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美育渗透培养审美能力

2015-05-12何建霞

甘肃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数学教学

何建霞

【关键词】 数学教学;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053—01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渗透美育,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下面,笔者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美

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数学给我们的感觉只是抽象的概念与一些公式的推导和应用,但它确实存在很多美育因素。数学美不仅有外在的还有内在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发现它,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数学的外在美。翻开数学课本,数学美无处不在。如,几何中的对称美是最能给人美感的一种形式,而黄金分割是几何学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充满了和谐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广泛的实用价值。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应用。如,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等于0.618时,使人看后感到协调和舒服;上半身与下半身之比接近于0.618时,身体就显得匀称而漂亮;报幕员报幕时,站在舞台黄金分割点位置上,人不显得呆板,声音传播的效果也较好;照相时,主要景物取在黄金分割点处,效果会更好等。

2.数学的内在美。数学定义的严密美,数学中的正与负、数与形、有限与无限、常量与变量的辩证美,一道用数字、字母和数学符号表示的算式给人一种抽象美,合理灵活、正确无误地推导演算展现了数学的逻辑美,这些都是数学内在美的表现。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利用数学的内在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如,教学“勾股定理”时,先让学生测量手中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然后计算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斜边的平方,再比较他们的大小。之后引导学生分析测量出来的数据,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为了体现数学的严谨性,教师马上提问:“对任意的直角三角形都有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吗?”通过进一步证明,学生方可知它的正确性。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设计,在深钻教材的同时,深刻理解数学美之所在,并在课堂上要刻意点拨、引导,促使学生感知、体会。

二、创设美的环境,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

首先,通过教师自身的形象营造美的氛围。一名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一位热爱事业、懂得为自己外表形象进行设计,同时也是注重气质和内在修养的人。教师笑容可掬地走进教室,他干净整洁的着装和清新的仪表首先就会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感到美是真实的。其次,设计美的导语,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比如,教学“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时,笔者是这样进行导入的:老师家里的三角形玻璃掉地上摔成两半,现在老师能不能拿其中一块去卖玻璃的地方,就能得到同样的一块三角形玻璃呢?学生议论纷纷,但还是得不到准确答案。这时,笔者告诉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课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三、以数学外在的美达到对内容美的认识和理解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的特点,从具体的实例、事物把美展现给学生,让其感受事物客观存在的合理性。

如,在“轴对称”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展示蝴蝶、窗花、脸谱、埃及金字塔等大量图案,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美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再如,通过“圆的对称性”的教学,让学生发现圆不但给人以直观上光滑、匀称的美感,而且在任何一个方向上都是对称的,从而使人感受到一种完善、永恒的美,这也正是圆受到人类特别的钟爱,应用特别广泛的原因之所在。

同样,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美的四边形、比例线段中的黄金分割、中心对称图形,通过这些图案、图形让学生明白它们之所以给我们美感,就在于它们对称、和谐。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数学教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