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向创新创业之路
2015-05-11吴思王艺璇
吴思 王艺璇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丹·谢赫特曼(Dan Shechtman)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丹·谢赫特曼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具有准晶体结构的合金,在晶体学研究领域和相关学术界引起了很大争议。他锲而不舍的努力最终迫使科学家们开始重新考虑他们对于物质本质的认识。
在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同时,丹·谢赫特曼也在不断鼓励年轻人创新创业。在诺贝尔颁奖晚宴上,丹·谢赫特曼说,“科学家有责任推动教育、理性思考和宽容,也应该鼓励知识青年成为科技创业企业家。”
2015年4月1日,由中国经济年鉴社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全球科技创新趋势”课题在京启动,丹·谢赫特曼就全球与中国的科技创新趋势等话题接受了《中国经济报告》记者的采访。
为什么要鼓励创新和创业
中国经济报告:为什么要鼓励创新和创业?
丹·谢赫特曼:人们对于创新的需求是巨大的。当今世界的人口情况面临一定问题,对建立可持续的经济体产生了影响。像中国,每年出生的儿童越来越少,每个家庭差不多只有一个孩子,政府也正在采取措施鼓励生育。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由谁来供养这些老龄人口呢? 因此需要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和创业,以用更少的人口支撑一个不断增长的老龄化社会,这是非常重要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法。
此外,大多数国家自然资源匮乏,或者自然资源充足但由于人口问题和管理不善而利用不当,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以水资源为例,在以色列,因为水资源严重不足,我们发明了滴灌技术,对每一株农作物进行电脑滴灌;通过海水淡化技术获得足够的水,对废水进行循环利用。这些创新技术研发成功之后在中国也有大量的客户需求。
中国经济报告:在通向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政府应该如何做?
丹·谢赫特曼:创新创业需要政府破除阻力,制订良好的政策予以推动。政策的重点应该在于人,需要进一步鼓励每个人的创新精神,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首先,必须要对所有人群提供非常好的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向农村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基础教育,因为农村孩子的出生率比城市高,他们将是支撑这个不断老龄化社会的重要部分。其次还要提供良好的理工科教育,因为理工学科是创新创业的驱动力,这样的投资也非常重要。第三,要有很好的政府政策支持,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应该投资创新和创意。政府可以大力扶持创业型企业孵化器,帮助创业企业获得贷款,积极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利用国外资金来支持创新型企业的成立和发展。同时,可以借鉴以色列经验,在政府部门设立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促进企业和政府的沟通。建立面向创业企业的指导建议中心,为企业创业提供咨询等等。第四是自由市场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的活力要得到保障,它意味着我们需要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第五是打击腐败,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那些腐败的国家,创新创业精神就难以生根发芽。中国正在努力打击腐败,但现在还是不够的。
创业精神可以教授吗
中国经济报告:你在以色列理工大学开设了一门讲授技术创业的课程,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丹·谢赫特曼:当我还是学生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你很优秀,毕业后很多公司会雇佣你。我认为这是不够的,因为,如果你那么优秀,毕业后完全可以去创办一家公司,为自己和别人提供工作。但是学校没有教学生如何创业的课程,直到我毕业多年以后才出现。技术创业这门课程我已经讲了28年,甚至最初在以色列都不存在所谓“创业”的这个概念。当时整个以色列只有三四家创业公司,而到今天已经有1万多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参加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创业公司随处可见。
之所以开设这样一门课程,是因为即使政府已经打造了创新创业的环境,创业者还需要具备两个无形的条件:创新精神和知识。如何开设一家公司?如何获得灵感?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找谁咨询?这些都属于知识。不过创业精神有所不同,它像空气一样很难捕捉到,也许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每个人都想去创业。所以通过我们这种教学,可以帮助那些希望成为企业家的学生形成创业的想法和精神。
中国经济报告:创业精神可以教授吗?还是靠天赋?
丹·谢赫特曼:什么都是可以教的,创业精神也是可以教的。当然有些人会说,企业家创新成功或者创业成功靠的是天赋,而事实上我们可以教人如何创业,而且是找到好的老师和好的方式来教育大家。
以技术创业为例,受过良好训练的工程师、科学家、软件专家和医学博士,在未来五到十年当中是最有可能进行技术创业的人,所以他们是最佳的培养对象。那么我们应该在早期就去支持他们,跟他们建立联系。我们需要在学校里教这些学生如何创业,介绍创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教授市场营销、公司法、财务等知识。以色列的高中、职业学校和理工科大学都有相关教学,甚至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学习科学,中学生已经可以掌握创业的流程、进行市场调研、学着开发产品了。
当然,答案是肯定的,但实现的过程却是漫长而艰辛的。这批人才有能力去实现技术创业,但在其创业成功并成为榜样之前,他们需要动力、引导以及良好的经济环境。培养的重中之重在于动力。一旦这批人才的创业精神被点燃,他们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收益。中国、以色列、韩国及土耳其等国家正在经历这样的培养过程。
中国经济报告: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做好科学研究就行,并不鼓励学生创业,您的想法似乎不同。你也曾经是一名企业家,你是如何理解科研与创业的关系?
丹·谢赫特曼:科学家也是企业家,科学家的创新必须获得资金支持,需要有自己的实验室,也需要吸引学生。同样,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也会促进科学的发展,通过更好的发明来生产优质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二者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
如何开展创业实践
中国经济报告:有了创新精神,如何运用到具体的创业实践中?
丹·谢赫特曼:首先,一个良好的企业或组织内部文化很重要。比如说你有一个好主意想向公司提出来,如果这个公司的组织结构非常僵化,你只能和你的直接上司汇报,他再跟老板汇报,当这个好主意最终到达公司最高层时,你的名字早已经被人遗忘。好的公司文化应该允许员工跳过所有管理层直接向最大的老板汇报,在以色列我们就经常这么做。endprint
其次,需要克服对失败的恐惧。一些人不愿意创业是因为他们担心失败,他们会觉得,失败是丢脸的。在以色列,我们的观念是失败是可以接受的,重新开始就可以了。所以我们愿意对那些曾经失败过的人进行投资,而不是去投资那些刚刚起步、没有失败过的企业。因为对于曾经失败过的人来说,他积累了经验和知识,不会重复他的失败。
中国经济报告:那么,如何获得创业的起步资金呢?
丹·谢赫特曼:最佳的融资方式是与欧美等国的大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这样可以确保你的产品找到恰当的产业链位置和市场空间。其次是寻找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当然天使投资要好过风投,因为天使投资人可以给公司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度,他们更欣赏创新,而风投通常希望在五年内收回投资,很多成长了五年的创业企业仍然很年轻,却不得不被卖掉。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资金最好不要动,不要把你全部身家都投入到创业企业中,不要向家人和亲戚朋友借钱,因为,如果创业失败,这会导致比失败更加严重的问题。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就去找投资人。
中国经济报告:你认为哪些因素很有可能会导致创业的失败?
丹·谢赫特曼:创业失败有各种原因,其中包括管理不专业、不了解市场、资金来源不利于长期发展、与朋友而非专业人士合作、企业家自我意识过强,创始人之间发生矛盾等等。成功的创业有一系列特征,拥有技术和知识、市场需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最重要的是自信。
当然,总是会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也许这个项目没有成功,但如果学到了东西,下次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
中国何以实现创新战略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现在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你觉得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战略?
丹·谢赫特曼:首先,创新的文化很重要。人们在创新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遇到分歧时你是选择遵从还是选择思考。你的老板说要这样做,可能你觉得不对,你是会听他的话照他的意思去做,还是说对不起老板,你说的不对,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很多国家是因为听话而成功,比如韩国,但是以色列是因为思考而成功。在一个群体当中个人是否敢于提出突破常规的说法,能否站出来表述自己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精神的有无。很多国家的文化会尽量避免这种所谓出格的事,而我们会鼓励这样的做法,鼓励人们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一起探讨。
第二,打造好的品牌和声誉。中国确实可以以量取胜,能够为全球生产,在这一点上没有人会有疑问。但是我们现在更关注的是质量,要获得高附加值客户的信任和欣赏。
第三,建立信任。信任是很难建立的,又很容易被破坏,这里需要做大量工作。举例来说,瑞士产品可以因为其品牌和质量卖出高价。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必须在质量上提升自己的产品,建立非常高的生产标准和质量体系。
最后,重视英语的学习。英语现在是全球商务语言,虽然这并不代表英语非常优越或者说美国非常重要,但它确实是一个现实。你想向全世界出售你的产品,想接受全球化的教育,就必须能够说流利的英语。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现在有大量的年轻人正在或想要创业,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丹·谢赫特曼:事实上中国人非常具有创业精神,非常具有创新性。我本身是一个工程师,我的哲学是: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但是我们必须要找到问题所在。一旦我们知道问题是什么,就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案。同样,要在高科技领域创业、成为企业家,你必须得知道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问题在哪里,然后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我们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告诉大家问题是什么,然后大家一起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学者会帮助我们找到解决的方案。
那么如何发现这些问题呢?你需要接受广泛的教育,并且至少在某个领域内成为专业人士。你还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不断地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不接受现成的答案。endprint