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误区
2015-05-12孙志刚
孙志刚,男,博士,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甘肃省特级教师,第九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兰州市数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北师大《数学教学研究》编委,甘肃省和兰州市多个教育教学专家班子组成员。从事高中数学教学31年,毕业班教学22年;出版教学专著6本,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多篇,参编教辅读物20多本。
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规定高中三年周均3课时,15学分,是安排课时最多、所占学分最多的必修课程。与传统的学科课程不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学校课程等多重属性的统一体。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和传授灌输的教学方式,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
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研究性学习课程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认可,在部分地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但在10多年的课程实践中,有些地区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与课程设计的初衷有一定差距,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正常进行。主要表现是:1.概念不清。不能正确把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属性,将其混同于传统的“课外兴趣活动”;混淆各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概念,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规定课时被取消。2.措施不力。课程资源利用不足,课程管理不够规范,课程评价手段单一;部分学校存在无制度、无教师、无课时的“三无”现象,课程实施随意化。3.效果不佳。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制度保障,课程评价和学分认定中造假敷衍现象严重,诚信缺失,形式主义,加重了师生的负担,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以上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完全领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理念,认识不准确,实施不到位;二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不敢放开学生手脚,以考试指挥棒为准,考什么教什么,片面追求升学率。
要改变这样的状况,走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误区,需要社会、学校和师生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课程实施的理论认识。一方面,基础教育阶段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强调死记硬背,忽视团队合作,禁锢学生思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利于 “中国梦”宏伟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那种担心研究性学习会影响应试成绩的想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研究性学习立足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学习成绩的提高。事实证明,凡认真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学校,其应试成绩一定也不差;反之,应付敷衍的学校,既占用了学生的一部分学习时间,又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事倍功半,高考应试中往往成绩也平平。
其次,要建章立制,强化课程领导和管理。学校层面,要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置于特色课程文化建设的总体架构之下,通盘考虑,综合实施。要研制研究性学习课程校本实施规划,制订课程实施细则;要建立健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组织机构,确定研究性学习课程任课教师,保证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课时,落实课程实施计划;要细化课程评价方案,严格学分认定程序,责任到人,有序实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深入细致的督查落实工作。要对学校课程实施进行有效监管,深入学校,深入班级,深入课堂,保证课程实施各个环节不留死角。
再次,要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第一,成立区域性研究性学习课程教研组织,加强教育科研部门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教师的师资培训。具体可采用联片培训、分片研讨、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形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第二,明晰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的责权,实行丰富翔实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档案袋管理;完善课程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学习热情;树立科研兴校理念,创建学校特色,校本化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
总之,只有真正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念内化为学校和师生的自觉行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才会实现,课程改革的愿景才会达成。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