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中小学生现场救护知识掌握现状及需求调查
2015-05-14谢丽君陈海婷文若兰
谢丽君,陈海婷,文若兰
1.广东医学院,广东湛江 524023;2.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湛江 524001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目前世界儿童死因中意外伤害占40%[1-2],在遭遇危险时不懂自救,常易致其残疾或死亡[3-4]。学校是人口最密集的场所之一,也是学生意外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学校现场急救培训工作的开展对降低意外伤害事故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5]。2012年,美国急救培训师Campbells[6]提出,学校是培训急救知识最理想的场所,政府、社会及家庭都应利用学校的优势,选择固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保障孩子安全、健康成长。
表1湛江市中小学生经历意外伤害及参加急救培训情况(n=2367)
为了解湛江市中小学生的急救知识掌握现状,找出现场救护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湛江市建立完整的中小学生现场救护知识教育体系提供依据,该研究对湛江市第二中学及第十八小学的初中生和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湛江市中小学各1所进行调查。选取对象为自愿参与且无精神方面疾病,与人沟通无障碍的学生共2498名。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男生 1319人(55.72%),女生 1048人(44.28%);小学生 1481名(62.56%),中学生 886名(37.43%);平均年龄(11.06±2.402)岁。共发放问卷2498份,回收有效问卷2367份,回收率为94.75%。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参考有关文献,咨询相关专家,自行设计问卷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调查对象性别、年龄、父母亲职业、是否独生子女、有无遭受过意外伤害等;②基础急救知识,包括遇急症时能否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是否知晓基础急救知识、是否了解心肺复苏、是否需求急救知识与技能、是否愿意接受急救技能专业培训5个方面。基础急救知识部分有10道题,每题10分,获得≥60分者为合格。知晓率(%)=(答对人数/总调查人数)×100%。
资料收集方法:由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课题组的老师及研究生向湛江市第二中学和湛江市第十八小学的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方法的培训。经过培训的班主任向学生说明目的,取得被调查者同意后,进行匿名调查,答完问卷后当场收回,放入信封内密封。再对问卷进行核查、编码。
1.3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录入数据,采用双人录入法进行质量控制。应用SPSS 19.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描述,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
2 结果
2.1 近五年意外伤害经历及教育现状
32.0 %的中小学生近五年都经历过意外伤害,且初中生经历过意外伤害的比例较小学生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只有26.6%的学生曾经参加过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初中生与小学生接受过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比例无差异,见表1。在调查对象中,既往有培训经历的调查对象在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得分上较无培训经历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表2 湛江市中小学生现场急救知识、技能得分情况(n=2367)
2.2 湛江市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现状
中小学生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较低,调查对象的急救知识得分最低 10分,最高 100分,平均(47.97±14.11)分,未达到及格标准。中小学生急救技能掌握情况不理想,急救技能最高36分,最低9分,平均得分(17.63±5.89)分。
2.3 湛江市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需求情况
87.9 %的学生认为应对中小学生加强创伤急救相关的培训,81.7%的学生对学习急救知识表现出比较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中小学生认为如果在学校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71.1%的学生更愿意选择医院医生护士和医学院校从事急救教学老师,75.9%的学生希望教授者可以用多媒体讲解、教育游戏和技能模拟操作进行教学。
3 讨论
3.1 曾参加急救知识培训的学生比例偏低
该次调查中,初中生经受过意外伤害的比例大于小学生,而调查中发现,曾经参加过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学生只占26.6%,实际培训率可能更低。原因可能是因为湛江地处粤西地区,经济和教育程度较珠三角地区低。参与过现场救护相关知识培训的学生在急救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分均比未参加培训的学生高,说明中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通过培训可以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增强其社会安全责任感,丰富他们的现场救护知识,增强其救护能力,从而使其面对灾害和意外时能有效救护,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保障其健康成长[7-8]。
3.2 湛江市中小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欠佳
该调查结果显示,湛江市中小学生对急救号码的知晓率达94.68%,这一结果明显高于2009年湖南省城镇初中生急救号码的调查结果(66.0%)[9]。但急救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低于50%,说明湛江市中小学生虽然对院前急救电话相关知识掌握较好,但具体现场救护及处理常识欠缺,这可能与政府和家长非常重视急救电话知识的传达,但缺少教授常见意外事故的防范有关。在正确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及按压和呼吸的配合比率方面,湛江市中小学生的正确率仅为9.08%和10.06%。这与费素定等[10]、钟克丹等[11]、陈荣健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反映出我国中小学生缺乏心肺复苏相关方面的普及教育[13]。心肺复苏作为一项专业的急救技术操作,正确而规范地掌握心肺复苏才可以有效地把握住“黄金4分钟”。作为祖国未来的中小学生们,其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关乎我国全民素质的发展水平,必须加以足够关注和全面提升。
3.3 学生对现场救护知识学习需求大,应探究不同形式开展有效培训
87.9 %的学生认为应对中小学生加强创伤急救相关的培训,81.7%的学生对学习急救知识表现出比较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公共场所,有责任有义务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增强其社会安全责任感,丰富他们的急救救护知识,增强其救护能力。因此,学校需要联系社会资源,聘请专业性强的教师对学校的老师及学生开展相关的现场救护知识,从而使其面对灾害和意外时能有效救护。使中小学生不但成为急救现场的施救者,也是急救知识的传播者,通过他们产生“磁化”作用,带动和吸引社会上更多的公众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推动我国公众急救事业的发展。
[1]罗银秋,潘杰,梁美英,等.佛山市公众基础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需求调查[J].护理学报,2010(17):5-7.
[2]Roach JON.Injuries kill over 20000 children a year in developed countries[J].BMJ,2001,322(7282):317.
[3]王梦荷,文若兰,胡利人.湛江某中学高中生自然灾害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394-396.
[4]张瑾,朱士新,谢云龙,等.昆山市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现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6(11):949-950.
[5]王晓娟,付沫,赵世莉,等.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现状[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7,22(17):78-80.
[6]Campbell S.Supporting mandatory first aid training in primary schools[J].Nursing Standard,2012,27(6):35-39.
[7]刘保池.创伤急救的实践与探讨[C]//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2010:1.
[8]贾胜欣,吴景梅,张会然,等.体验式培训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3):22-23.
[9]易尚辉,于风江,吕媛,等.某城镇初中学生急救知识现状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6):68-70.
[10]费素定,胡苏珍,金晓霞,等.宁波市农村居民院前急救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75-279.
[11]钟克丹,李小云,王丽萍.南石头街社区居民院前心肺复苏知识调查[J].护理学报,2010,17(7):74-76.
[12]陈荣健,赵爱兰,柯娜,等.公民心肺复苏知识掌握现状与技能培训的方法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75-76.
[13]白时雨,石潇洋,杨丽丽,等.温州医学院大学新生急救知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12):1033-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