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已开始的美俄“新冷战”

2015-05-14李明富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新冷战美俄乌克兰

李明富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6月 22日在北约总部表示,北约将进一步加强集体防御,以应对更具挑战性的新安全环境。一天之后,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访问爱沙尼亚时则称,美国将会向欧洲七国部署多种重型武器。他表示,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以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已经同意接收武器和重型设备,部分武器还将存放在德国。

作为对北约行动的回应,俄罗斯则宣布增加40多套洲际导弹,普京甚至强调,俄罗斯会将武器对准威胁俄罗斯安全者。

近期,北约和俄罗斯相继在波罗的海举行军演秀“肌肉”,乌克兰东部战火重新燃起,各方陷入对话僵局,“口水战”方兴未艾,新一轮军备竞赛正在上演,世界政治再一次聚焦到“冷战”这一时代符号上。

无形的“基辅墙”

2015年6月18日至20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谈论乌克兰问题时,毫不隐晦地对美国进行了批评。虽然俄罗斯正面临西方的制裁,但本次论坛依然吸引了来自64个国家的千余名政商界精英人士。

普京认为:“苏联解体之后,某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开始研究‘自由地缘政治空间。乌克兰危机出现的原因就是美国地缘政治野心造成的。”他还提醒人们对比伊拉克、利比亚的情况,而现在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乌克兰。

自2009年3月美俄关系“重启”以来,两国关系明显升温,但乌克兰危机的发展表明,美俄关系重启“失败”,苦心经营了多年的美俄关系被宣告跌到“冰点”,而双方之间的冲突则“高烧不退”。

其实,美俄之间的恩怨从解决叙利亚问题时就已经开始,乌克兰危机只是双方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阿若夫认为,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积极参与叙利亚化学武器的转运和销毁的时候,西方表现出一种傲慢与冷漠,让拉夫罗夫“热脸贴冷屁股”。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切都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西方一步一步地摧毁着双方二十年来苦心经营的关系,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最后在乌克兰问题上喷发。他还认为,乌克兰问题颠覆了现有的地缘政治观念和版图,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世界可能重新回到两极世界。

事实上,美俄双方的地缘政治利益和战略冲突,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些矛盾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调和。相反,如果双方处理不当,矛盾将进一步激化,地缘政治形势将更加恶化,“冷战”有可能走向“热战”。

美俄双方都存在着战略不信任和战略误判。俄罗斯的海外扩张和国内政治已经改变了早前西方政策的基本假设,莫斯科错误地判断了欧洲对入侵乌克兰的容忍度以及卢布“过山车”式的贬值;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评估俄罗斯核心国家利益上犯了严重的战略失误,试图吸收乌克兰成为未来扩大后的欧洲的一部分,进一步推进欧盟和北约的地缘边界,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

但西方的战略考量似乎没有明白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相互关系。乌克兰不能轻易地脱离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距克里米亚两个小时车程的“布里格斯”汽车厂主任伊戈里·舍斯里果夫说:“虽然这(俄罗斯)是我们的敌人,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和它切断经济联系。在工厂里还有上千的工人,他们需要养家糊口。”

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仅在今年第一季度,乌克兰东部战火和冲突已经使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出口额减少了60%,达到数十亿美元,乌克兰对欧盟的出口额则减少33亿美元。此外,乌克兰第一季度GDP锐减17.6%,工业生产总值减少五分之一。

乌克兰亲西方政府竭力脱离俄罗斯,与欧盟签订协议,获得数十亿贷款和西方其他国家的援助;同时,乌克兰政府极力弱化社会上残留的苏联符号。但是,乌克兰经济转向西方比强化与俄的联系要困难得多。因为其大部分的重工业,都是在前苏联时候建立的,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欧洲市场却难以获得竞争优势。

美俄敌对的原因有很多,背后体现了各自从国家利益出发的战略考量。

一是核武器。俄罗斯在最近几十年都是少数能使用核武器摧毁美国的国家,至少,能给美国造成不可恢复的军事打击。美国的军事利益需求决定了其必然要削弱俄罗斯的核力量。

俄罗斯的利益,从另一个方面说,需要保留自身的核盾牌,因为如果俄罗斯削减核力量,那么就等于削弱政治影响力,而美国就会对俄罗斯造成直接的军事威胁。

二是能源。当前全球经济建立在能源基础之上,大部分产品都是能源的衍生产品。俄罗斯的油气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这不仅仅让俄罗斯影响到世界经济,也影响到世界政治。美国的经济利益需要对俄罗斯的油气加以控制,而俄罗斯当然希望保留对自身资源的自我掌控。

三是意识形态。俄罗斯不是建立在当代西方文化基础之上,但是俄罗斯的文化又与西方接近。这样就出现了传统的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与现代的西方文化的比较。这样的一种比较对于西方来说是毫无益处的,因为这可能给西方精英提供一种替代方案。因此,西方竭力促使俄罗斯接受它的文化。

如果西方成功地在俄罗斯推行了自己的文化,那么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当西方的文化成为俄罗斯的主流文化时,那么亲西方的精英就很可能成为俄罗斯的下一代领导人。

四是美元。美国的经济实力依赖于美元霸权,而所有的军事力量又都基于经济实力。对于美国来说,保持自身经济实力的方法就是让国际贸易都使用美元。但对于俄罗斯来说,使用本币受益更多。美国则认为,放弃使用美元就意味着窃取美国的资产。

围绕这四大核心因素展开的地缘政治博弈使美俄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在乌克兰危机上集中爆发。地处地缘政治断裂带上的基辅自然成为了新冷战的前沿阵地,第聂伯河将乌克兰东西部自然隔开,天主教与东正教在此相汇。文明冲突和地缘博弈交织在一起,虽然冷战时代的“柏林墙”已倒下,但一座无形的“基辅墙”却又被建起。

权力的转移

在出席今年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普京还指出,导致新冷战的不是区域冲突,而是全球决策。俄罗斯一直努力强化自己的标准,并且俄罗斯不会与任何国家建立针对第三方的关系联盟,世界需要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换言之,需要改变当前的地缘政治游戏规则。

俄罗斯学者维克托·克里斯杨吉科夫认为:“G7峰会的召开进一步证实,乌克兰危机进入了外交死胡同。用俄罗斯人都懂的象棋术语来说,就是乌克兰复杂局势已进入逼和的状态。”美国《华尔街日报》写道:“俄罗斯人需要的不是新的经济波动和制裁,而是重建。需要向他们解释,作为一个预设中的大国应该怎么样来表现自己。”

对于《华尔街日报》的评论,维克托·克里斯杨吉科夫回应说:“这样教学式的幻想只会招致俄罗斯的笑话。美国不期待很快的和平,因为冲突可以使美国有理由对俄罗斯进行持续的制裁,这样或迟或早就可以削弱现在这个难以对付的(俄罗斯)政府。”

他还认为:“从现实来看,基辅已经失去了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克,即使华盛顿、伦敦、柏林联合起来也保护不了他们的‘附属国。对于俄罗斯而言,面对这样咄咄逼人的政策,一般都是以军事打击来终结”。

当西方在谈论新冷战的时候,俄罗斯的主流观点认为,新冷战早已经开始。正如俄学者谢尔盖·古尓金所说,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没有战争,但是,不能说俄罗斯没有参与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俄罗斯外交部与西方进行着外交层面的政治争斗,而在顿巴斯克则进行着地面战争。西方对俄罗斯已经发动了经济战争,尽管大部分俄罗斯居民对此表示漠不关心。

“普”式政治在西方学者看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在韩国釜山大学任教的美国人罗伯特·E·克里副教授认为,普京充满着冷战时代的仇恨。但他同时认为,普京对克里米亚的吞并以及乌克兰影子战争,是冷战结束后欧洲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

这话深刻地印证了俄罗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普”式爱国情怀。俄罗斯曾在几个世纪里都是强大的国家,这滋生了其“权力的傲慢”的心态,而传统“影响力的范围”被认为是国家的权力和尊严,俄罗斯自然会死守到底。

历史上美苏之间的冷战是发生在两极争霸的时代背景下,与之相比,当前的新冷战最大的不同则是,它在多极世界里国际权力转移的背景下发生。

乌克兰危机正在加速各方权力的转移,也改变了地缘政治游戏规则。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以地缘政治的胜利者自居;美国联合欧洲正在逐步以更为强大的姿态与俄展开博弈;北约更加强调加强集体防御。这些变化正在重塑新的全球格局和国际体系。

但是,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毕竟不是美苏争霸时的情形,俄罗斯采取“以牙还牙,一软一硬”的方式逐步分化西方,再加上西方内部之间的矛盾,美国的这些“小伙伴”都有自己的打算,西方阵营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团结”。

美俄两国的世界观和地缘政治观都直接相冲突。美国会用尽一切办法来阻止俄罗斯在世界上扩大自己的影响。美国的世界观是继续领导世界100年,而俄罗斯则以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历史总是有些相似之处。新的冷战已经在乌克兰开始,各方筑起了无形的“基辅墙”。这些迹象都表明:冷战依旧在,历史未终结。

猜你喜欢

新冷战美俄乌克兰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22日,美俄领导人分别发表讲话
美俄聚焦东南亚
新摩登时代
省着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