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锋《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

2015-05-12

文化纵横 2015年2期
关键词:宪制道统宪政

杨万江推荐:在经历蒋庆发起的“政治儒学”转向后,最近十多年来,寻求基于儒家传统的宪政秩序,并建立“宪政儒学”的基本论述,一直是大陆新儒学研究的热点:蒋庆基于公羊学传统“天地人三重合法性”之义理,提出了一套儒家宪政的方案;秋风受哈耶克“自发秩序”思想影响,试图通过对华夏治理秩序史的叙事来建立中国传统与宪政之间基本关系。但是,蒋庆论说的“天地人三重合法性”在义理上显得单薄和空疏,其宪政方案在儒门内外均备受争议。秋风的史学进路未能就儒学本身如何在思想传统及基本学理上提出宪政问题做出理论的说明。任锋的《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 可谓在公羊学之外继受儒家近世宋明学统,而开掘宪政儒学视野与脉络的切肌之作。

任锋在本书中谈及儒家传统的公共精神、人民儒学、儒家公民和“正统论”下的儒家宪政时刻等问题,无疑是对“宪政儒学”前景抱有强烈的期待。作者直面现代性的挑战,强调“儒家的公共精神”及其“人民儒学”的重要性。沿着儒家传统对人的塑造,到近代梁启超的“新民说”的学术脉络,任锋基于对激进意识形态的反驳、中道伦理和宪制共识的倡导,进一步申说了“儒家公民”的主张,在文明自觉与道统意识的规约下,接纳自由主义的回归。通过重提“正统论”,作者强调在受到众多文化传统交织影响的当下中国,把儒家传统确立为正统的重要性,并期待“中国文明的宪政时刻”的到来。

猜你喜欢

宪制道统宪政
省宪、统一与护法:联省自治运动的宪制反思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民主的宪制限度:重建时期的宪制及其实施问题
立法权的宪制化:议会民主的宪法使命
论晚清宪政运动与民治精神
心学道统论——以“颜子没而圣学亡”为中心
张东荪道统论刍议
道统的重建——二程“道统论”的政治自觉及其限度
论《一代宗师》中的“道统”、 “政统”与“武统”
宪政视野中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