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HPLC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的溶出度
2015-05-12陈云陈锦玲
陈云 陈锦玲
摘 要:目的 建立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转篮法、转速为50 r/min,介质体积是900 mL的pH6.8磷酸盐溶液,以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水溶液(45∶55),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是100 μL。结果 埃索美拉唑镁在1.760~52.81 μg/mL(r=0.9997)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pH6.8磷酸盐溶液为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溶出度测定介质。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回收率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出度测定
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252-04
埃索美拉唑镁是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壁细胞中质子泵的的特异性抑制剂,也是质子泵抑制剂家族中第1个单一光学异构体,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抑制胃酸分泌最为有效的药物。其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质子泵抑制剂中市场占有率较高,排名第2位,仅次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镁在胃酸中不稳定,所以,专利产品中是以肠溶片制剂上市。该项目组采用离心制粒包衣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并采用RP-HPLC法测定其溶出曲线,内容如下所示。
1 主要仪器与部分试剂
Waters2695-2996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自制,规格:40 mg。批号:20120901、20120902、20120903);埃索美拉唑镁对照品;乙腈、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试验
色谱柱:Kromasil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磷酸二氢钠水溶液(取磷酸二氢钠15.6g,加蒸馏水水溶解并定容至2 000 mL容量瓶中并用磷酸调节pH至7.6)=45∶5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进样量:100 μL。在此实验下,理论板数按埃索美拉唑镁峰计应不低于2 000,供试品中埃索美拉唑镁峰能达到基线分离。
色谱图见图1、图2、图3所示。
2.2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埃索美拉唑镁对照品88.02 mg置200 mL容量瓶里,加入pH6.8磷酸盐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得浓度为0.440 1 mg/mL的对照品贮备液。精密移取0.2 mL、0.5 mL、1 mL、2 mL、5 mL、6 mL置50 m容量瓶中,加入pH6.8磷酸盐溶液稀释并定容至刻度,精密移取100 μL注射进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埃索美拉唑镁的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20 121x+0.5 (r=0.999 7)。表明峰面积与埃索美拉唑镁在1.760~52.81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
2.3 制备供试品溶液
精密移取0.2 mL埃索美拉唑镁对照品贮备液置50 mL容量瓶中,加入pH6.8磷酸盐稀释并定容至刻度,作为样品在pH1.2盐酸溶液介质的对照品溶液。精密移取10 mL埃索美拉唑镁对照品贮备液于100 mL量瓶中,加入pH6.8磷酸盐溶液稀释并定容至刻度,作为样品在水、pH6.0磷酸盐溶液、pH6.8磷酸盐溶液介质的对照品溶液中。精密移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0μL注射进入液相色仪,测定埃索美拉唑镁的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每个时间点埃索美拉唑镁的溶出量。
2.4 滤膜吸附试验
分别取埃索美拉唑镁在上述水、pH6.0磷酸盐溶液、pH6.8磷酸盐溶液介质中溶解的对照品溶液、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的溶出液,取尼龙66(孔径0.45μm)作为过滤头,分别对对照品溶液、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的溶出液作高速离心(4 000 rpm,10 min),过滤,弃去初滤液,精密移取续滤出液10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埃索美拉唑镁的峰面积,观察同一浓度值峰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高速离心相比,此过滤头对埃索美拉唑镁对照品溶液、溶出液过滤弃去5 mL后,即对主药没形成吸附的影响。
2.5 稳定性试验
分别取埃索美拉唑镁对照品溶液、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在水、pH6.0磷酸盐溶液、pH6.8磷酸盐溶液介质中相当于完全溶出时5%、100%溶出量的溶出液,分别在0、1、2、4、8、12、24 h测定埃索美拉唑镁的峰面积,观察峰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24 h内埃索美拉唑镁的峰面积与0 h比较,相对标准偏差是1.1%,表明在24 h内测定样品溶液是稳定的。
2.6 重复性试验
分别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在水、pH6.0磷酸盐溶液、pH6.8磷酸盐溶液介质的溶出度测定的溶出杯中,连续取样6份,测定其埃索美拉唑镁的溶出量。埃索美拉唑镁的溶出量相对标准偏差是1.2%,表明此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镁溶出度重复性高。
2.7 回收率试验
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在水、pH6.0磷酸盐溶液、pH6.8磷酸盐溶液介质中相当于累计溶出10%、50%、120%的溶出液,每个浓度制备3份,测定埃索美拉唑镁的溶出量,计算其回收率,从结果可以看出,埃索美拉唑镁在3个介质中3个浓度的回收率均在95%~105%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表明此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镁溶出度的回收率高。
2.8 溶出曲线测定
分别取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6粒(批号20120901),按“2.3”项下溶出条件,测定其溶出曲线,结果如图4所示,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在pH1.2盐酸溶液中2 h溶出不超10%,而在pH6.8磷酸盐溶液迅速溶出,在水、pH6.8磷酸盐溶液均显迅速释放。
2.9 溶出度指标制定
上述实验显示,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胶囊在pH1.2盐酸溶液中2 h溶出不超10%,而在pH6.8磷酸盐溶液中的溶出15 min已达溶出平台,基本已全部溶出。为了更好地控制本品的质量,采取适当延迟溶出度取样时间、限度,初步定为30 min时溶出不低于80%。
3 讨论
溶出试验应尽可能在生理条件下进行,这样得到的溶出数据就可以用于解释并分析制剂在体内的行为。采用此标准及评价手段来评价口服固体制剂,可显示出不同制剂品质间的差距,为临床的疗效差距提供依据。
4 结语
该次研究建立的测定方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镁,对出峰和峰形时间有了进一步的改善,而且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埃索美拉唑镁的稳定性考察及其含量测定,如果有时间将本实验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可以为中国药典制定标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丽,严宝霞.埃索美拉唑的藥动学[J].中国新药杂志,2003,15(3):398-400.
[2] 赵玉娜,郑春丽,朱家壁,等.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制备及其工艺评价[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2,20(1):40-42.
[3] 连燕飞,郑春丽,朱家壁,等.盐酸青藤碱肠溶缓释微丸的制备[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3(3):218-220.
[4] 罗军波,余洛汀,郑强,等.挤出滚圆法制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J].中南药学,2013(10):735-738.
[5] 孙利民,姜鹰燕,李东岳,等.埃索美拉唑镁的合成工艺改进[J].食品与药品,2014,16(3):185-187.
[6] 张文静,李明丽,樊永庆,等.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的制备[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1):39-42.
[7] 徐飞,兰昌云,陈博,等.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多颗粒系统型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研究[J].中国药房,2014,25(21):1969-1972.
[8] 陈新菊,张爱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释放度的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8,15(2):28-29.
[9] 宋伟国,褚亚飞,宋成刚,等.埃索美拉唑镁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144(8):744-746.
[10]周欣,张晶,王娟,等.奥美拉唑肠溶微丸胶囊的制备[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2,28(1):32-35.
[11] 郑景哲.埃索美拉唑镁的质量标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2]张方.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在比格犬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3.
[13]陶巧凤,陈雪帆,金鑫,等.奥美拉唑原料及其肠溶胶囊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5,25(5):576-578.
[14] 胡海洋,宋华先,陈大为,等.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的制备及其处方优化[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0):78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