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古人看到了什么
2015-05-14蔡文清
蔡文清
二月二,龙抬头
古时候,人们观察到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的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夜空中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龙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长,苍龙七宿高悬于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庄稼丰收,苍龙七宿也开始在西方下落;冬天万物静寂,苍龙七宿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
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的民间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指的正是每年当傍晚东方苍龙星宿刚刚升起、露出龙角的时候,春天就到了。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缺水,再加上病虫害的侵袭,因此,人们便在代表春季的农历二月初二这天设立“龙头节”,祈龙赐福,驱凶纳吉,降雨灭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牵牛和织女
在我国古代星官体系中,牛宿星官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更亮。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只角却只有3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
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堰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在汉朝以前,牛宿是冬至点所在的星宿,历来受到天文观测者的重视。这在《史记·天官书》中有明确记载。同时有记载的还有牛宿中的“织女”3星,并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有皇族血统。
“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的亮度很高,因此又常直接被称为“织女星”。由于“织女星”的亮度接近0等,因此,不少天文学家以“织女星”来作为光度测定的标准。在北半球的夏天,“织女星”可在天顶附近见到。
七月流火
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中的《国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火”即指“心宿”,就是“大火”星。按商周时的历法,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大火”位于天空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黄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此处的“流”不是流星的流。水落低处曰流,“大火”向西天下坠也是在流;“七月流火”就是“心宿二”晚上向西天慢慢落下去,预示寒冷的季节就快要来到,很快就要“九月授衣”了。
“火”在这里专指“心宿二”,绝非“赤日炎炎似火烧”之火。还要注意的是,3000年前的人们用太阴历,可知那时七月即今阴历八月,如今若想观察“七月流火”,要到阳历九月才行。
挽弓射天狼
“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目视星等为-1.45等,在西方星座中,它是大犬座的一颗双星。我国古人当然也注意到了这颗亮星,将这颗位于“阙丘”以南、井宿中最为醒目的星称为“狼星”。在过去,这颗星代表入侵的异族,它的明暗变化预示着边疆的安危。因此,为了疆土的安宁,古人在“狼星”的东南方设立了一把射天狼的弯弓——“弧矢”,这9颗星组成的弓箭十分形象,箭在弦上,弓已拉满,箭头直指西北方向的“狼星”。苏轼曾作词对此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不过,这个长弓的主要作用是对“狼”进行武力威慑,真正抓捕的手段还是靠它西边不远处的“军市”13颗星围成的一个捕狼陷阱。为了引诱“天狼”前来,猎人还专门在陷阱中放置了“野鸡”星作为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