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2015-05-13刘江红贺延辉黑龙江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50080

图书馆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文明图书馆生态

刘江红 贺延辉(.黑龙江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50080)

高校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刘江红1贺延辉2
(1.黑龙江大学图书馆;2.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借鉴俄罗斯高校图书馆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实情,提出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图书馆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力图建立基于高校图书馆的宣传教育机制,以期推进高校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图书馆生态文明教育

[分类号]G258.6

*本文系2014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俄罗斯图书馆的经验及启示”(项目编号:12542203)研究成果之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正式确立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始迈入新的阶段,需要全体成员、全社会各类机构组织行动起来。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高校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之一,长期以来面向高校师生,服务于高校科学研究,发挥自身的作用,发挥文化服务和文化教育的优势,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基于生态文明观念,探索高校馆的生态教育实践,以求抛砖引玉。

1高校图书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早在世纪之交,我国环保形势已日趋严峻,基于全国环境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2001年中央宣传部、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出台了《2001~2005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纲要》[1],要求高校要重视环境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或掌握环保知识。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课程或讲座,加强现有环境专业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出成果、出人才、上水平,在全国高校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绿色大学”的主要标志是:学校能够向全校师生提供足够的环境教育教学资料、信息、设备和场所。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作为社会机构还是政府安排的制度,无疑都是具备生态文明教育责任和优势的文化教育机构。

1.1高校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具有现实需求性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迫在眉睫,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2]。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但经过不断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大学生对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缺乏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强;缺乏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存在崇洋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观念。而且大学生的生态知识与其行为脱节,保护环境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例如:随手扔垃圾,破坏花草树木,浪费水、电,乱扔饭菜,毁坏公共设施以及破坏、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屡见不鲜。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状况与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承担的任务相差甚远,大多数高校十分重视专业性生态环境教育,但却忽视了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型教育。对于非环境专业学生来讲,生态环境类选修课程普遍存在着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体系不完整等问题,这使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形成良好生态文明道德素质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生态文明,广大学生缺乏认识、观念淡漠,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3],行为时有失范,缺乏自我约束,责任意识不强,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高校馆应该充分发挥其文献信息资源优势,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地投入到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中来,广泛履行社会教育的职能,为我国生态教育活动注入新的力量。

1.2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基础文化设施的一部分,是高校的基础资源,不仅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也是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或重要平台。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加强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管理不规范、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不到位、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不够深入等[4]。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指导,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机制、对策应用到高校馆工作的各个方面。高校馆积极组织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讲座、报告会、交流会;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图书展览;举行书画、摄影、征文演讲、生态科普知识、环保科技作品设计比赛;培训图书馆员,成立生态信息中心,建立生态网站、生态电子图书馆,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校馆生态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构建良好的高校馆内外生态环境,势必有利于缓解高校馆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矛盾,从而体现高校馆的生态文化个性,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促进高校馆的可持续发展。

1.3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的体现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2002年,教育部)的规定,“高校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5]2012年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加强图书馆等基本建设,以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教学水平,作为落实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6]。可见,高校馆是高校教育体系和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校的部分教育职能。多年来,教育部门始终是我国环境教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1996年国家教委与环保局、宣传部联合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2011年教育部与环保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7],可以说,高校在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中担负重要责任。2015年1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共70条,在总则第九条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8]这是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学校开展环保教育的责任,并且将学校环保教育置于环境保护的特殊重要地位。与1989年的环保法第五条(即“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相比显然更加直接、明确,因此,高校有责任将生态环保知识纳入高校教育之中,对大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高校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应该发挥作用,成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4高校图书馆具有开展生态教育的优势

高校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中心、知识宝库,师生进行学习、学术研究活动和施教的重要场所,是具备生态文明教育责任和优势的文化、信息、辅助教育中心。

(1)高校馆的本质属性、社会职能及地位等决定了其开展信息服务具有专业性、学术性、终身性、实践性、公益性等特点,它的服务宗旨是以保障师生平等获取信息为目的,从获得知识、获得信息的角度来维持社会公信力,先天决定高校馆参与生态文明教育能有效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期性、稳定性、专业性,符合建立普及型、长效性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目标要求。(2)高校馆在生态传播方面具有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①资源优势。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高校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数据库资源,这为生态知识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能够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②技术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高校馆的情况不断改善,大量的先进设备在高校馆得以应用,保证了在环保知识传播中技术的先进性,这是高校馆开展生态教育的重要技术支撑。③人员优势。高校馆具有高素质、经验丰富的馆员,具备环保知识传播的人力资源优势。④高校馆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生态环保知识传播的可靠性,同时文化知识传播的无偿性也使高校馆的服务给学生带来强大的吸引力[9]。高校馆环境教育是学校课堂环境教育的补充和延续,更是提高和升华,可优化课堂生态教育的外部环境,弥补既往环境教育的缺失。这些优势足以使高校馆成为学校生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与课堂生态教育相得益彰。

2高校图书馆生态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1高校图书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结合植树节、水日、气象日、动物日、环境日、地球日等活动,高校图书馆开展了讲座、论坛、演讲、绘画、征文等形式的生态文明宣教活动。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绿风化雨桃李芬芳”:美国学者捐赠的生态文学书陈列在学校图书馆,供学生借阅研读,“回收电子垃圾,为环保做贡献”。清华大学在生态文明主题文化周时,由人文社科图书馆主办了:①生态文明主题视频资料放映;②青年环境交友使者培训;③“庄子的生态观及其启示”讲座。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的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百所高校主题活动,以“践行生态文明,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启动了百所高校“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实践活动主题网站。西南大学图书馆举办“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之真人图书馆:我的中国梦——漂流江河、倡导环保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第二期阅读分享会,畅谈生态环保新理念。上海交大图书馆举办“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主题书展。高校图书馆利用环境纪念日,单独或与政府机关、环保组织、各教学学院等联合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生态宣教活动,目前已取得初步成绩。

2.2高校图书馆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馆拓展了自己的服务范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还存在明显不足。

2.2.1缺少舆论宣传,社会影响力小

缺少政府部门支持性宣传及自身的舆论宣传。我国高校馆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鲜为人知,很少见诸媒体,我们只有通过互联网搜索才能找到为数不多的高校馆或大学生环保社团组织依托高校馆开展生态文明宣教活动信息,结果是高校馆生态宣教活动社会认知度低、社会影响范围小,不利于高校馆生态教育活动的扩大发展和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

2.2.2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指导

缺乏理论层面的论述、剖析。目前,高校馆的生态文明教育鲜有研究,现有图书馆环境教育研究仅限于“浅谈”“初探”,还较缺少深入、系统性的研究,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氛围和力量,在质量方面表现为研究较肤浅,不够全面,仅限于对实践的描述或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不利于高校馆生态教育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2.2.3缺少馆员生态教育技能培训

馆员是高校馆开展生态教育活动的重要人力资源。我国高校馆开展的生态教育活动,大多是外聘环保领域的专家、学者,而高校馆自身缺乏能为大学生提供生态信息服务的馆员,这不利于高校馆生态教育活动的长期、稳定开展,影响了高校馆自身的生态信息服务水平。

2.2.4缺乏广泛交流合作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馆开展的生态教育大多由高校馆单独进行,一些高校馆与其他部门也只是偶尔合作,缺乏高校馆与高校馆、高校馆与其他部门的经验交流与广泛合作,这就限制了高校馆生态教育的规模,不利于高校馆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利于高校馆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不利于高校馆生态教育局面的形成。

3高校图书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策略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馆可以立足其特殊的功能意义,按照生态发展导向,借鉴已经开展多年生态文明教育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俄罗斯高校馆,结合我国实情,探索我国高校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3.1建立生态信息中心,强化资源建设

加强高校馆生态主题文献资源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列入日常工作,制定规章制度,配备资源,设专(兼)职人员,建专门阅览区(区域),编制环保资源数据库[10]。借鉴俄罗斯高校馆的经验,建立生态信息中心、生态网站(页)。例如,奥伦堡国立农业大学“图书馆生态之页”[11]、彼得罗扎沃茨克国立大学图书馆“生态教育:图书馆、生态、信息”[12]、远东联邦大学图书馆“生态信息中心”[13]。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国外高校图书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3.2多种形式宣传环保理念

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各种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如在3月12日植树节、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 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明确有特色的宣传主题,开展创意新、影响大、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可借鉴俄高校馆的经验举办“图书馆:面向生态科学与教育”竞赛[14-15]。其次,环保宣传活动应与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衔接,策划一批主题鲜明、可长期开展的活动,创建大学生参与的宣教活动品牌,如围绕一些重要节日组织开展环保现状调查、环保制作展示、环保小报制作、利用废旧物创作书画作品[16];进行环保公益广告设计、环保之星评比、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以点带面形成环保读者群,使保护环境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

3.3利用优势,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和环境优势,把高校馆打造成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环境舆情信息点及生态文明示范窗口。①可借鉴俄罗斯高校馆的做法,尝试建立生态中心、生态主题电子数据库,举办图书展览、图书馆生态课堂,与院系举办大学生科学实践会议、推荐展示会演示等[17-19],切实发挥高校馆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推动、推广、组织、协调作用。②设立生态文明观察室,以环保专家、知识学者与读者座谈会、讲座、论坛等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有序地参与环境保护。

3.4培养生态人才,保证生态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首先工作人员要对生态文明理论有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提高馆员的生态道德修养,强化图书馆社会宣传教育职能,促进学生树立生态意识,增强当好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宣传者、传播者的自觉性。这就要求高校馆要加强专业技术生态培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和研讨活动,普及各项专业知识,提高生态文明创新能力;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科技支撑,利用高校馆人才和资源优势,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

3.5加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夯实资源保障基础

高校馆的生态文明资源理念强调资源保障的最大化、读者需求的满足率。事实上,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馆已经认识并切身感受到,单凭一馆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很难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高校馆应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信息技术,加强高校馆生态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馆、环保组织、企业、公司、出版社、新闻传媒及校内相关部门的合作,多层次联合开展活动,争取多方资源支持,拓宽文献资源交流与传播渠道,确立和巩固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总之,高校图书馆开展生态教育是环境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扩宽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领域,促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为“美丽中国梦”的实现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N].中国环境报,2001-07-05(4).

[2]张文利.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17-20.

[3]蒋树萍,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4):71-82.

[4]王翠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浅论[J].图书馆研究,2013(13):21-20.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EB/OL].http://www.edu.cn/20020610/3058180.shtml.

[6]《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EB/OL]. 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20723/t20120723_813 704.shtml.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 492625_3.htm.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B/OL].[2014-04-05].http:// www.gov.cn/xinwen/2014-04/25/content-2666328.htm.

[9]陈馨梅.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价值实现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4.

[10]贺延辉.公共图书馆开展环境教育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4):57-61.

[11] http://libr.orensau.ru/ekolstranichka/bdpoekolog.

[12] http://library.petrsu.ru/activity/ecology/glav.ht.

[13] http://www.dvfu.ru/web/library/ekoinfo.

[14]Положение о конкурсе?Библиотеки-экологической науке и просвещению? [EB/OL].http://ecology.gpntb.ru/ ecolibworld/project/competitions/acts_2009_2010/rules/.

[15]Итоги конкурса?Библиотеки-экологической науке и просвещению?[EB/OL].http://ecology.gpntb.ru/orders/ acts_bibeco/.

[16]吴敏慧,陈思.图书馆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平台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2013(5):71-75.

[17]Центр экологическ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http://library.sibg⁃tu.ru/jirbi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section& id=10&Itemid=1608.

[18]План мероприятий. http://library.sibgtu.ru/jirbis/index. 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58&Itemid=88 889072.

[19] http://library.sibgtu.ru/jirbi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60&Itemid=88888983.

刘江红女,1965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贺延辉男,1970年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04;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文明图书馆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图书馆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