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朗读教学的五把利器

2015-05-11陈德俊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

陈德俊

内容摘要:叶圣陶先生解释“语文”的概念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这就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包括口头语言学习和书面语言学习两个方面。口头语言又包括说话和朗读两种形式。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层次和情感;朗读能够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的熏陶,在提高学生语言感受力和想象力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朗读 教学 五把利器

但语文课的朗读教学普遍存在目的不明确、时间不充分、不求实效等问题,我们该如何破解呢?笔者认为运用好“五把利器”,朗读教学必定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一、朗读的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有的教师在学生朗读前,没有给学生提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因此,朗读前必须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朗读的时间要有保证

教师可根据年级、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到的程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说实在的,有的课文浅显易懂,语言平平,实在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转,还是多读读吧。

三、朗读的实施要面向全体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哪怕是对朗读的评估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四、朗读的指导应科学有效

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朗读方法进行指导,可通过范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和榜样,也可通过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来指导。因此,教师的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程度,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给学生讲清朗读要领。教师自身对朗读的知识要胸有成竹,对不同的课文,朗读时的轻读、重音、停顿、快慢、语调等都应了如指掌。不同的停顿,意思就有可能不同。

五、朗读的方法应灵活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我们教师要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 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

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教《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请七位学生来分别朗读童话中的七位人物的语言,学生那声请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进入了情境。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读。

总之,只有目标明确、面向全体、灵活多样的科学朗读才是语文课朗读教学的真谛所在。

(作者单位: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学区)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