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的早期阅读走向开放
2015-05-12杨彬彬
杨彬彬
【关键词】 早期阅读;开放;设计;提问;拓宽;渠道;建构;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6—0114—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使集体教学中的早期阅读活动走向开放,发挥最大的价值,已进入幼教工作者的研究视野。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设计开放性提问
在传统的阅读活动中,教师爱提的问题通常是:“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等。我们认为这样的提问使幼儿总是离不开教师预先设置好的“套子”,提问直接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能说出故事情节,学习的自主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上的,幼儿只需要说出角色及动作,就能获得教师的认可。
在反思了这样的提问方式后,我们开始思考怎样的提问才能更适应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并注意设计各种开放式的提问,如,“你看懂了吗?”“你哪里看不懂”等,然后先请看懂的幼儿帮助解答。这样的提问,真正使教学的本质由封闭引向开放,引向幼儿自主学习。在这样的提问设计背后隐含了三层含义:
1.尊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尊重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认可不同幼儿有属于自己的学习经验。对于同一个阅读材料,教师允许并认可幼儿有自己的关注角度与思考空间。
2.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当幼儿具备了问题意识后,他们就会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正是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3.注重师幼、同伴学习共同体间的对话。幼儿站在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立场上提出的问题,很容易在同伴中引起共鸣,同伴之间的问题解答也最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幼儿在提问和同伴回答过程中学习同伴提问、回答的技巧,也分享着同伴的经验,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二、拓宽信息传递渠道
在传统的阅读活动中,我们传递信息的通道相对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通过教师语言引导与观察图片来完成。这样的阅读活动忽略了阅读材料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幼儿的学习工具,把幼儿阅读活动变为一种封闭的、僵化的学习,幼儿也往往会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和分析幼儿,就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独特的智力组合,因此,每个人获得信息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只会使少部分幼儿高效地使用该信息。所以,在阅读活动中,教师的信息传递应该是多通道的,这样的方式才会有助于幼儿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接受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在阅读活动《奇怪的洞》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了“对话框”,在这个材料的提示下,幼儿理解了怎样可以把图片中的角色心理活动表达得更加生动、丰富。同时教师还用动作、文字、图文卡、符号等多种形式介入阅读活动,这样的方式使幼儿在情境中解读教师传递的各种信息,使幼儿以直觉的、隐喻的、完整的方式感知阅读材料,创造性地表达对材料的理解,使阅读活动成为幼儿的需要。
三、建构师幼互动平台
幼儿的发展需要成人给予有效地帮助和支持。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教师是否能意识到幼儿所需要、所关心的东西;是否能引导幼儿高度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否能引导幼儿反省自己的学习策略;是否能意识到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
如,在阅读活动《森林快车》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的阅读经验自由表达对图片的理解,恢复并调动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避免教学活动成为空中楼阁而孤立存在,同时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已有水平及对图片的理解程度,随后教师重复个别幼儿讲述的故事内容并让幼儿做出评价。当幼儿对自己的讲述不太满意并不知该如何丰富情节时,教师再逐步帮助幼儿认识到可以从图片中找出帮助自己讲述的线索。此时教师又让幼儿把现在的表达与前一次的表述比一比,这样对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帮助幼儿反省的过程。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是在幼儿出现困难时给予适度帮助,并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引导幼儿反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此时就真正发挥了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也正是这种和谐的师幼关系,使得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更具开放性,最终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图片内容的理解,虽然他们表达的各不相同,但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追求“更好”的表达效果。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