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x—lab:从0到1有多难
2015-05-14闵杰
闵杰
一名清华大学的学生要创业,会比一个普通年轻人创业更容易吗?
在清华x-lab(清华x-空间,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执行主任毛东辉看来,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有时候走在校园里,碰到一些学生,问他有什么打算,他说想创业,整个人的状态看上去很糟糕,不像一些找工作的同学,每天西装革履,意气风发。”毛东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学校而言,创业相当于减轻了就业压力,潜意识里会感到窃喜,“他们在校园里是很孤独的一群人”。
为了让这群孤独的人有一个“家”,2013年4月25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起、14个院系共建了清华x-lab,面向清华所有院系的学生、校友和老师,提供一个公益性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对学校来说,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去外面找食吃。”毛东辉说。
一个创业创新的微环境
如今的北京中关村就如同美国硅谷一样,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魔力。
有人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来描述这股创业之潮:“在中关村,一个牌子掉下来砸到10个人身上,以前有9个是大学生,现在有9个是创业者。”
或许夸张,但并不过分,数字最有说服力。2014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企业达到了1.3万多家,是2013年的两倍,呈井喷之势。以创新型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超过500家,无数的创业者、成功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云集于此,找人、找钱、找项目、找市场。
而地处中关村核心区域、坐拥中国最顶尖理工科资源的清华大学,该如何与这股创新创业的新势头进行互动,成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2012年的院务会上,钱颖一院长就提出,经管学院应该有一个拥抱大学的大学融合战略,自己不能关起门来办MBA、EMBA教育,跟清华大学众多的理工科院系没有互动和交叉。”毛东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清华有19个院系、4万在校生,理应碰撞出无数的火花,“但我们缺少这样一个抓手和平台,每个院系都只是一个个孤立的‘烟囱。”
已有的创业教育模式也存在问题。“MBA教育体系里有创业创新方向,但除了课程外,也没有别的帮助给学生。”毛东辉说,学校也会举办一些创业设计大赛,但很多学生为了参赛,写了方案,但都没有落地,“没有实践,也没有对项目的指导”。
除了身份上的孤独感,求助无门是创业学生最大的无奈。“我们有清华科技园,就在校门外,但科技园与学生是有距离感的,学生都不知道科技园的大门朝哪开。”毛东辉说,清华也有大量毕业生在投资机构工作,但对在校生来说也够不着。当一个在校生想创业的时候,举步维艰,因为各种资源都是分散的存在。
“难道就应该是这样的吗?”毛东辉反问说。2012年,他们走访了一些国外的高校,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发现他们都有创办企业的服务机构和平台。学生除了上课,还可以拿着项目来这里得到专家、导师的帮助,还有校外投资人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我们必须做出一些改变”。经过分析之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决定,要在大学中,创造一个给学生做创新创业项目的微环境。这个环境必须是开放的,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进行观念的碰撞,从而提炼创意。同时倡导学科交叉,鼓励学生边干边学习,在团队中学习,有足够的容错空间,不要害怕失败。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2013年4月25日,清华x-lab寓意探索未知(unknown)、学科交叉(cross)的教育平台成立。“lab”的含义是体验式学习(action-learning)和团队合作(teamwork)。
在“被拍砖”中找到行业痛点
清华x-lab的场地并不豪华,藏身于清华大学东南角的清华科技园一栋写字楼的地下一层。
这里没有门卫,也没有严格的前台登记,进来以后,每个空间都是敞开的。每周四下午2点,是新项目团队的面试时间,每一个团队只有5分钟陈述时间,再接受导师的提问。
这是所有进入清华x-lab的项目团队首先要面临的考验,北京正在关怀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王伟同样经历了这个程序。在他看来,从进来的那天起,就开始经历一个不断被“拍砖”的过程。
王伟的创业项目叫“恩启”,是一个针对孤独症的互联网康复项目,既有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方法和产品,同时可以结合智能交互和互联网大数据打造一套针对老师的康复训练和管理模式。
为了这个互联网康复项目,王伟在跌跌撞撞中花了4年时间来寻找和探索。2010年,主要精力还放在开发人机交互类产品的王伟,在一次展示活动中,从一位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口中第一次听说了自闭症。
“我们感觉到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个市场空间。”王伟说,在此后的两三年里,一直抱着极大的热情来探索这个未知的市场,“想到一点方向后,就赶紧想办法找权威专家咨询”。用王伟自己的话来说,“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狂飙突进”。
2014年3月,王伟找到了清华x-lab,第一次的陈述就遭到了狠批。“当时表述缺乏经验,一直在讲市场有多大,怎么赚钱,一位创业导师狠狠地批评,‘你们想赚这些孩子的钱,真是昧了良心了。”
但王伟坚信这个领域不仅有很大的社会价值,还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但每次他讲的时候,下面都是噼里啪啦的拍砖。王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就在清华x-lab,商业模式的PPT就改了四五次,“从做B端(机构),到改成做C端(个人),然后又回到B端,反复修改。”
“每次被拍一回,回去要难受三天。”王伟坦言,每次走出这个大门,心里有各种不服气,但冷静之后,总有收获。
长期从事物联网相关工作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生王胤也遇到过类似困扰。相较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领域的信息技术更新较慢,还在应用比较老的硬件和技术。王胤认识到医疗器械的小型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的第一个想法是做一款可以将数据上传到互联网的体温计。
“刚开始设计的只是体温计,男女老少都可以用,后来清华x-lab的老师让我们去了解市场。”王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仔细调研后发现,女性在怀孕阶段,需要每天监测体温,以找到最好的备孕时机,但常规体温计需要自己画图,建立坐标系,很麻烦,而且准确性差。
在一番改良设计后,王胤团队发明了一种助孕计,这是一款精准测量体温并综合多种因素帮助女性判断排卵期的助孕工具,通过温度计实现温度快速准确测量,同时由低功耗蓝牙模块向手机APP传送数据,自动绘制精准的基础体温曲线,能有效帮助那些正在备孕、怀孕有困难或者月经不调的女性。
“技术思维的学生,我们会先让他们去求证市场,反过来再来定义你的产品、功能、服务流程。”毛东辉说,很多学生创业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商业模式不聚集,“通俗点说,进入市场就像追兔子,不要一次追4只兔子,而是要找一只肥的追。”
清华x-lab聘请了51位驻校企业家和驻校天使投资人,都是当今活跃的商界和投资界人士。创业团队可以在网上预约导师,进行一对一辅导。
在清华x-lab的打磨下,王伟也慢慢摸到了行业的痛点——师资能力。他们构建了恩启云课堂、VBMAPP评测助手、恩启家庭训练APP三款产品,期望在教材、评测和培训方面树立行业标准。
“这个行业很狭窄,我们把所有的资源布局到位,基本上就容不下第二家了。”王伟说,目前恩启云课堂已经有1000多名老师用户,VBMAPP评测助手有了57家特教学校用户。由于这个项目的创新性和公益性,在今年的校长杯创新挑战赛上还获得银奖和社会创新奖。
这个王伟口中的“被拍砖”过程,用毛东辉的话来说,其实是“边学习、边行动、边求证”的过程,“很多业界的人来这里指导,我告诉他们,来这里首先是教育者,而不是投资人”。毛东辉希望这些导师不要只基于市场的前景对项目做判断,而忽略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要先教给他们一些思维、方法和理念,其次再评判项目做得如何。”
技术思维创业的双刃剑
辛勤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读博士生,他的创业项目已经成立了公司,并且获得了一千多万的融资,但创业之路走得并不轻松。理工科博士生的身份,成为他创业中的双刃剑。
2011年,辛勤进入清华,发起成立了学生物联网研究会,随后成立了生命方舟团队。创业的源头来自于有关下一代物联网的应用课程设计。
辛勤要做一个通过戴在手腕上的设备准确监测人体脉搏并将数据与计算机相连的设备。做课程设计时,他和团队看重的是数据的快速传递,但做产品时才发现这是一个体系,“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产品”。
在清华x-lab导师的帮助下,辛勤和研究团队终于发现了行业痛点: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腕带设备监测的只是每分钟的心跳数,但心脏每一秒的跳动并不规律。强大的理工科研发能力这时候有了用武之处,很快,他们就研发出了一种腕戴式无扰、实时、连续监控设备,能够准确地监测脉搏的跳动,漏跳的每一拍都能发现;而且有了准确的脉搏曲线后,血压数据也能测算出来,不像传统的水银血压计会造成用户的紧张。
“当时我们很自信,总认为自己搞的东西是别人没搞过的。”辛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但事实上,除了技术,辛勤的研究团队对商业和市场毫无概念,“在研发阶段,有投资人说要给我们2000万,我随口就说,不够,至少5000万,总认为钱越多越好”。这一想法遭到了清华x-lab学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帏的批评,“5000万投进来,要占公司多少股份?这个公司以后到底谁做主?”
团队的每一项发明技术的创新都会申请专利,辛勤发明的那款脉博监测器目前已经拥有了28项独有发明技术、3项软件著作权和9项独有发明技术。这些经验也都来自于清华x-lab,“虽然是清华的学生,但是知识产权是团队自主研发,要与学校剥离。”辛勤坦言,以前对专利保护基本没有概念。
而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团队的股权分配。2014年4月公司注册后,团队有8位核心成员,称为共同创始人,但并没有明确分配股权,默认辛勤控股。直到有一天,有投资人来了解公司股权,辛勤随意说了一句“我占80%,其他人各占1%”,这种说法却激怒了团队其他成员。
夜里12点半,7位核心成员敲开辛勤宿舍的门,要求谈一谈。他们一致认为股权分配不合理,但又累又困的辛勤很不耐烦地把大家轰走了。结果第二天要到清华x-lab做展示,他发现谁都没来,自己成了光杆司令。他给团队成员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在微信群里喊话,没人搭理。
直到此时,辛勤才意识到股权问题的重要性。在咨询了张帏后,他设计了一套动态股权的分配方案,有一整套的计算和评定方式,最后得到了团队的认可。
“很多学生团队在股权设计的时候是平均分配,因为大家都是同学,不好意思。”毛东辉说,但这么设计会存在很大问题,一旦有人退出,对整个项目的发展和投资人的信心都会带来极大影响。因此,清华x-lab会把很多公司治理的思维和方法教给清华的理工科学生。
“清华的学生,创意和技术都是一流的,但在商业和市场下的功夫不够。”毛东辉认为,清华的很多学生都是技术思维,缺乏商业逻辑,而清华x-lab的教育理念来自于商学院,能把管理理念互补给理工科学生,“单一理工科技术团队创业往往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推的是独轮车,往往走不起来,只有把商业和技术相结合,加上强有力的领导者,形成四轮车,创业团队走起来的几率才大一些。”
“我们做的是从0到1”
清华x-lab成立两年来,一组数据让毛东辉感到欣慰。两年时间,共接收561个项目,其中女生是核心成员的项目占16%。在297个在校生项目中,本科生项目有60个,占20%;硕士生项目171个,占58%;博士生项目66个,占22%。共推荐注册公司的团队229个,其中核心创始人为在校生注册公司122个,占53%。
(从左至右)王昊、肖鹏飞、金鑫、王胤、辛勤、王伟、王赫。摄影/CT 制作/黎立
短短两年时间,清华x-lab也获得了一系列社会认可,包括北京市科委认定的第一批“众创空间”,以及中关村管委会颁发的“创新型孵化器”。
但在清华经管学院和毛东辉的定义里,始终认为清华x-lab并不是孵化器。
“孵化器只接受已经成立的公司,或者是拿到了投资,或者是已经有产品进入市场,而且孵化器还要看公司的经营方向,比如互联网、环保、智能家居等前瞻性方向。”毛东辉说,绝大部分学生想尝试的项目,孵化器是不接受的,即便被接受,也是在商业模式下,要交场地租金,甚至要分享股份,广大学生跟孵化器其实是无缘的。
“但我们要做的是教育平台,我们接受项目的门槛是很低的。”毛东辉解释说,只要核心团队中有一个成员来自清华,只要学生做的项目本身是认真的,都可以来到清华x-lab。至于项目进展、市场前景,清华x-lab不做判断,“我们鼓励学生带着想法去向市场求证,让市场反馈”。
“如果说从项目的创意到初创公司成立是从0到1,那么我们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完成从0到1的这个过程。”毛东辉认为,这个过程对学生是难度最大的,“而孵化器以接受公司为起步,做的是从1到10,甚至到100的过程,我们也鼓励流动性,学生团队在拿到天使投资后可以自由选择其他孵化器。”
在毛东辉看来,如果说孵化器最核心的能力是风险资本的引入和对项目的敏锐甄别,那么清华x-lab最大的价值是把系统的创新创业的理论和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其最大的优势也在于此。清华x-lab依托经管学院开发了一系列学习课程,包括自我学习、团队学习,还有创新力提升证书课程系列,这种系统性的、精细的教育体系设计是普通社会孵化器无法企及的。
在未来,清华x-lab计划进一步把MBA和EMBA教育的资源引入到清华x-lab项目中,实现进一步的资源整合。
在毛东辉看来,这更像是一种系统性的、长期细致的打磨,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延伸。“对学生创业的评判标准应该有更多的容错性,不能急功近利地用是否成功或者是否拿到风投来衡量。”
高校成创新孵化大本营
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已经实行了多年,但从未像今天一样成为社会风潮。在这种风潮影响下,高校也日益成为孵化创业的大本营。
在中关村,除了清华x-lab,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也创立了多个众创空间和创业平台。仅在北大,就有北大创业家俱乐部、北大创业训练营、创业谷·光华(G-lab)、智能互联创新孵化器、TMT创新孵化平台等众多创新创业平台,准备打造创新型孵化器的集群。
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瞄准9项改革任务,推出30余条具体措施,力争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其中,“实施弹性学制,允许保留学(课程)籍休学创新创业”等政策体现了中国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决心。
不少地方政府也准备拿出真金白银推动这一趋势。天津市于日前出台了创新创业“津十条”,这也是全国首个专门落实国务院9号文件、扶持众创空间和支持大学生、青年人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其中,大学生的创业扶持期将由3年延长至7年,到2016年,全市每所普通本科高校、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独立学院至少建设1个众创空间,对经认定的众创空间,分级分类给予100万至500万元的一次性财政补助,用于初期开办。大学生创业且租赁房屋的,据实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每月1800元,补助期为2年。
清华大学2010级本科生王赫就是一名休学创业者。2014年3月,即将大学毕业的他决定申请延期毕业,带着自己的创业项目“青年电影志”去创业。“互联网平台上,很多年轻优秀的电影人缺少关注。”王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正在推进的一个项目是“一起电影”,基于互联网时代大量生产的网剧和微电影,希望让那些普通大众、非专业院校出身的也可以参与到电影创作中来,“电影是可以被改变的”。
王赫现在正准备申请第二年延期毕业,目前他已经注册了寰影(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担任CEO,但身份仍然是学生。
“很多创新的想法或者市场机遇可能是稍纵即逝的,休学创业能够让学生把握住最佳的创业时机。”毛东辉认为,是否选择休学创业要因人而异,但这能为创业失败留有余地,“如果不成功,还可以继续回来完成学业,而且对创业的反思会更深刻。”
越来越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正热衷于投身创业大潮。在北京中关村,“青年人”“90后”正成为创业主力军。中关村管委会负责人曾透露,当前中关村创业者不断年轻化。
2013年,中关村示范区35岁及以下的创业者共6785人,占当年示范区创业者的五成,其中30岁以下创业者占比达22.6%。2014年《福布斯》发布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中,有13位来自中关村。
中关村管委会创业处处长杨彦茹曾表示,当前中关村已经出现“21岁”创业热潮,创业者年龄大都在21岁左右,以大学三年级学生为主。
这些年轻人,已经在众多产业领域崭露头角,甚至在一些产业中掀起变革、引发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