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5-05-14
45/2015 总第735期
封面反馈
@红油小尼:规模较大的军改在建国后也有十余次了,这一次不仅是政策上的调整,将是全局范围的革命性改革。强度力度都属罕见。
@水煮蛋面具:这次军改设定了严格的时间表,要在2020年前在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可预见的是,陆海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都将统一在全新指挥体系中,更加适应快节奏的现代战争需要。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不同于很多自我风格强烈的导演,郑晓龙经常客观地研究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再把细腻复杂的情感融入对人物和背景的刻画中。他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甄嬛传》《芈月传》,看起来似乎风格多变。不过,无论是描写一个时代,还是借古喻今,他的剧作,总是能戳中国人某个阶段的心理状态。(烹云)
记者手记
母校告诉我的事
《风暴眼中的中国传媒大学》刊出后,有读者说,记者肯定不是传媒大学学生,“不然以后怎么回校?”可我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也没有为今后回校而发愁,母校教会了无数媒体人工作技能,校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中强调了“敬业”。
记得母校曾发生过一次学生坠楼事件,当时几家媒体前去采访,宣传部门的老师喊了一句:“你们谁是这儿毕业的?”有位朋友身在其中,感到特别颓唐。她在做的,不正是母校教给她的吗?而面对负面新闻,母校却站在了媒体的对立面。
为了采访一位传媒大学老师,我跟着他来回上下楼梯,撒娇似的死缠烂打,还堵在他的车前,仍难以说服他接受采访。最后,他以要打电话让我的老师“教育”我而告终。被拒绝是这份职业再正常不过的状态。但我很想告诉他,是我的老师教给我不要满足于宣传口径,想尽办法找到核心人物。但我没有说出口。
经历了无数拒绝后,我来到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他们知道我此行目的,也没有对我避而不见,还帮我冲了感冒冲剂。稿子出来后,有老师对我说:“只要公正,就是好的。”
同事王珊为了联系到被通报批评的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特意找到陈的一位朋友,跟着他近十个小时,才拿到陈的电话,说服陈受访。陈文申有显而易见的谨慎,同时又十分坦诚,他甚至告诉我们,自己刚刚明白公车的标准。
中国传媒大学被学生们称为“海底捞”大学,学校几乎会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通报的前一天,媒体人曹林总结了中国几大新闻专业学生的特点。“浮躁、功利、不读书”的标签被贴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学生的身上。
那天,我看到无数人愤怒地反驳。采访时,一位老师得知我是新闻系毕业生后,对我说:“你不要不高兴,我觉得曹林说得太对了。”
其实,新闻系学生几乎是与“功利、浮躁、不读书”距离最远的,新闻系老师甚至曾经开玩笑,调侃我们是“痴傻呆笨丑”。
“功利、浮躁、不读书”,其实是中国很多高校学生的通病,也是当下社会的困境。在高校的行政高于教学的体制里,“有真正的大学吗?”一位老师问我。他没有等待答案,缓缓转身,消失在北京寒风四起的黑夜里。
详见本刊2015年12月7日出版总第7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