过多地购买办公设备等。第二,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事业单位本就行使的是监督管理的权利,当地的企业及其他很多机构很难发挥其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作用,对事业单位的监督一般都有上级领导部门进行监督,有的地区,尤其是西北部偏远山区,部门之间离得很远,领导监督管理制度很难得以充分发挥。监督制度的缺乏,导致许多事业单位虚报谎报国有资产的利用情况,而得不到核实。第三,奖惩制度的缺乏。事业单位中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体制,使得事业单位人员在国有资产使用和管理时候不重视,认为反正所使用的都是国家的资源,导致资源的使用浪费现象普遍,降低了国有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二)资产管理流程中问题
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影响着国有资产的消耗配置。首先,许多事业单位没有对单位要购买的固定资产和要使用的资金进行预算,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对单位里面各部门呈递的申请报告不经过审核就批准,使得国有资产的使用没有计划,一方面导致管理的混乱,另外也导致了大量的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其次,在对国有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事业单位对资产的利用情况不及时的统计,往往只是在该资产准备报废时加以登记即可,忽略其使用过程和报废原因,使得国有资产的使用不按照规定进行,缩短了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事业单位的开支。最后,事业单位没有对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相应的总结分析。这样导致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反馈,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就不能及时合理地采取正确的方法对资产进行管理,反馈给上级领导机构的数据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样就使得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名不副实,制约着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
(三)资产管理方法的问题
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是由财务部门承担的,而财务部门主要就是根据各部门提交的申请进行资金拨发,对购买后的固定资产及其他无形的资产没有进行登记管理,现在的事业单位除了领导管理之外就没有其他更好的资产管理方法。在信息化时代,有的事业单位虽然配备了相应的电脑,但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完整的信息化资产管理平台,仍然使用传统的表格记录存档等方式,不仅使得资产管理过程中信息得不到及时整合和利用还会导致资产管理工作进度的缓慢和流于形式。资产管理方式会导致资产信息的流失,在最后进行一些固定资产处理时候没有购买依据就草率的处理,另外还使得一些无形资产在不经意中流失。
(四)资产管理的观念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业都在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的事业单位数量也不断增多,国家给各事业单位配备的公共设施也相应增加。近年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瓜分占用国有资产、事业单位出租国有资产从而获取暴利的案件层出不穷,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观念欠缺所造成的。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发展,行使职责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而管理者、使用者与所有者的缺位,往往是导致资产管理松懈的根本原因。
三、创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对策探讨
(一)完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一个机构工作进行的参考依据,所以要想创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合理的规章制度就尤为重要。一方面,国家财政部要根据我国现有事业单位发展的具体情况修订现有的有关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中的条例的实用性以及合理性,使其能更好地用于各事业单位中。另外,各事业单位也要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制定属于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将资产管理的每一个具体步骤编入规章制度中,使得事业单位的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应工作时候有例可寻。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加强其监督制度,财务部门要成立监督小组对各部门资产进行统计,并对其使用中问题进行及时审核;还要加强奖惩制度的完善,对于在资产管理中做得好的部门要加以奖励,对于滥用资产,谎报资产使用情况的部门要严肃处理,并进行通报批评。
(二)严格把控国有资产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
首先,事业单位要建立合理的资产购买预算体系,引进相关的人才,在每年年初根据各部门职能,人员等对该部门的资产利用情况进行合理地预算,并将预算结果告知各部门,在此后对各部门的资金拨款中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其次,各部门领导人员除了督促其下属履行该部门职能之外,还应该督促其注意公共资产的使用。可以实行公共资产责任制,将相应的公共资产划分到各部门或部门中的人员名下实行监督管理,如果出现问题就找相应的人员或部门,这样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期限,确保公有资产不被故意损害。最后,事业单位要进行季度资产管理工作终结,对该季度中有关资产使用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向领导层进行反应,对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尤其是要注意大型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时候的流程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三)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方法
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方法是创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保障。在信息化的时代,要采用信息化手段。事业单位应该成立资产管理信息化小组,建立起属于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信息交流平台,各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授权进入,并且定时地将该部门需要预支的金额、相应资产使用情况、资产预报废等的资料通过该平台提交给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在派相应的人员进行调查复核之后将资料转给财务部门进行相应的资金调拨。使得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制度更加的完善。另外,由于对各项固定资产购买时市场价格的把握不准,在各部门进行资产购置时资产部门可以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保证资金的利用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四)树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理念
要从根本上改变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模式,就要在事业单位内部树立起国有资产管理理念。第一,要加强对各部门领导者的培训,定期的对事业单位的领导人进行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学习培训,并列举出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出现问题的事业单位和其处理办法,让个领导人员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第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的宣传,通过张贴海报,开展有关资产管理的知识竞答等一系列活动,使得资产管理的理念在事业单位内部树立起来。第三,要加强对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其在资产管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结语
资产管理是现在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十八大提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就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而事业单位中资产的合理配置与管理是政府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障。所以,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稳定,经济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1]郑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3.6:109-111.
[2]綦跃学,崔怀文.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5.03:87.
[3]向正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6: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