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应重视兴趣的培养

2015-05-13钱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写作文作文同学

钱方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不仅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方面着眼,更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作文兴趣,使之在作文教学中起推动、促进智力因素的作用,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下面笔者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情感,诱起表达欲望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因素,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动情、动容,来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人,讨论自己最关心的事。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诱发了心理需求,就能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比如我校学生都知道我市引进了“必康药业”,是省级企业集团,它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听企业领导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发展企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重要作用。回来后要求学生以访问记的形式进行介绍,并向报刊投稿,同学们觉得这既有荣誉感,又有一种使命感,急着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读者。

二、调节心理,诱发良好情绪

一些学生害怕作文,对此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不能动辄以作文压学生,活动还未进行,作文已经布置。让学生带着框子去作文,如此作文,学生怎能不怕呢?因此教师要重视作文指导,不断改变方法,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比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并要求写影评,教师不必事先布置任务,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要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观看,看完电影后让学生讨论:影片讲了什么内容?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饰演的哪个人物?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一定情绪高涨,发言热烈。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谈谈:你对影片的主题有什么看法?你对影片中的哪个人物或哪个镜头最感兴趣,能否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然后把这些内容写下来。一般来说,学生都能写出较有分量的影评来。

三、引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喜欢写作文的学生恐怕不多。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冥思苦想,其结果却仍不尽如人意。但是否可以在指导方法上作些变化呢?比如,学校附近工厂有噪音、废气污染,教师启发学生根据切身感受,谈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再通过组织学生做社会调查,利用自己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测试各种数据,向有关部门呼吁等活动,然后让学生写《我们需要洁净的环境》的作文,学生就会感到作文并不难。因为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事实上,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问题是我们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并把观察所得结合自己的感受恰当地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四、从说到写,降低作文难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长相处时很会说话,但要他将所说的话诉诸文字却会显得非常困难。这就说明,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表达确实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这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也是语言训练的必由之路。作文教学要有意识地缩短这一距离,就要注意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降低作文的难度。有一次,我在作《可爱的家乡》一文的作文辅导时,和学生进行了家常式的谈话:“我们窑湾镇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哪个同学能介绍一些有关窑湾的历史传说呢?”同学们争相发言,相互补充,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继而我又说:“你们介绍了不少有关窑湾的历史,但我还想知道一下窑湾的现在,你们能说说吗?”同学们又从窑湾近年来在交通、小城镇建设、农业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谈了窑湾古镇的今天。有一位学生特别指出:“我们窑湾生产的绿豆烧、甜油走遍天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课堂气氛热烈。然后我让学生以《可爱的家乡》为题,整理成一篇文章。同学们兴趣高涨,很快就完成了草稿,字里行间,句句真情,字字实感。可见要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再从学生说的过程中逐步变成书面文字,学生就不会感到很难了。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好作文光凭兴趣、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具有不怕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写作文作文同学
写作文的烦恼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小丁写作文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写作文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