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阿布
2015-05-14罗强
罗强
像,太像了,简直如同照片一般生动。
那高挺的鼻子、深陷的眼眶、眉头的皱纹,整个面部的比例,每个器官的相似度,简直如同复印。看着这张画像,肖像师阿布周一又仔细对比了当事人的照片,不由大发感慨。说完,便扶了扶眼镜框——那是他自信或者特别开心的习惯,警察局所有的同事都知道。
是的,他可以骄傲了,仅凭一张海水泡着发肿而模糊的面部照片,凭借几十年的肖像画经验,能够复原出本来的轮廓,再一步一步按照日本人的长相特征,调整局部器官的比例,最后完成作品,让人能够准确地认出本人,这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儿。
从警几十年来,他的战场在画室,作为罪犯肖像师,阿布周一的工作就是根据受害者或目击者的描述,通过素描表现出罪犯的面貌。从最开始的完全不像,到如今的活灵活现,他观察过成千上万的人,还研究过犯罪心理。此外,他还有一本目录,里面收集了成千上万种眼型、鼻型和嘴型。
虽然他并未亲眼见过罪犯,但其笔下的诸多素描画像却与罪犯本人惊人相似,这大大提高了警方的破案效率。有些罪犯甚至因为公布的素描与自己十分相像,走投无路之下投案自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阿布周一仅凭目击者描述,就用一张张传神的脸部素描,让至少五百多名罪犯无处遁形。
比如现在这幅肖像画,那应该是一个老年女性,62岁左右,体重大约60公斤,如果推断不错,应该生活在小康家庭。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肖像师,仅仅能复原本人的面部还远远不够,推断出年龄、家庭背景或者心理状态,才是阿布周一最骄傲的事。
当这幅肖像贴出去,被邻居一下子认出来的时候,阿布周一特别自信,这种心情一直持续到死者的儿子来到。
不,照片绝不是我的母亲。
一定是你的母亲,连你的邻居和妻子都肯定是你的母亲。
不是,这不是我的母亲。
先生,我们理解你的难过,但这真的是你的母亲。你那看鼻子、嘴巴的比例,尤其是眉毛的弧线,我用了十二天来画像,才得出来的结论。不管你心情如何难过,请接受事实,这就是你的母亲。
不是,感激您的辛苦,我知道你画的是我的母亲,但这张肖像画,一定不是她。
为什么?
我母亲不是罪犯,眼神不会发冷,她永远都是微笑的,她的脸不会僵硬得像是在做错事,她是个和善的人,嘴角永远是笑着的,村里的孩子都亲近她。她绝非这样生冷的面孔,从未有过,哪怕遇到最难过的事,她也永远不会这样。
听到这些,阿布周一僵住了,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男子难过地离开了,他还呆坐在原地,一言不发。
或许,这就是这一年多来找不到人的原因?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巨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伤亡重大,无数无人认领的遇难者,只能保存当时的衣物,或者口袋里的小物件,再拍摄照片,以便于将来能够让亲人认领。从2012年1月开始,阿布周一的工作,就是根据海难的遇难者遗体还原出他们的容貌。
这项工作的难度非常高,大多数遗体的面部要么被大火烧得焦黑,要么就是被海水泡得面目全非。阿布周一大部分的时间,就是盯着死者的照片看,然后根据一点点仅存的面部细节,还原整个面貌,过程非常艰难,还特别让人难受。
更难受的是,他费尽心思的复原,竟不被死者的亲人认可。
他格外沮丧,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好在家人的劝慰使他终于清醒。是啊,这是在还原别人的妻子、母亲、儿子、父亲、爷爷、奶奶,这是在画一个亲人,而不是一个犯人。
家人,是让我们温暖的人。
从此,他开始注重眼神的表达,依据专业的经验复原人物之后,开始尝试从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孩子是可爱的,脸要轻松;妻子是温柔的,一定要柔情;奶奶的眼神最慈祥;父亲也许坚毅,但嘴角也有浅浅的笑……
每画一个人物,他尽量根据日本人的特征,再结合遇难者的年龄,不仅仅去表达面部的特征,还把功夫更多地用在气质上。如这个老人应该是什么的面容,那个孩子会怎样的调皮,从自己的家人出发,一定要有爱意。
到如今,他完成了97幅遇难者肖像画,最后成功鉴别出24具遗体的身份。
每一次认领的现场,家属格外难过,阿布周一都会流泪。然后,家属会带着亲人的骨灰回家,阿布周一也会回家,去抱抱孩子、亲亲妻子,放松一下自己的情绪。
至于明天,用爱陪伴,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