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特点及专业应用性
2015-05-11贺冬冬
贺冬冬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培养汉语学科人才的专业知识,因为其学科本身性质和其他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存在很大不同,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一直不是很高,而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定要不断增强专业应用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特点及提高其专业应用性的一些策略做叙述。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教育特点 策略方法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化改革攻坚时期,社会的转型发展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断转型。而过去的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其学科特点及传统定型等因素,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应用性方面的作用一直很难凸显。并且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不高,社会认可度逐年下降,因此,积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特点做深入剖析,对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特点及现状
1.1教学内容相对固定
汉语言文学学科具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科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并且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如作为我国教育界代表的北京大学其在建校之初就设置了中文专业,而该专业经过大约100多年的发展,中文专业在教学内容及方式等方面已经基本被固定,并且就我国一些政策规定发展来看,该专业开设的一些课程也没有出现一些明显变化,这使得业界形成一种共识,就是中文专业是底蕴最丰厚的一个专业,也是整个大学教育体系发展中保持最稳定的一个专业。
1.2以培养文学人才为主要职责
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其已经作为一种培养知识分子、诗人、作家的主要温床,但是这些职业均不具备明显社会学意义,也就更说不上具备应用性特征了。而近几十年来,很多大学中文系开设了的涉外汉语、新闻学、文秘学等专业,这也是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的有益尝试,并且这些专业的开设均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近几年来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在就业率方面却存在明显不高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应用性方面的不足。
1.3汉语言文学学科教育实践性内容很少
汉语言文学教育往往强调学生对汉语语言运用水平及能力,并且重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而对于实践性的教育内容,一方面因为专业特点,该专业本身就缺乏一些实践性内容,而另一方面,在重视程度上也是不足,这导致就算实践也大多集中在文学写作等方面,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汉语言文学学科在应用性方面的不足。
2.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应用性上的提高不但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特点来说,其应用性的提高,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首先汉语言文学学科其出现及发展本身就有着较强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及相关语言学理论均能够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应用性方面提高具备充足的实现条件,当前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已经经历很长时间的发展,在这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无疑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对于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最后社会需求是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提高,就前文所述,汉语言文学在长期的发展中曾经做过很多尝试,如开设文秘专业、涉外汉语等应用专业无疑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更进一步说明了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提高有着很好的社会需求。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一些策略
3.1以市场为导向对学科体系进行优化改革
在今后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过程中,各个高校必须要积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汉语言文学学科专业体系的优化改革,及时扩充教学科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汉语言文学学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并通过对课程的优化设置,进一步对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结构进行优化重组,最终加强对学生知识体系结构的完善,提高他们语言应用能力,最终做到学生在学科专业领域的应用性不断提高。
3.2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教学工作来说,课堂教学往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主要渠道,而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对教学方式的优化,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并尽可能避免过去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而是积极应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提高。
3.3加强学生实际语言知识应用能力的锻炼
高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并优化考核方式,不能在单纯的将写作能力作为考核学生语言知识能力掌握的唯一定律,而是应该综合对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书写及一些实际应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测评,进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及对文学素养的掌握。
4结语
总之,对于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提高来说,在深入剖析该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对汉语言文学学科应用性的提高,切实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
(作者单位:陕西榆林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