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食一餐饭
2015-05-13
春节要到了,小胖来找闹闹玩,见闹闹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汉字呢,就喊:“闹闹,春节去哪里玩?”
“当然是回老家。你呢?”
“我也是!我已经想念我奶奶做的小鸡炖蘑菇了!”小胖咽了口口水,两人立刻谈起了家乡美食,民以食为天嘛。
“我们老家的小鸡炖蘑菇好吃死了!是用砂锅炖的,我奶奶说城里的鸡不好吃,她用自己养的土鸡做,加上山里的蘑菇,两样东西融合出一种特殊的香味,我能吃一整锅!还有八宝饭,我去年一口气吃了三碗,把我妈吓死了!”小胖现在还在流口水。
“我们家的菜也是,连猪肉都香得不像话,我平时不吃肥猪肉的,可是那个腊肉硬是香得把魂儿都勾走了,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还有年糕、糍粑、青鱼……”闹闹也快流口水了。
“还有饺子、锅贴、大火锅,我们那个火锅里是什么都有,猪肉、猪血、酸菜、圆子、白菜…… 哎,这都快中午了,我饿了,咱们先去吃点美食吧!”小胖是馋了。
“没问题,今天在我家吃。不过等等,你是要吃饭,还是进餐,还是进食,还是……”闹闹故作神秘地说。
“不都一样吗?饭就是餐,就是食!”小胖奇怪地问。
“不一样!真的只吃饭?那我就给你饭咯!”闹闹走进厨房,捣腾了一阵,煞有介事地端出一碗生的玉米、红豆、小米拌成的“饭”,还没有筷子。
“这怎么吃?生的!筷子也没有,用手抓啊?”小胖一头雾水。
“这就是‘饭啊,在古代,饭=(食物)+(反,扳,抓住并反转),本来就是指粗食,而且是用手取食。”
闹闹解说完毕,小胖明白他又在玩文字游戏了。
“你喜欢研究汉字这没有错,可也不能拿我的肚子做代价啊,饿死了。”
“那,‘进食怎么样?”闹闹马上端出了一盘炸酱面。
“行,比‘饭好多了,好歹是个正餐。”小胖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对啊,食,甲骨文=(朝下的“口”,表示低头吃东西)+(有脚的盛器),中间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装在盛器里可以吃的东西,两点指事符号表示唾沫星,最早的意思就是津津有味地进餐。不过你最好等一下,还有‘餐呢。”
“‘食比‘饭好,‘餐一定比‘食好喽?”小胖感兴趣了,放下炸酱面期待大餐。
闹闹好像早有准备,用微波炉热了卤牛肉,从冰箱里端来凉拌西红柿,又和小胖一起炒了盘芥菜,做了个黄瓜鸡蛋汤,两人坐下来开始大吃。
“嘿,这算得上古代的贵族了吧。”小胖眉开眼笑。
“当然了,这可是高级的‘进餐。=(食)+(水,汤),表示吃吃喝喝。有的甲骨文=(又,抓)+(骨,兽骨,代山珍)+(贝,代海味),表示手抓兽肉兽骨或贝类水产品。你看,既有山珍,又有海味,是高级食品哪。”
“真享受。”小胖听得津津有味,吃得津津有味。
“嗯,山珍海味都有了,不过古代的‘享可不是咱们吃得到的,那是在祖庙摆放祭品供神灵祖先受用的东西。你看,甲骨文像祭祖的庙宇,有的甲骨文像多层楼房的庙宇。金文在‘囗中加一横,写成,表示神灵和祖先受用祭品。”
“我还没有成为祖先呢,不用‘享了!”
他们这一餐饭,吃得大长学问。抹抹嘴,小胖有了新问题:“咱们今天吃的,是甲骨文时代的食物。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历代的餐桌上又会有什么好吃的?”
闹闹拍手,“这个问题,只有穿越到古代才能回答。咱们去找小静老师。”
小静老师听了他们的设想,点点头,把一本《汉字溯源》放在他们面前,笑着说:“这本书可是有魔法的哦!”果然,书慢慢越变越大,书里的字变成城郭街巷、大小店铺、田野阡陌,里面人来人往,好热闹呀!
“穿越到古代,好好吃,这次就是去吃的。”小静老师没说写作文之类的要求。
闹闹和小胖大喜,迫不及待地想往里面跳。
“等等,你们去大吃大喝,得带一样东西。”
“筷子吗?”小胖问。
“勺子?叉子?不对,中国古代不用叉子。”闹闹也不明白。
“钱!没钱你们怎么吃啊?”小静老师笑道,“我把万国钱币转换器给你们带上,别忘了买吃的要给钱!”小静老师把一个古代钱币放进小胖的口袋,“多带些好玩的回来!”
转眼之间,两人真的开始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