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战噪音
2015-05-11王贞虎
王贞虎
在城市里生活,噪声是令人们头疼的污染之一,它已经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并称世界“四大公害”。人若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听力,甚至会引起神经衰弱、头疼和血压升高等。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耳膜破裂出血。如果超过180分贝,那将会让人死亡。
日常生活中的噪音虽然不会让人死亡,却也在危害我们的健康。幸好,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消除这些噪音,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建筑物来隔音,还可以利用植物这个“天然消声器”。
我们说的噪音,通常是指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和谐的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交通运输、工厂作业、建筑施工、大妈跳广场舞用的高音喇叭都会产生噪音,甚至人的大声说话也可以是噪音。
人们早就发现植物有减弱噪音的作用。当你漫步在绿树成荫的道路上,一定会感到十分宁静、心情舒畅,走进林中,更会觉得寂静无声。这都是植物消除了外界噪音的缘故。
曾经有人测定过,噪音通过成片树林时,可减弱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贝;在公路两旁各造10米宽的乔木、灌木搭配的林带,可使噪音减低一半。还有人做过实验,1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30%,而20米、30米、40米宽的林带,可分别减弱噪音40%、50%和60%。因此,绿化造林已成为城市降低和消除噪音的一大措施。一般来说,树冠矮的乔木和灌木,比树冠高的乔木消除噪音能力大。灌木枝多叶茂,吸音作用更显著。阔叶树的叶片大,吸音效果要比针叶树好。几条狭林带,比一条宽林带吸音作用大。由乔木、灌木和草本共同构成的多层次林带,比一层稠密的林带吸音效果更好。
绿色植物为什么能减弱噪音呢?
原来,树木的枝叶不仅对声波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且还能不定向地反射声波。当噪音的声波通过树林时,树叶表面的气孔和绒毛,像多孔的纤维吸音板一样,能把声音吸收掉。尤其是厚而多汁的叶片,吸音效果更好。同时,枝叶的摆动,使声波减弱,并迅速消失。另一方面,当噪音传到树林这堵绿墙时,一部分被枝干和树叶反射,结果就使噪音大大减弱。因此,人们将绿色植物誉为天然的“消音器”和“隔音板”。
消除噪音能力较强的植物,有珊瑚树、雪松、圆柏、龙柏、水杉、云杉、鹅掌楸、海桐、桂花、臭椿、女贞等。
不过,叫人惋惜的是,植物虽然是噪音的克星,但如果噪音太强,植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当然,噪声对植物的影响并不是一种直接行为,而是通过改变动物的一些行为,从而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国家进化综合中心的研究人员弗兰西斯等人曾做过一个研究。从2005年开始,他们进入新墨西哥州西北部的响尾蛇山谷,那里有数千座天然气井,在开发天然气的过程中,整天都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噪音。弗兰西斯通过长达7年的研究发现,噪音改变了当地矮松树的分布范围,越靠近气井的地方,矮松树越少。噪音为何可以影响矮松树的分布范围呢?原来,这与西部丛林松鸦对噪音的反应有关。
西部丛林松鸦的主要食物之一就是矮松树的松子。西部丛林松鸦是懂得未雨绸缪的聪明鸟儿,它们有在地上挖坑埋藏松子的习惯,一些被它们遗忘的松子,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就有机会发育成小树苗。矮松树的自然播种,就主要依赖于西部丛林松鸦的藏食行为。
鸟儿需要靠鸣叫来求偶和相互交流,西部丛林松鸦也不例外,因此,西部丛林松鸦会尽可能选择一些清净的地方居住和生活。那些噪音大的地方,西部丛林松鸦就很少过去觅食,即使偶尔去一趟,也是急吼吼的。它们在噪音地吃饱之后,不会就地埋藏一些松子,而是叼一些逃离噪音地,回到安静的地方埋藏。西部丛林松鸦不在噪音大的区域藏食,结果这些地方的矮松树就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