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胡兰成对道家作为思想之继承与偏离
2015-05-12史册
史册
胡兰成晚年专著学问,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独特的理解,并自成一派,对中国台湾以三三学社为代表的一行人和日本文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机论》写于1967年1月,是胡兰成晚年在中国台湾遭文化围剿回日本前所作,亦是后来《禅是一枝花》的前身,体现出鲜明的禅道思想。其中对于道家的作为思想,他既有接受继承,亦有在接受基础上完全背离的个体特色,本文试图从道家反动与天人合一思想关照下加以分析。
一、不同道家派别的“作为”观
《机论》体现出了鲜明的道家思想。在学术界将道家思想分为黄老和老庄两派,前者以老子积极面为主,后者则近乎庄子的理论。钱穆先生曾分析庄子和老子的区别,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庄周是玄想家,从理论出发。老子是实际家,未能游心于淡漠。王海成先生在《论道家二派的异同》中也指出:庄子是体验到个人生命的脆弱、人生的痛苦和绝望后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后的豁达。而黄老道家则更多地继承了老子人生观的积极方面,他们不仅重视生命,而且发展出一套如何养生长寿的理论体系。老子生于兵荒马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其手段是“无为”,而实际上是“无为而无不为”。(1)
故出于人道主义的“保存”之上之外,老子可以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样充满兵家气息之语;朱晓鹏先生认为老子的思想源于对易经、史官、兵家、人道主义的综合。(2)他的“无为”不仅仅是个人之躲避保全,而是包含了对国家、社会的建议,虽有批判却从不叹气,所以对于个人来说,他追求的本质其实更是“无不为” “大为”。老子对治国各方面都有一套,如于经济求安足、军事胜利可利用人之哀心、外交取下等。军事上他更是提出“既为一不仁之圣人,则未必怕多杀人……杀人可不经其手”“常有司者杀”这样充满杀机的言论。
而庄子继承老子之手段,却以“忘世、避世”居,他认为“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他的保全自己表面上是因为“天下无道”,而实际上只是他于政治无办法,所以只好甘愿躲在泥潭里做只老龟。
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说的,有一种自信控制全局的大气在其中,所以他的“无为”即是出于顺应天道于现实、政治的大利、大用、大为。而庄子不同,他的绝圣弃知是为了“大盗乃止”。所以如果说老子的“天地不仁”是一种适者生存的平等,那么庄子的平等观则是站在弱者的立场上的要求。即使对于与自己观点相反而“大有作为”的世俗诸侯、儒生,老子并无批判之语,他只是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天地不仁”之中又包含着极大的宽容。而庄子则不然,他对于他不认同的世俗“圣人” “君子”的批判反而表现了他的在意和无能为力的不自信。所以他只能愤世嫉俗地说“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只能无力地骂骂“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而已。
与老子相比,庄子在现实处几乎是没有杀机、杀气的,他只是退守,并且要求别人退守。然而这当然实现不了,所以他只好时时就世人发出“不亦悲乎,可不哀邪人,可不谓大哀乎”(《庄子·齐物论》)这般无奈、悲哀的叹息。故他的任天,难免被荀子说是“蔽于天而不知人”。他的“无为”所达到的“无不为”,就仅仅限于保全自己而已。比之老子的无私,庄子更重视自身,他的平等、自由,他的物我两忘,实际上仍有一种私意在其中。他的万物与我为一,实际上仍然没有摆脱“我”的限制,所以有一种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虚伪在其中,“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而有些学者把二者混为一谈,只是单纯地认为道家文化就是自我欺骗、自我安慰,是逼上梁山的追求自由,也是不对的。
然而就整个文化接受情况来看,道家思想,即使是积极的黄老一派也未成主流。这是因为即使就相对积极的老子来说,比之儒家来看亦是近于天而远于人的。迈克·彭在《中国人的心理》中分析中国人的特点是崇尚常识,对功利性思维方式有很高的评价。而对于功利的“为”老子力图通过“不为”而达到,这就比通过道德、秩序、伦理、纲纪这样直白的儒家思想要隐晦得多。对于为政者来说,施行和推广起来也要方便得多。儒家在中国的主导地位,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罢黜百家。汉武帝根据儒家的五艺建立了五个学馆,并形成一种培养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其核心就是孔子的伦理思想。
故对传统仕人、文人来说,道家思想的接受就成为儒家理想破灭或是遭到阻碍时的第二选择,所以才有“进则儒退则佛老”的说法。而对就黄老两派的接受来看,相对于无为而实无不为的老子,他们退守和败落时更易接受的就是忘世退守的庄子消极一派,“无为”而实“不为”却自我安慰能够有“无为之为”。即使零星有那种“处江湖之远而思其君”的奋进派,其进取之心却也仍然是近于“儒”而非“老”。
当然也有一些继承者是真正吸取了“道家”进取的一面,最典型的就是禅宗的思想。而明朝的李贽则是对两派都有所吸收,这里就不多谈了。
胡兰成也是这样。笔者认为,他更接近于老子积极的一面,且他是借道家的世界观而走出一条与清净无为、知足知止完全相反的道路。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
二 顺应时机的作为
(一)“机”的含义
首先,就事物的变化发展,胡兰成提出了一个“机”的概念。
在《机论》中,胡兰成把机分为“空” “色”两种:“究极的自然是无,而忽然生出素粒子,此是第一机。第一机没有原因与理由,所以又可说是空机。素粒子演成万物,万物皆有机,是为第二机。第二机是大自然的意志与息之机依于物质而显现,多少受有物体的限制与他物体的影响,所以又可称为色机。色机是沾了色的空机。”(3)
所谓色、空,表面上是出自佛家,然而佛教亦分为印度的和中国式的。就中印佛教差异来看,方立天先生曾经指出其主要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是比附思维、圆融思维、顿悟思维是中国佛教所特有;二是印度佛教更重逻辑、分析思维,而中国自唐唯识宗后则更多运用直觉思维。(4)而胡兰成在研究研究学习理性精神“搞得一身病”之后便否定分析逻辑而肯定意象、比附。他认为释迦不知从天,“印度的修行是排除妄时而难免因缘”,“达性未达命”。唯有中国“不讲因缘,只讲阴阳”。所以这里与其说是借佛家之语,不如说是更接近以黄老为代表的中国道家思想,真正的“无圣、无凡、无罪、无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不必忏悔,也无慈悲”,故可以“打开慈悲见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