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探析
2015-05-11柯丽萍罗俊娜
柯丽萍+罗俊娜
一、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老子的虚静观中,隐含着“持续”的思想。虚静与持续,表面上看是两回事,实质上则有内在的连接,即只有“静”才能“持”,只有“虚”才有“续”。生命价值实现的过程,在于发展的阶段性和不曾中断的连续性。生命的价值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生命过程本身就是目的之一,就是价值运行的过程。把生命的价值解释为某个点上的结果,显然是不全面的。持续态正是实现过程与结果宿统一的途径。所谓“上善若水”(《道德经》·八章),所谓“柔弱胜刚强”(《道德经》·三十六章),所谓“天长地久”(《道德经》·七章),所谓“化常以静制牡”(《道德经》·六十一章),所谓“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十五章)等等说法,都是要形成一种持续态。在自然界,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二十三章),凡是“轰轰烈烈”的事物,都不能持久。在学科教育中,有效的学习,应当是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应试教育必然造成暴饥暴食、暴寒暴热的现象,造成非持续态的失衡。考试前熬日熬夜,考完试逍遥自在。学生把浑身的解数用在考试上,待到参加工作后,已是精疲力竭。道家推崇“柔”,推崇“水”,就是要生命在持续状态中化育生息,避免暴饥而亡、暴食而毙的现象。这对当今学科教育的启发是深刻的,考试只是反馈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不是终极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注生命,润物无声
佛家认为:“人人皆具佛性”,孟子也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受教育者充满期望,不轻视任何一个学生。现代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证明教师的信心与激励能鼓起学生自信、智力、情感、个性发展的风帆,也说明了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满怀期望地对待学生,要以关怀生命的意识去构建课堂教学,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也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学生是现实的、鲜活的生命体,健康地发展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内在的需求。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在教育学生上我们需要的是“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让课堂教学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茫。
三、关注非智力因素
孔子特别强调立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他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又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由此而引申,“志于学”,即“志于仁”,“志于道”。他十分突出人格中意志的力量,并勉励弟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在他看来,一个人始终不渝地有志于仁,从事于仁,不断提高自已的认识、品性和觉悟,持之以恒,就可以达到“仁者不优,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境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且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创造性活动是长久而艰辛的过程,这种活动成功与否除了智力因素外,常常取决于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没有毅力,有没有志向。一个人“常立志”,还是“立常志”,反映了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强弱。立志就是人们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与自己的主观条件确定自己奋斗目标。志向能激发人的热情,增强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心和决心。立志能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立志使人的志向与实际的活动密切统一起来。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无疑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因材施教
孔子也十分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孔子非常强调作为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即他的所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就是要看学生的所作所为,了解学生的经历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孔子对其学生是非常了解的。这从他对学生的评价可见一斑:“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哆”。又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可见他对学生的个性都有较深人的了解。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其目的在于不同施教方法的选取。孔子往往针对不同的学生,因其才性,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循循善诱,而不是“炒大锅饭”、“一锅煮”。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非常强调教学方法的变化,他说,“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椒之者”(《孟子·尽心上》)。宋代张载更是强调因材施教方法的重要。他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才,乃不由母,食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语录抄》)。
总之,丢弃传统教育是可悲的,“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一分为二、科学、严谨、审慎地对待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它。要通过深化改革,客观分析其中的不良因子,认清正负功效,克服消极影响,关注潜在消极因素,增强抵御侵蚀能力,将其有机地融人到当代教育中去,从而使中国教育实现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